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范仲淹的清苦求学路

202116phn003_01
范仲淹雕像,苏州天平山景区范仲淹纪念馆。(图片提供:孙同超/FOTOE)
202116phn003_01

范仲淹虽是名门之后,但家境贫寒,在成为一代名臣之前,曾经有过一段艰辛清苦的求学之路。经过一番磨砺,他才得以登上仕途,一展抱负。

 

少有大志

据《宋史》所载范仲淹传,他是唐朝宰相河南人范履冰的十世孙。高祖范隋曾任浙江丽水县丞,此后因中原纷乱,家族不再北返。曾祖范梦龄和祖父范赞时都曾任职于吴越国。父亲范墉,博学善文,多出任王府幕僚,后随着吴越王钱俶归附于宋太宗,转任节度掌书记官,范仲淹是在父亲任徐州武宁军节度掌书记官时出生(989年)。

202116phn004_01
位于苏州天平山的范仲淹祖祠三太师祠,供奉范仲淹的曾祖、祖父和父亲。(图片提供:孙同超/FOTOE)
202116phn004_01

范仲淹两岁时父亲去世,家道中衰,母子清贫无依靠。两年后,母亲谢氏改嫁山东淄州长山(淄川县)人朱文翰。朱文翰为进士,任职于地方低阶官吏,范仲淹也改名朱说,这个名字一直沿用至他二十八岁。他幼年受继父和母亲家教学习,九岁时继父调任湖南安乡县知县,那里有清幽的太平兴国观,于是范仲淹被安排于道观中读书,并受到有儒学教养的道士指导。范仲淹二十岁时曾去关中游历,见到社会的贫病情形,立志要利泽民生。

 

范仲淹曾想过若要实现志愿就应成为国家的贤良宰相,若不能为良相就应成为良医,可以保救生民的病厄。良相、良医是他青年时的大志向。名臣良相是一般士子通常的志向,而范仲淹不能为良相时又宁可成为良医,倒甚为稀罕,而良医也是淑世救人的作为,从这里看来并不比良相为低,可见他想法的不凡之处。

 

划粥断齑

宋朝立国以来为求改变过去武人得势的旧习,国家的政策是礼优读书人,期望士大夫能效命朝廷,故重视科举以选拔人才,而士人也希望透过科举以成就功名,发展抱负。范仲淹毅然决定以读书搏取科举之路,他离家前往邹平县长白山的醴泉寺读书,那年他二十一岁,随即考上县里的学究,但他志在进士科举,不以此为满足,仍留在寺中苦读。

bulb

学究

唐宋时科举考试的科目中有“明经”一科,即精通儒家经典中的《诗》、《书》、《礼》、《易》、《春秋》五经,其中又分五经、三经、二经和学究一经几种。“学究一经”就是精通其中某一种经书,而通过考试的科考举子,就称之为“学究”。

由于继父已退休,生活清苦,范仲淹在寺中约三年的读书,是过着“划粥断齑”的日子。每天煮粥一碗,划成四块,洒上些盐和齑菜沫,早晚各食两块为餐饭。这样子的食物似乎只能维持生存而已,谈不上营养健康,加上幼年孤贫,以及考进士前的几年清寒苦读,他的身体并不强壮。即使日后为官,范仲淹仍然常有病痒。

 

府学苦读

醴泉寺的苦读因继父去世变得更清苦,范仲淹偶知身世后,感慨泣别母亲,毅然离家往河南商丘的应天府书院求学。应天府学初名睢阳学舍,获宋真宗赐名为应天府学,在当时为学术之地,不久,府升为南京,也称为南都学舍。五代以来有大儒戚同文讲学于此,教授子弟有五十多人考中进士,行谊高尚,常拯济宗族邻里,不积财置家产,讲究孝义,交游名士,声誉卓著。范仲淹在此求学,当是慕睢阳的学术传统和大儒的行谊风范,虽然他未受大儒的亲自教导,但必受此处风气影响,后来他提倡孝义、救济宗族应是深受戚同文的感发。

202116phn005_01
河南商丘应天书院(图片提供:左冬辰/FOTOE)
202116phn005_01

应天书院是北宋著名的四大书院之一,这里规模、藏书、师资都属一流,范仲淹在此求学能与众多学子名士切磋,不过,他生活依旧如在醴泉寺读书时一样清苦,昏乏不振时以冷水洗脸来提神。他的心境在所作《睢阳学舍书怀》诗句中可以体会出来:“瓢思颜子心还乐”、“但使斯文天未丧”,举颜回在陋巷仍自得其乐、孔子被困时仍泰然自信的典故,体现忧道不忧贫的胸怀。

 

范仲淹到应天府学读书的第二年,曾参加科举而未考上。他仍回到府学再度努力苦读了两年,终于在二十七岁那年(1015年)考中进士。那是宋真宗皇帝在位的第十八年,而后继位的仁宗时代,正是他一生重要的时期。

作者:
上载日期:
2022年03月31日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