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范仲淹生活在怎样的大时代中?

202116ph001
湖南岳阳楼景区双公祠,滕子京(左)与范仲淹(右)雕像。(图片提供:杨兴斌/FOTOE)
202116ph001

每个人生活在各自的环境背景中,难免会受时代环境的影响。尤其是对历史人物的了解,必然要先观察他所处的世代。以范仲淹而言,他一生的经历和宋朝其他有志之士有着相似之处,都是以变改宋朝贫弱的局面为己任。

 

宋朝建国与中央集权

宋太祖赵匡胤建立宋朝(960年)前约半个世纪时,大唐帝国为朱温(全忠)所夺,建立梁(后梁)朝,继而是唐、晋、汉、周几个短命朝代,这是华北地区的政局,它们被看作是继唐朝之后的“正统”朝代。我们说唐宋之间的半个多世纪是“五代十国”时期,除华北中原地区这五个朝代,以及山西地方有个(北)汉政权外,南方中国还有前后建立的九个地方政权。五代十国原都是唐代各地的藩镇逐渐形成的各自政权,有的政权承认北方的五代是继唐以来的中国正统,有的则不以为然,认为中国分裂,各立其国。

 

赵匡胤以兵变夺取(后)周朝而建立宋朝,他和继位的弟弟宋太宗赵光(匡)义,先后致力于中国的统一事业,经过约二十年逐渐平服各国。除去北方的契丹辽国,西北的(西)夏国,西方的吐蕃,南方的大理等,宋朝基本上结束五代十国的分裂,完成了中国本部的统一。

202116phn002_01
建立宋朝的宋太祖赵匡胤(图片提供:海峰/FOTOE)
202116phn002_01

宋朝建立后首先确立中央集权的基本国策,这是考虑到自唐末、五代以来藩镇把持地方,形成的“君弱臣强”的局势,使得战乱频仍而政权更迭,于是以收兵权、财权、政权为三大原则,将三权全收归中央,达成以“强干弱枝”为目标的祖宗家法,也就是转变为“君强臣弱”的局势。如“杯酒释兵权”的说法,分割宰相权力的安排,全国官员由中央差遣任职的方法,以及地方监司单位的设置等等,都无非是和中央集权的国策有关。而这项国策的核心就在于“防弊”,进一步说是巩固政权和维持绝对的皇权,凡有助于此的策略方法,无不制订奉行,反之,无不厉禁。

 

北方强敌环伺

在五代时期,北方已有强敌契丹辽朝,当朱温建立后梁时,也正是耶律阿保机建立契丹国之时。此后契丹通过征战扩张成为北亚强权,对于南方中原王朝而言是最具威胁的北敌。契丹曾扶持石敬瑭灭后唐建立后晋朝,得到燕云十六州之地为回报,册封石敬瑭为臣属之国,不久又南下攻灭后晋,入主中原,定国号“辽”。虽然契丹旋即退出中原北返,但直到宋朝建国后始终都是南方中原政权最大的强敌。由于河北、山西北部燕云之地沦于契丹,长城失去五关的险守,北敌随时可以擅长的骑兵长驱而入,造成国防缺失和边境紧张,宋朝只能以重兵驻防北边,形成兵员扩充和财政上莫大的负担。

 

西北方有党项族建立的西夏政权,它是由唐朝时任命的节度使藩镇所形成,占有陕西、宁夏、内蒙部分地区的五个州,表面上虽臣属于中原朝廷,但也企图扩张,侵扰边境。宋朝对西夏的攻战始终无法平服,也不能有效地遏止其野心,同时西夏还对辽国称臣,一则是迫于宋、辽两大势力不得不然,以称臣属维持其政权,一则是想利用两强的对峙谋取外交上的制衡与缓冲。宋太宗自北伐幽、燕为辽朝所败之后,确定了“守内虚外”政策,对辽、夏以羁縻姑息、避免战争为要务。到宋仁宗时的西夏国王李元昊,急于实现他的雄心壮志,使得西夏成为西边强猛的外患。再加上雄踞北边的强敌契丹,都给宋朝军事与财政上带来颇为沉重的负担。

 

国计民生的难题

面对北方强敌,宋朝必须维持大量的军队来巩固国防,中央禁军由宋初的20万,到中期仁宗时达到82万,加上其他军兵共超过120万,养兵军费庞大,其中还有些是因灾荒而招募来的流民,用以安定社会,故兵多未必适用,遂成为冗兵。

 

其次,宋朝重文人士大夫,官员待遇好、员额多,机构不免叠床架屋,员额由真宗时万余人到仁宗时达二万多,还有吏员万余名,其中有些是任荫而来的官吏,遂造成冗官的弊病。官吏多因循守常,士风不振,而且消耗财政上巨额的经费,其他还有典礼费用,如“郊祀”(祭天)并赏给官员的花费就达千万贯上下。

bulb

任荫

根据父辈官职的高低,可让其子辈或幼辈担任一定的官职,是特权制度的一种。

从宋初建国以来到仁宗时已过六十年,国防武力不尽期望,国计财用窘竭欠足,渐形成积弱、积贫的困难局面。民间赋役不均且重,仍有自五代以来残留的剥削名目,有财势者避赋役,无力者负担难免,民生凋敝,社风萎靡。如何改贫弱为富强,当是那时代的重大问题,也是有识之士有志改革及振奋的目标。

作者:
上载日期:
2022年03月31日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