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佛教如何融入中国文化?

1601ph024
四川大足的六道轮回石刻
1601ph024

佛教与中国思想

佛教传入中国后,对中国思想的发展起了相当大的作用。在人的思维方面,传统中国哲学思想是注重实际的,缺少辩证思维。佛教大乘般若学主张不要走极端,用中道的思维来看问题,因此在魏晋南北朝时期般若学与玄学之间相互影响,将中国哲学引向深入。

 

过去中国没有轮回的思想,佛教主张轮回,并将这种思想传入。在南北朝时,梁武帝曾经讨论这问题,慧远认为轮回报应的主体──神识虽然无形无迹,但能感应到它的存在,所以轮回是成立的。在中国民间,轮回的思想影响很大。

 

佛教与中国传统思想也有冲突的地方,佛教僧人要出家,受到儒家人士的指责,认为这是不孝。但是随着佛教不断与中国社会靠拢,调整自己的教义理论,最后走上了与儒、道二家融合的道路,最终成为中国传统思想的组成部分之一。

 

佛教与语言文字

通过佛典的翻译,佛教语言作为外来语大规模地输入中国。佛教中许多有新意、优美的词汇被吸收到汉语中,丰富了中国的语言宝库。为了更好地表达经文原意,翻译者也创造了大量的新词汇,大大提升了汉语的表现力,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特别是一些成语典故,例如“盲人摸象”“井中捞月”“隔靴搔痒”等,既富教育意义,又有丰富的文学色彩,受到大众的喜爱。

 

bulb


“盲人摸象”


佛经故事;几个盲人各自抚摸大象的身体,每人都以为自己所摸到的一部分就是大象的全部,因此各人所说不一,争论不休。这成语比喻对事物只有片面了解,以偏概全,胡乱猜测。出自《大般涅槃经》:“其触牙者即言象形如芦菔根,其触耳者言象如箕,其触头者言象如石,其触鼻者言象如杵,其触脚者言象如木臼,其触脊者言象如床,其触腹者言象如瓮,其触尾者言象如绳。”

 

bulb


“井中捞月”


到水中去捞月亮,比喻徒劳而无功。这成语出自《摩诃僧祇律》所载:佛告诸比丘:过去世时,有城名波罗奈,国名伽尸,于空闲处有五百猕猴,游行林中,到一尼俱律树。树下有井,井中有月影现。时猕猴主见是月影,语诸伴言:“月今日死,落在井中,当共出之,莫令世间长夜暗冥。”共作议言:“云何能出?”时猕猴主言:“我知出法,我捉树枝,汝捉我尾,展转相连,乃可出之。”时诸猕猴即如主语,展转相捉,小未至水,连猕猴重,树弱枝折,一切猕猴堕井水中。

 

bulb


“隔靴搔痒”


指隔着靴子搔痒,是难以搔到痒处,比喻不切实际,未能掌握要点。这成语出自《景德传灯录》:“福州康山契稳法宝大师。初开堂有僧问。威音王已后次第相承。未审师今一会法嗣何方。师曰象骨举手龙谿点头。问圆明湛寂非师旨。学人因底却不明。师曰。辨得未。僧曰。恁么即识性无根去也。师曰。隔靴搔痒。”

 

由于佛教语言的影响,中国的音韵学也得到了发展,汉语的平、上、去、入四声和平仄的系统,就是受到了佛教音韵学的影响后建立的。此外,中国僧人在翻译外来的佛教经典时,还总结了不少心得,建立了中国特色的翻译理论,规定了翻译的要求与质量。

1601ph025
敦煌壁画
1601ph025

佛教与中国文学

佛经翻译文学给中国古典文学带来深远的影响。佛经翻译文学开创了韵文与散文结合的朴实淡雅的文风。佛教般若和禅宗的思想尤其影响了诗人们的创作。教内的诗僧历代层出不穷,教外的佛教诗歌创作也不乏人,有陶渊明、王维、白居易、苏轼等。

 

佛教与艺术

佛教绘画结合中印传统艺术风格,注重线条,色彩艳丽,人物造型以贵官贵嫔为范,衣饰端庄华贵。麦积山石窟与敦煌莫高窟壁画,尤为富美。中国佛教的雕塑美术,以北魏与隋唐时代的最为精美,其中云冈与龙门的石刻可为代表。宋、元以后,泥塑为中国佛教美术特有。中国佛塔的建筑也很有特点,塔的形式多样。

 

中国最早的佛教音乐来自西域胡人或天竺僧人传授。梁武帝萧衍笃信佛法,制作了不少佛教乐舞作品。隋代佛教音乐流行于上层贵族之中。唐代佛教音乐已能与宫廷音乐一较高低。明清时期佛事音乐成为主流,声乐在江南,器乐在北方,佛教音乐还和当地的民间小调相结合,由此又形成了富有地方色彩和民族性的音乐形式。

作者:
上载日期:
2022年05月06日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