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ic

真假面具—「內聖外王」操作之法

202121phn005_01
河南洛陽北宋理學家邵雍祠堂門上掛有「內聖外王」匾額(圖片提供:聶鳴/FOTOE)
202121phn005_01

「內聖外王」所指的聖是「聖道」,王是「王功」。「內聖」即通過修養心性,增進德智,以達至聖賢的境界;「外王」是指通過肩負天下重任,利濟蒼生,以實現理想的政治。這詞被儒家政治觀廣泛應用,但在漢代後,這詞往往只成為一種政治的宣傳口號,缺乏實質意義。

 

「內聖外王」源出道家

「內聖外王」一詞源於道家學說,出於《莊子‧天下篇》:「是故內聖外王之道,聞而不明,鬱而不發,天下之人各為其所欲焉以自為方。」莊子在其時並沒有正面解釋「內聖外王」的思想,只認為「內聖外王」才是真正的「道」。由於這概念的基本精神與儒家思想契合,被儒家所繼承,含義指個人修養與政治的主張。因此,後人逐漸以「內聖外王」闡述儒家的政治觀念。

 

儒家的典籍中闡述「內聖外王」的觀念,主要集中在《大學》的「三綱領」和「八條目」,「三綱領」是指「明明德」、「親民」、「止於至善」,是「內聖外王」的總體方向,要求君主確認道德價值,並將其昭示天下,繼而做到推己及人,教化百姓,使社會上各階層都能達到符合倫理道德標準的至善境界。「八條目」指「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是實踐「內聖外王」的具體步驟。強調以自我修身為本,以弘揚道德及和諧穩定的統治效益為目的。

 

「內聖外王」的思想,獲漢唐儒者不斷充實,到宋明時期更進入理學範疇,得到充分闡釋和應用。南宋理學家真德秀所著的《大學衍義》,闡發「內聖外王」的義理,獲君主認同。自此「內聖外王」之學便成為官方學說。宋理宗曾表示《大學衍義》此書具備了人君的軌範;元武宗認為憑此書就足以治天下,致太平;而明太祖更奉之為帝王之學的要典,命人用大字寫於殿堂廡壁。《大學衍義》主要闡明「格、致、誠、正、修、齊」的意旨,認為帝王只要修養己德,便可致「治、平」,偏重帝王內在道德的修為,是「內聖」的工夫。明中葉,學者丘濬撰成《大學衍義補》,着重闡明以致「治、平」之效,收「格、致、誠、正、修、齊」之功,偏重建立外在事功,則是「外王」的功夫。這兩本書將「內聖外王」的義理完整闡發。

202121phn006_01
《莊子》,中國國家博物館展品。(圖片提供:海峰/FOTOE)
202121phn006_01

宣傳口號大於實際

儒家「內聖外王」的政治觀念,一方面誇大了道德的功能,把所有問題化為道德問題,以納入德治的理想;另方面又忽略了人的自然本性和社會需求,把人看作一個抽象的道德實體。隨着確立和鞏固君主政體,漢以後的統治理念實際上大都是「儒表法裏」。在這種理念下,「聖道」往往只是一種政治的宣傳口號,而理想中的聖王則從未出現過。而且,在君主專制的政治環境中,能夠成聖的,也未必能稱王。就以至聖孔子為例,他為了貫徹自己的政治主張而周遊列國,以身證道。然而,孔子最終不但沒有成王,就連他的政治主張也不被認同。後來,孔子在漢代雖享有「素王」的諡號,但隨着君權日趨獨尊,到了清代的雍正皇帝,只把孔子看作一個盡其本分的臣子而已。

bulb

諡號

諡號指的是古人死後依其生前行跡所立的稱號,對象包括帝王后妃、貴族大臣、名望之人等。關於諡號的起源有兩種說法,有說它始於西周,也有認為始於殷商。帝王的諡號,由禮官確定,繼位的君主宣布;臣下的諡號則由朝廷贈予。

事實上,「內聖外王」只是先秦儒家的政治理想,君主刻意打造的政治形象。例如唐玄宗李隆基,他的尊號為「開元天帝大寶聖文神武孝德證道皇帝、 開元聖文神武皇帝」二十四字之多,當中亦神亦聖、仁德慈孝俱全,何其冠冕堂皇!

bulb

尊號

尊號又稱「徽號」,是在世帝王為誇讚自己而對自己的尊稱。尊號始於秦代。秦始皇統一天下後,認為王號不足以傳後世,命令臣下另議尊號。西漢時,僅少數皇帝有尊號,至唐代開始盛行,唐以後尊號的字數有增無減。尊號不僅是對在世帝王的尊稱,也有死後追加的,稱「尊諡」,後來尊號與諡號逐漸混用,難以區分。在中國古代文獻中,對前代帝王多不稱姓名或尊號,都稱廟號、諡號或年號。

202121phn007_01
河北遵化清東陵慈禧陵諡號碑(圖片提供:張永新/FOTOE)
202121phn007_01
Author:
Last updated:
2022-04-19

Extended Re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