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

范仲淹的清苦求學路

202116phn003_01
范仲淹雕像,蘇州天平山景區范仲淹紀念館。(圖片提供:孫同超/FOTOE)
202116phn003_01

范仲淹雖是名門之後,但家境貧寒,在成為一代名臣之前,曾經有過一段艱辛清苦的求學之路。經過一番磨礪,他才得以登上仕途,一展抱負。

 

少有大志

據《宋史》所載范仲淹傳,他是唐朝宰相河南人范履冰的十世孫。高祖范隋曾任浙江麗水縣丞,此後因中原紛亂,家族不再北返。曾祖范夢齡和祖父范贊時都曾任職於吳越國。父親范墉,博學善文,多出任王府幕僚,後隨着吳越王錢俶歸附於宋太宗,轉任節度掌書記官,范仲淹是在父親任徐州武寧軍節度掌書記官時出生(989年)。

202116phn004_01
位於蘇州天平山的范仲淹祖祠三太師祠,供奉范仲淹的曾祖、祖父和父親。(圖片提供:孫同超/FOTOE)
202116phn004_01

范仲淹兩歲時父親去世,家道中衰,母子清貧無依靠。兩年後,母親謝氏改嫁山東淄州長山(淄川縣)人朱文翰。朱文翰為進士,任職於地方低階官吏,范仲淹也改名朱說,這個名字一直沿用至他二十八歲。他幼年受繼父和母親家教學習,九歲時繼父調任湖南安鄉縣知縣,那裏有清幽的太平興國觀,於是范仲淹被安排於道觀中讀書,並受到有儒學教養的道士指導。范仲淹二十歲時曾去關中遊歷,見到社會的貧病情形,立志要利澤民生。

 

范仲淹曾想過若要實現志願就應成為國家的賢良宰相,若不能為良相就應成為良醫,可以保救生民的病厄。良相、良醫是他青年時的大志向。名臣良相是一般士子通常的志向,而范仲淹不能為良相時又寧可成為良醫,倒甚為稀罕,而良醫也是淑世救人的作為,從這裏看來並不比良相為低,可見他想法的不凡之處。

 

劃粥斷齏

宋朝立國以來為求改變過去武人得勢的舊習,國家的政策是禮優讀書人,期望士大夫能效命朝廷,故重視科舉以選拔人才,而士人也希望透過科舉以成就功名,發展抱負。范仲淹毅然決定以讀書搏取科舉之路,他離家前往鄒平縣長白山的醴泉寺讀書,那年他二十一歲,隨即考上縣裏的學究,但他志在進士科舉,不以此為滿足,仍留在寺中苦讀。

bulb

學究

唐宋時科舉考試的科目中有「明經」一科,即精通儒家經典中的《詩》、《書》、《禮》、《易》、《春秋》五經,其中又分五經、三經、二經和學究一經幾種。「學究一經」就是精通其中某一種經書,而通過考試的科考舉子,就稱之為「學究」。

由於繼父已退休,生活清苦,范仲淹在寺中約三年的讀書,是過着「劃粥斷齏」的日子。每天煮粥一碗,劃成四塊,灑上些鹽和齏菜沫,早晚各食兩塊為餐飯。這樣子的食物似乎只能維持生存而已,談不上營養健康,加上幼年孤貧,以及考進士前的幾年清寒苦讀,他的身體並不強壯。即使日後為官,范仲淹仍然常有病痒。

 

府學苦讀

醴泉寺的苦讀因繼父去世變得更清苦,范仲淹偶知身世後,感慨泣別母親,毅然離家往河南商丘的應天府書院求學。應天府學初名睢陽學舍,獲宋真宗賜名為應天府學,在當時為學術之地,不久,府升為南京,也稱為南都學舍。五代以來有大儒戚同文講學於此,教授子弟有五十多人考中進士,行誼高尚,常拯濟宗族鄰里,不積財置家產,講究孝義,交遊名士,聲譽卓著。范仲淹在此求學,當是慕睢陽的學術傳統和大儒的行誼風範,雖然他未受大儒的親自教導,但必受此處風氣影響,後來他提倡孝義、救濟宗族應是深受戚同文的感發。

202116phn005_01
河南商丘應天書院(圖片提供:左冬辰/FOTOE)
202116phn005_01

應天書院是北宋著名的四大書院之一,這裏規模、藏書、師資都屬一流,范仲淹在此求學能與眾多學子名士切磋,不過,他生活依舊如在醴泉寺讀書時一樣清苦,昏乏不振時以冷水洗臉來提神。他的心境在所作《睢陽學舍書懷》詩句中可以體會出來:「瓢思顔子心還樂」、「但使斯文天未喪」,舉顏回在陋巷仍自得其樂、孔子被困時仍泰然自信的典故,體現憂道不憂貧的胸懷。

 

范仲淹到應天府學讀書的第二年,曾參加科舉而未考上。他仍回到府學再度努力苦讀了兩年,終於在二十七歲那年(1015年)考中進士。那是宋真宗皇帝在位的第十八年,而後繼位的仁宗時代,正是他一生重要的時期。

作者:
上載日期:
2022年03月31日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