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中国园林中“耐人寻味”的美

0516ph013
苏州网师园的冷泉亭
0516ph013

中国园林的意境美,表现为写意化的自然美。写意是相对于写实而言的。写实就是还自然的原来面貌,不着重渗入人的主观感受。所谓写意,是描述中国水墨画中一种类型的用语,只用宣纸上浓淡不同的墨色来表现各种自然事物,抽象和提炼了绘画对象。著名写意画画家齐白石曾解释写意是一种“似又不似”的境界,即它虽然顾及到自然的原来面貌,但却注入了人的主观感受。与写实相比,它虽不追求自然的原貌,但却能传自然之神韵,因而具有更强的艺术感染力。

0516ph014
苏州留园入口处表现回廊曲院的情景
0516ph014

园林是一个立体的空间领域,跟文学、绘画有相异之处,因此园林拥有一种独特的空间美。园林在有限的空间范围内,利用山池、花木、亭台楼阁等等元素,通过借景、对景、障景等手法,创造出既现实又空灵的空间,表达出耐人寻味的意趣。中国园林往往把全园划分为若干空间,各个空间都有风景的主题和环境,或大或小,或明或暗,或封闭或开敞,或横阔或纵长,相互配合又相互穿插,形成了有对比,有节奏,交替变化的一个艺术整体,让人顾盼有景,游之不厌。

0516ph016
苏州网师园的看松读书轩
0516ph016

中国的园林艺术,可以说是跟山水画、山水诗同步发展的,彼此之间有很紧密的结合。故此,中国古典园林的种种美景,往往与诗画艺术相联系,能够激发出游园者的心灵感悟,营造出悠悠无限之情。鸟语花香,月到风来,在这里不仅是自然界的景象,同时也与一种悠然自在的诗意相呼应。园林中每一处景点的营造,无不融山水之色和诗情画意于一体,这里面有造园者的慧心,也有游园者的心领神会。

 

苏州拙政园西部临水而建的扇面形小亭,名为“与谁同坐轩”,取宋代文人苏轼《点绛唇》中的名句“与谁同坐?明月、清风、我”的意境,源出李白的诗《月下独酌》:“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亭中小憩,月印波心,风拂水面,一种飘逸洒脱的韵致油然而生。置身于园林中,往往有一种超脱旷达、闲静悠远的精神体验。而立足于这种宁静洒脱的心灵状态上的,是一种理想化的人生境界──隐逸淡泊。隐逸淡泊的思想在中国由来已久。“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帝何力于我哉?”(《击壤歌》),这种超然于政治权力争斗之上的人生态度,一直为中国古代文士们所推崇,并直接反映在他们营造的园林意境中。

 

苏州的网师园,原名为“渔隐”,后称“网师”,网师即渔翁,仍含渔隐的本意,园的主题便是隐逸清高。园中有“月到风来亭”、“看松读画轩”,绿波池上,听风啸月,看松读画,这是一种何等高雅、闲适的人生意境。

0516ph015
苏州拙政园与谁同坐轩的匾额和楹联
0516ph015
作者:
上载日期:
2018年10月31日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