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真假面具—“内圣外王”操作之法

202121phn005_01
河南洛阳北宋理学家邵雍祠堂门上挂有“内圣外王”匾额(图片提供:聂鸣/FOTOE)
202121phn005_01

“内圣外王”所指的圣是“圣道”,王是“王功”。“内圣”即通过修养心性,增进德智,以达至圣贤的境界;“外王”是指通过肩负天下重任,利济苍生,以实现理想的政治。这词被儒家政治观广泛应用,但在汉代后,这词往往只成为一种政治的宣传口号,缺乏实质意义。

 

“内圣外王”源出道家

“内圣外王”一词源于道家学说,出于《庄子‧天下篇》:“是故内圣外王之道,闻而不明,郁而不发,天下之人各为其所欲焉以自为方。”庄子在其时并没有正面解释“内圣外王”的思想,只认为“内圣外王”才是真正的“道”。由于这概念的基本精神与儒家思想契合,被儒家所继承,含义指个人修养与政治的主张。因此,后人逐渐以“内圣外王”阐述儒家的政治观念。

 

儒家的典籍中阐述“内圣外王”的观念,主要集中在《大学》的“三纲领”和“八条目”,“三纲领”是指“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是“内圣外王”的总体方向,要求君主确认道德价值,并将其昭示天下,继而做到推己及人,教化百姓,使社会上各阶层都能达到符合伦理道德标准的至善境界。“八条目”指“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实践“内圣外王”的具体步骤。强调以自我修身为本,以弘扬道德及和谐稳定的统治效益为目的。

 

“内圣外王”的思想,获汉唐儒者不断充实,到宋明时期更进入理学范畴,得到充分阐释和应用。南宋理学家真德秀所著的《大学衍义》,阐发“内圣外王”的义理,获君主认同。自此“内圣外王”之学便成为官方学说。宋理宗曾表示《大学衍义》此书具备了人君的轨范;元武宗认为凭此书就足以治天下,致太平;而明太祖更奉之为帝王之学的要典,命人用大字写于殿堂庑壁。《大学衍义》主要阐明“格、致、诚、正、修、齐”的意旨,认为帝王只要修养己德,便可致“治、平”,偏重帝王内在道德的修为,是“内圣”的工夫。明中叶,学者丘濬撰成《大学衍义补》,着重阐明以致“治、平”之效,收“格、致、诚、正、修、齐”之功,偏重建立外在事功,则是“外王”的功夫。这两本书将“内圣外王”的义理完整阐发。

202121phn006_01
《庄子》,中国国家博物馆展品。(图片提供:海峰/FOTOE)
202121phn006_01

宣传口号大于实际

儒家“内圣外王”的政治观念,一方面夸大了道德的功能,把所有问题化为道德问题,以纳入德治的理想;另方面又忽略了人的自然本性和社会需求,把人看作一个抽象的道德实体。随着确立和巩固君主政体,汉以后的统治理念实际上大都是“儒表法里”。在这种理念下,“圣道”往往只是一种政治的宣传口号,而理想中的圣王则从未出现过。而且,在君主专制的政治环境中,能够成圣的,也未必能称王。就以至圣孔子为例,他为了贯彻自己的政治主张而周游列国,以身证道。然而,孔子最终不但没有成王,就连他的政治主张也不被认同。后来,孔子在汉代虽享有“素王”的谥号,但随着君权日趋独尊,到了清代的雍正皇帝,只把孔子看作一个尽其本分的臣子而已。

bulb

谥号

谥号指的是古人死后依其生前行迹所立的称号,对象包括帝王后妃、贵族大臣、名望之人等。关于谥号的起源有两种说法,有说它始于西周,也有认为始于殷商。帝王的谥号,由礼官确定,继位的君主宣布;臣下的谥号则由朝廷赠予。

事实上,“内圣外王”只是先秦儒家的政治理想,君主刻意打造的政治形象。例如唐玄宗李隆基,他的尊号为“开元天帝大宝圣文神武孝德证道皇帝、 开元圣文神武皇帝”二十四字之多,当中亦神亦圣、仁德慈孝俱全,何其冠冕堂皇!

bulb

尊号

尊号又称“徽号”,是在世帝王为夸赞自己而对自己的尊称。尊号始于秦代。秦始皇统一天下后,认为王号不足以传后世,命令臣下另议尊号。西汉时,仅少数皇帝有尊号,至唐代开始盛行,唐以后尊号的字数有增无减。尊号不仅是对在世帝王的尊称,也有死后追加的,称“尊谥”,后来尊号与谥号逐渐混用,难以区分。在中国古代文献中,对前代帝王多不称姓名或尊号,都称庙号、谥号或年号。

202121phn007_01
河北遵化清东陵慈禧陵谥号碑(图片提供:张永新/FOTOE)
202121phn007_01
作者:
上载日期:
2022年04月19日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