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

中國園林中「耐人尋味」的美

0516ph013
蘇州網師園的冷泉亭
0516ph013

中國園林的意境美,表現為寫意化的自然美。寫意是相對於寫實而言的。寫實就是還自然的原來面貌,不着重滲入人的主觀感受。所謂寫意,是描述中國水墨畫中一種類型的用語,只用宣紙上濃淡不同的墨色來表現各種自然事物,抽象和提煉了繪畫物件。著名寫意畫畫家齊白石曾解釋寫意是一種「似又不似」的境界,即它雖然顧及到自然的原來面貌,但卻注入了人的主觀感受。與寫實相比,它雖不追求自然的原貌,但卻能傳自然之神韻,因而具有更強的藝術感染力。

0516ph014
蘇州留園入口處表現回廊曲院的情景
0516ph014

園林是一個立體的空間領域,跟文學、繪畫有相異之處,因此園林擁有一種獨特的空間美。園林在有限的空間範圍內,利用山池、花木、亭台樓閣等等元素,通過借景、對景、障景等手法,創造出既現實又空靈的空間,表達出耐人尋味的意趣。中國園林往往把全園劃分為若干空間,各個空間都有風景的主題和環境,或大或小,或明或暗,或封閉或開敞,或橫闊或縱長,相互配合又相互穿插,形成了有對比,有節奏,交替變化的一個藝術整體,讓人顧盼有景,遊之不厭。

0516ph016
蘇州網師園的看松讀書軒
0516ph016

中國的園林藝術,可以說是跟山水畫、山水詩同步發展的,彼此之間有很緊密的結合。故此,中國古典園林的種種美景,往往與詩畫藝術相聯繫,能夠激發出遊園者的心靈感悟,營造出悠悠無限之情。鳥語花香,月到風來,在這裡不僅是自然界的景象,同時也與一種悠然自在的詩意相呼應。園林中每一處景點的營造,無不融山水之色和詩情畫意於一體,這裡面有造園者的慧心,也有遊園者的心領神會。

 

蘇州拙政園西部臨水而建的扇面形小亭,名為「與誰同坐軒」,取宋代文人蘇軾《點絳唇》中的名句「與誰同坐?明月、清風、我」的意境,源出李白的詩《月下獨酌》:「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亭中小憩,月印波心,風拂水面,一種飄逸灑脫的韻致油然而生。置身於園林中,往往有一種超脫曠達、閒靜悠遠的精神體驗。而立足於這種寧靜灑脫的心靈狀態上的,是一種理想化的人生境界──隱逸淡泊。隱逸淡泊的思想在中國由來已久。「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帝何力於我哉?」(《擊壤歌》),這種超然於政治權力爭鬥之上的人生態度,一直為中國古代文士們所推崇,並直接反映在他們營造的園林意境中。

 

蘇州的網師園,原名為「漁隱」,後稱「網師」,網師即漁翁,仍含漁隱的本意,園的主題便是隱逸清高。園中有「月到風來亭」、「看松讀畫軒」,綠波池上,聽風嘯月,看松讀畫,這是一種何等高雅、閒適的人生意境。

0516ph015
蘇州拙政園與誰同坐軒的匾額和楹聯
0516ph015
作者:
上載日期:
2018年09月04日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