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王安石的写景诗因何深受赞赏?

声音导航

 

202103phn024_01
江苏南京钟山是王安石晚年归隐之地(图片提供:常鸣/FOTOE)
202103phn024_01

王安石单纯地描景抒情的作品,虽然在他整个作品中所占的比例不大,但在绝句中却居多数。尤其是在熙宁十年(1077年),他罢相后退隐江宁钟山时所作的大量写景诗,尽管“脱离政治”,似乎趋于闲散,但摹山绘水,雅丽精致,精妙绝伦,九百年来一直深得人们喜爱。

 

王安石晚年由于生活和心情的变化,也引起诗风的变化,由写政治转而写自然,写景诗和咏物诗替代了政治诗和咏史诗,诗风也趋向深婉,更多注意对诗歌艺术的锤炼。宋人叶梦得《石林诗话》卷上云:“荆公晚年,诗律尤精严,造语用字,间不容发。然意与言会,浑然天成,殆不见有牵率排比处。”许多学者和批评家都认为王安石晚年的绝句小诗艺术上造诣最高,而思想内容却不及前期深广。不过,这也不是绝对的。事实上,即使罢相六年,诗人仍念念不忘国事,如《六年》:

六年湖海老侵寻,千里归来一寸心。

西望国门搔短发,九天宫阙五云深。

 

诗人归隐林泉十年,并没有忘记政治,也没有忘记变法的争议。他虽然无法再实行报国宏愿,但又不甘心埋没。他有一首《秣陵道中口占》:

经世才难就,田园路欲迷。

殷勤将白发,下马照青溪。

 

以小诗表现了内心深刻的矛盾。“白发照青溪,秋思千万丈”,寄托了深沉的感慨,与晚唐李商隐的《登乐游原》:“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可谓同调。但与李诗相比,王诗更遒劲,笔力渗透纸背,撼人心弦。

 

王安石晚年描写湖光山色的小诗,一般都风格清新,词句工丽,造意精巧,是他诗歌艺术达到高峰的表现。五绝的如《山中》:

随月出山去,寻云相伴归。

春晨花上露,芳气着人衣。

 

又如《题舫子》:

爱此江边好,留连至日斜。

眠分黄犊草,坐占日鸥沙。

 

这首题在舫子上的小诗,生动地展现了诗人退归后的生活情形,刻画出一种物我两忘的意境。末两句笔力高妙,“分”、“占”二字写得大为精彩传神,胡元任《苕溪渔隐丛话》对此甚为欣赏。又如《南浦》:

南浦随花去,回舟路已迷。

暗香无觅处,日落画桥西。

 

可谓空灵明净。诗中描写了河上日落花香的一幅画面,被认为是诗人晚年艳丽精致的代表作。七绝的如《钟山晚步》:

小雨轻风落楝花,细红如雪点平沙。

槿篱竹屋江村落,时见宜城卖酒家。

 

又如《晚楼闲坐》:

西顾山光接水光,凭栏十里芰荷香。

清风明月无人管,并作南来一味凉。

 

这类作品,确能反映王安石诗作的另一种风格,这是同他晚年退隐生活中的闲情逸趣分不开的。其中最妙的是《江上》:

江上秋阴一半开,晚云含雨却低徊。

青山缭绕疑无路,忽见千帆隐映来。

 

无疑是一幅色彩鲜明、视野辽阔、景象万千的江上秋景图。读到这里,不禁使人想到南宋陆游的名句:“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后于王安石百年,不会不受到王诗的启迪吧?从这些精工巧丽的诗句中,能看出诗人观察的细致和捕捉形象的高超本领。他捕捉景物独有的特点,凭借对自然景物的观察和感受,加以构思炼句,巧妙修辞。所以,尽管是写同一景物,王安石的诗总是具有意境清新的特色,如五绝《江上》:

江上漾西风,江花脱晚红。

离情被横笛,吹过乱山东。

 

历来为人称颂的是诗人注意修辞炼字的名篇《泊船瓜洲》: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202103phw020_01
《泊船瓜洲》彩画(图片提供:邹自振)
202103phw020_01

