题目

郑和为何要七次下西洋?

0115ph001
郑和塑像
0115ph001

郑和前后七次(成祖期间六次,宣宗期间一次)远航,历时长达28年之久。究竟明成祖为何花费如此庞大的人力、物力,多次派郑和七次出使西洋呢?针对这个问题,学者提出了种种不同的看法,诸如为了宣扬国威、睦邻外交、拓展贸易、寻找惠帝等等。不过这些看法是依据各种相关的史料提出的,并非有真凭实据,因为明朝中后期开始重农抑商、闭关锁国,郑和死后,下西洋的源文件全部被毁,国内的碑刻遗迹也仅存几处,所以真实原因已无从查考了。

0115ph004
泉州今貌。泉州是郑和下西洋的其中一个中转站。
0115ph004

宣扬大明国威是郑和下西洋的重要目的之一。明太祖统治时期,着眼点主要放在稳定国内局势,因此与海外诸国的关系逐渐削弱,中国的国际威望也跟着降低。明成祖即位后,国力日趋强盛,于是力求在外交上有一番大作为,在海外诸国树立华夏中国的崇高威望,从而达到万国来朝的盛况,成为了明成祖追求的目标。郑和下西洋,就是明成祖为实现这一目标所采取的重大举措。

0115ph005
郑和航海图(部分)。郑和下西洋是明成时期的主要睦邻外交措施。
0115ph005
gongminkejiangzuojianbaodetu_ming
郑和下西洋略图
gongminkejiangzuojianbaodetu_ming

睦邻外交,即与海外诸国建立起友好关系,是郑和下西洋的另一重要目的。作为东方的泱泱大国,中国很早就形成了一套独特的世界秩序观,即中国是世界的中心,是礼义之邦,而周围则是落后的蛮夷之地。因此中国应该安抚四夷,并承担起对他们教化、开导和帮助他们发展的责任,也就是所谓宣德化而柔远人。明初的统治者也是本着这种观念,来制定对外政策。派郑和下西洋就是希望在海外树立起中华礼义之邦的形象,表达明朝政府的友好诚意,从而达到与海外诸国同享太平之福的目的。

 

郑和船队在西洋各国的确做了广泛的贸易活动,促进了中国与西洋诸国的物资交流,但拓展贸易似乎不是郑和下西洋的最主要目的。这是因为:一,当时的中国经济还是以自给自足的农业为主导,工商业虽然发展不错,但是还没有达到要去海外开辟市场的地步。二,郑和船队在海外的贸易,是以官方的朝贡贸易为主。这种厚往薄来的朝贡贸易,并不计较实质利润,而是为建立睦邻的友好关系。尽管如此,郑和船队的贸易活动,对中国和西洋各国的经济发展,还是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

0115ph007
宣德青花灵芝石榴尊。中国瓷器是对外贸易的主要输出品之一。
0115ph007

明成祖派郑和下西洋,有一种说法认为是为了寻找惠帝朱允炆的下落。据说靖难之役后,惠帝并没有死,而是逃到海外,所以成祖要派心腹去海外搜寻,以免惠帝威胁他的统治地位。这种说法的可信度较低,因为惠帝以仁弱著称,即使真的逃到海外,也威胁不了成祖,成祖根本没有必要一再派遣郑和率如此庞大的船队出海搜寻。

作者:
上载日期:
2022年05月17日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