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

避暑山莊的設計布局

20124ph013
承德避暑山莊的湖景區
20124ph013

中國古典園林的發展大體分四個階段,分別是:春秋戰國時期的萌芽期、兩晉南北朝的形成期、唐宋時期的發展期、明清時期的高峰期。清代康乾時期是中國園林發展的最後高潮,而承德避暑山莊的興建又是中國園林發展最後高潮時的頂峰。這裏凝聚着中國古典園林藝術的全部精華。在建造過程中,工匠們熟練而巧妙地運用園林設計中的各種技藝,把樓、台、亭、閣、橋、榭、軒、齋與周圍的自然山水巧妙融合,形成人工天成的奇妙效果。園內布局和空間切割上,北方皇家園林的氣派和南方私家園林的精緻相互呼應,把奇特的溫泉,濃密的草地,起伏的山巒,幽深的峽谷排列和組合,形成逶迤連綿,縱橫交錯,既有自然情趣,又有詩情畫意的山水園林。工匠們通過藝術手法和高超的技藝,突出原有的自然元素並加以巧妙地修飾,使得這座大型皇家園林成為中國古典園林的最高典範。

20124ph014
避暑山莊的園林景致
20124ph014

避暑山莊的總體布局,主要是充分利用豐富的自然景觀和複雜多變的地形地貌,依山傍水,加以人工雕琢。建築師充分了解園林主人的意圖,按照皇室在這裏避暑休閒和處理政務的要求,把這座園林設計為四個具不同功能的區域:即莊嚴幽靜,布局嚴謹的宮殿區;洲島錯落,風光旖旎,盡仿江南美景的湖區;綠草如茵,粗獷開闊的平原區;峰巒疊翠,峽谷幽深的山區。各個景區都自成一體,但又互相關聯,構成一個各有特色但又完整統一的大型園林格局。

20124ph015
承德避暑山莊是自然山水為骨幹的園林
20124ph015

避暑山莊坐落在塞外的熱河上營,這裏山川秀美,景色宜人,周圍群山環抱,層巒疊嶂,奇峰異石。羅漢山、磬錘峰、蛤蟆石、僧冠山、雞冠山等奇特的山形為園林的修建提供了極好的襯景。複雜多變的地形包括林木茂盛的群山,幽靜深邃的峽谷,平坦如茵的草原,宛轉迂迴的熱河,以及源源不斷的山泉,也為皇家園林的修建提供了山、水、林、泉等全部要素,在此基礎上作藝術創造,使得這座大型園林呈現自然天成,一步一景,步移景動的奇特效果。康乾兩帝認為避暑山莊「較之漢唐離宮別苑,有過之而無不及也」。

 

避暑山莊是大型皇家園林,其中赫赫有名的避暑山莊康乾七十二景就是一枝藝術奇葩。《欽定熱河志》記載:「聖祖御題三十六景,繪有成圖。」康熙所題的該三十六景為:煙波致爽、芝徑雲堤、無暑清涼、延薰山館、水芳岩秀、萬壑松風、松鶴清樾、雲山勝地、四面雲山、北枕雙峰、西嶺晨霞、錘峰落照、南山積雪、梨花伴月、曲水荷香、風泉清聽、濠濮間想、天宇咸暢、暖溜喧波、泉源石壁、青楓綠嶼、鶯囀喬木、香遠益清、金蓮映日、遠近泉聲、雲帆月舫、芳渚臨流、雲容水態、澄泉繞石、澄波疊翠、石磯觀魚、鏡水雲岑、雙湖夾鏡、長虹飲練、甫田叢越、水流雲在。康熙所提三十六景均為四字提名,多為描述自然。在三十六景中有康熙皇帝親題額和聯。

 

乾隆仿效康熙三十六景,把園林、建築、意境創造出具乾隆風格的設計。據熱河志記載,乾隆時期的三十六景為:麗正門、勤政殿、松鶴齋、如意湖、青雀舫、綺望樓、馴鹿坡、水心榭、頤志堂、暢遠台、靜好堂、冷香亭、采菱渡、觀蓮所、清暉亭、般若相、滄浪嶼、一片雲、蘋香泮、萬樹園、試馬埭、嘉樹軒、樂成閣、宿雲簷、澄觀齋、翠雲岩、罨畫窗、凌太虛、千尺雪、寧靜齋、玉琴軒、臨芳墅、知魚磯、湧翠岩、素尚齋、永恬居。在康乾七十二景中既有題名、額、聯,同時還有與之密切相關的御製詩文,以詩情畫意對仗的手法,含蓄而準確的描述了避暑山莊每組建築及其周圍優美環境的精華所在,也達到了以山喻君,以園言志的目的。

20124ph016
水心榭
20124ph016

避暑山莊修建初期以如意洲為中心,周圍的圍牆僅一人多高,當時的山莊僅是皇帝北巡途中休息的場所,是一座普通的行宮,低矮的院牆與山莊的作用基本相符。隨着皇帝北巡時在山莊逗留的時間逾來逾長,康熙皇帝擴建了宮殿區,作為秋獮期間在此處理政務的場所,也重新修建了與皇宮對稱的高大威嚴的宮牆。避暑山莊宮牆全長20里,全部用精美堅固的虎皮石砌成,隨嶺就坡,蜿蜒起伏,十分壯觀。宮牆高約6米至10米之間,底部厚3米,頂部厚2米。宮牆外原有堆撥(駐兵的小屋)54座,每座堆撥駐八旗兵10人,負責皇宮的安全。宮牆上有供軍隊行走的上、下馬道和錯馬時的平台。裏外軍隊的駐紮和虎皮石構築的牆體,充分顯示了皇宮的威嚴。宮牆既是把莊嚴肅穆的理政之所與市井阻隔開來的屏障,也成為具有特殊功能的藝術珍品。

bulb

錯馬

在狹窄的道路上相向騎馬而行時,一方在較闊落的路面上讓開,使雙方順利通行。

環繞宮牆辟有九座門,依次為:麗正門、城關門、德匯門、流碑亭門、惠迪吉門、西北門、碧峰門、坦坦蕩蕩門、倉門。每座門都有不同的用途。麗正門:建於1754年,為避暑山莊的正門,供皇帝后妃之用。城關門:建於1754年,專為騎乘之用。德匯門:建於1754年,車輛及重要來賓之用。流碑亭門:建於1703年,外廟喇嘛進入山莊誦經出入之門。惠迪吉門:建於1703年,為皇帝及后妃到外八廟所用。西北門:建於1713年,為皇帝進獻馬匹出入之門。坦坦蕩蕩門:建於1713年,是皇帝及后妃在城門上觀賞街景之所。碧峰門:建於1754年,為皇帝自山區出宮之門。倉門:建於1718年,為皇室供給之門。

20124phn004_01
德匯門(圖片提供:馮立軍/FOTOE)
20124phn004_01
作者:
上載日期:
2020年09月23日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