其中第三句原先是“春风又到江南岸”,后来他将“到”字改成“过”、“入”、“满”等字,改了十多次,最后才定为“绿”字(见洪迈《容斋续笔》)。这个“绿”字,一直为后代诗人所赞赏。清人王士祯《戏仿元遗山论诗绝句》云:“诗人一字苦冥搜,论古应从象罔求。不是临川王介甫,谁知瞑色赴高楼。”这个“绿”字,妙就妙在富于形象化和联想感。唐王维《送别》诗云:“春草年年绿,王孙归不归?”读到“春风又绿江南岸”,会很自然想到王维的诗,想到春草绿时容易引起思归的念头。“记得绿罗裙,处处怜芳草”,或许诗人和钟山的绿秀有着不解之缘,更促使他归心似箭吧!看来王安石是深得唐人阃奥的。无怪乎对王安石绝句爱好到入迷程度的杨万里,在《诚斋诗话》赞道:“五、七字绝句,最少而难工,虽作者亦难得四句全好者,惟唐人与介甫最工于此。”

 

王安石似乎很喜欢这个“绿”字,在他的绝句里是处处可见的,如《初夏即事》:

石梁茅屋有弯埼,流水溅溅度两陂。

晴日暖风生麦气,绿阴幽草胜花时。

 

《书湖阴先生壁二首》(选一):

茅檐长扫静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在诗人笔下,绿水知道“护田”,青山晓得“排闼”,诗人把静止的绿水青山人格化,而且又用了对偶句式赋之以鲜明的颜色,造成突出的形象,使各自在句中发挥更大的艺术效果。诗人把功夫用在炼字造意上,着力写出这样富有感情、富有风韵的自然美景,湖阴先生杨德逢的乐趣、人品,也就自可领略了。

诗人还有一首《送和甫至龙安微雨因寄吴氏女子》:

荒烟凉雨助人悲,泪染衣巾不自知。

除却春风沙际绿,一如看汝过江时。

bulb

“排闼”

闼指宫中小门。“排闼”则指推开门。如《史记‧卷九五‧樊郦滕灌列传‧樊哙》:“高祖尝病甚,恶见人,卧禁中,诏户者无得入群臣。群臣绛、灌等莫敢入。十余日,哙乃排闼直入,大臣随之。”

在《泊船瓜洲》中,诗人写由于春风,江南岸变绿了,似乎和唐人贺知章《咏柳》:“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用意略同。而“除却春风沙际绿”一句,诗人则以为并非春风能使草木呈现绿色,而是春风本身就是绿的,因而吹到之处,水边沙际,就无往而非一片绿色(参见程千帆、沈祖棻《古诗今选》)。吴氏女子是嫁给吴家(吴安持)的安石之长女。一个“绿”字,使全诗感情上的分量占有支配性地位,诗人除了“春风沙际绿”这一点不同外,心情上的感伤全然和送女儿过江时的一样,而这种感情,也只有用在骨肉分别时才贴切。钱锺书在评价王安石诗中屡用“绿”字时说:“也许是诗人把得意话再说一遍。”(《宋诗选注》)这可能是创作心理上的一个有趣的探索。

202103phn032_01
西津古渡就是昔日王安石写下《泊船瓜洲》一诗的地方(图片提供:盛国平/FOTOE)
202103phn032_01

诗人晚年移寓秦淮时还有一首描写春暮景色的《萧然》诗:

萧萧三月闭柴荆,绿叶阴阴忽满城。

自是老来游兴少,春风何处不堪行。

 

“何处不堪行”,正是因为“俱不得行”的缘故。诗人此时心情自然是很寂寞的了,但并非颓唐。诗人是喜欢春天的,他诗歌中动人的篇章也往往是描写春天景色的小诗,无论是江宁的“悟真院”,还是金溪外婆家的“乌塘”, 如《悟真院》:

野水纵横漱屋除,午窗残梦鸟相呼。

春风日日吹香草,山北山南路欲无。

202103phw021_01
金溪柘冈、乌塘是王安石外婆家旧址。王安石的少年在这里度过一段难忘的时光(图片提供:邹自振)
202103phw021_01

《乌塘》:

乌塘渺渺绿平堤,堤上行人各有携。

试问春风何处好?辛夷如雪柘冈西。

 

写得清新而刚健,这些春景小诗中自然也少不了一个“绿”字。确实,绿是诗的符号。没有绿,也就没有群山万壑,没有苍松翠柏,因而也就没有了诗。如《北山》:

北山输绿涨横陂,直堑回塘滟滟时。

细数落花因坐久,缓寻芳草得归迟。

 

暮春初夏,诗人仍在半山园里陶醉于美丽的景色。诗人的精神境界是高昂的,即使在退隐的日子,过着闲居的生活,他仍然眷恋“大好春光”,保持着可贵的生机。

作者:
上载日期:
2024年01月08日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