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老人要在坟墓内静待离世?

202141phn006
莫高窟第148窟内的佛陀出殡图(图片提供:海峰/FOTOE)
202141phn006

生老病死是人生的不同阶段,死亡是生命的终结,葬礼就为死亡画上句号。中国几千年来不同朝代、不同地域有不同的丧葬文化。在敦煌壁画里可以看到古时葬礼的情景,有老人知道自己时限将到,便自己走入坟墓里等待无痛苦平静安祥地离世,亦有送葬人士以割耳、削鼻、刺胸来哀悼死者,如北方游牧民族的风俗。

 

敦煌榆林窟第25窟是中唐时期的作品,窟内有一幅《老人入墓图》壁画,描绘一位老人因觉得死期将至,便来到坟墓前与亲人诀别,平静安祥地等待离世。仔细看,画里的墓园被围墙包围,种满树木,墓室设在墓园中央,为弧形拱门,墓室内设有大床及挂有山水图案的屏风。墓床上坐着一位老人,他满面白胡须,身穿白袍,右手持拐杖,左手握着一位正在拭泪的妇人之手。这妇人连同其身后站立的两位妇女,都面带愁容,她们是来送别老人入墓。另外,墓前亦有三位男子及一位小孩,小孩伏在地上向老人叩拜,小孩旁的男子则伤心掩面痛哭。

dunhuangshejitu_1000wpx_v2_06
《老人入墓图》里老人在墓穴中平静及安祥地等待离世,亲友在旁送别。(图片提供:李美贤)
dunhuangshejitu_1000wpx_v2_06

残害身体的送别仪式

在敦煌莫高窟第158窟的壁画里,也看可到另一种送葬仪式,《释迦涅槃弟子举哀图》是描绘释迦牟尼佛涅槃后,各族王子举哀的场面。从画中可以看到十多位西域装扮的人,其中四人手持利刀,有的直刺胸膛,有的正在割鼻尖,也有割耳朵的行为,以此来哀悼释迦牟尼佛。

 

这种残害身体哀悼死人的风俗是源自北方游牧民族,包括突厥、鲜卑、蒙古等。在这些地区尊长或领袖死后,民众会把死者放在帐篷里,然后围着帐篷走七个圈,带头的那个人会割自己的脸,割到流血为止,这叫剺面。关于剺面的记载,可以追溯至《后汉书‧耿秉传》:“匈奴闻秉卒,举国号哭,或至梨面流血。”梨面即剺面。

 

在北方游牧民族中,除了剺面还会刺心、割鼻、割耳。史书载贞观二十三年(公元649年),唐太宗逝世,西夷之人闻丧皆恸哭,剪发、剺面、割耳、流血洒地。又如王昭君死后,匈奴为她举办葬礼,敦煌《王昭君变文集》记载:“单于是日亲临哭,莫舍须臾守看丧,解剑脱除天子服,披头还着庶人裳。衙官坐位刀离(剺)面,九姓行哀截耳珰。”在昭君丧礼上,单于痛哭流泪,官员有的用刀刮伤自己的脸颊,有的甚至割掉耳朵,场面堪为惊吓。

202141ph023
莫高窟第158窟北壁,《释迦涅槃弟子举哀图》中描绘西域人割耳、剜心的情景。(网络图片)
202141ph023
上载日期:
2024年01月18日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