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王安石的散文成就

声音导航

 

202103phn018_01
南京中国科举博物馆江南贡院王安石像(图片提供:左冬辰/FOTOE)
202103phn018_01

王安石的散文体裁多样,结构谨严,析理透辟,语言简洁,笔力雄健,风格由刚劲峭直渐趋深婉温醇,以其杰出的成就跻身于“唐宋八大家”之列。除了可以阅读《灵谷诗序》、《答司马谏议书》、《祭欧阳文忠公文》、《同学一首别子固》、《回苏子瞻简》等外,试以《伤仲永》、《游褒禅山记》、《读孟尝君传》三文说明之。

 

《伤仲永》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於邑人,不使学。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王子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贤也,不受之人,且为众人;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耶?

 

这是王安石青年时代写的一篇杂文,《王安石全集》将其编入杂著类,据《蔡上翔王荆公年谱》考略载,本文写于庆历三年(1043年),作者时年23岁。文章记载了一个天才儿童被庸俗的社会所毁灭的经过,而推论到人的知识不是天生不变的,需求不断的学习和更新,否则必将退步。它从侧面接触一些比较重要的问题,并以诗人抒情的笔调来表示自己对于这些问题的深刻感受,极力强调后天教育的重要。

 

本文敍事简洁形象,议论精辟警策。文章寓理于事,因事言理,敍事和议论相结合,言简而意深,显示出王安石的散文在青年时代就已达到了很高的水平。

 

《游褒禅山记》

褒禅山亦谓之华山。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而卒葬之;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距其院东五里,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距洞百余步,有碑仆道,其文漫灭,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

 

其下平旷,有泉侧出,而记游者甚众,所谓前洞也。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入之甚寒,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谓之后洞。余与四人火以入,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有怠而欲出者,曰:“不出,火且尽。”遂与之俱出。盖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方是时,余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也。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于是余有叹焉。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此余之所得也。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至和元年七月某日,临川王某记。

 

至和元年(1054年)七月,王安石任舒州通判期满,在离任赴京途中路过褒禅山,写下了这篇游记。此文是一篇通过记游而说理的论说文,阐述了立志进取、勤于思考的哲理。作者认为,无论做任何事情,要想取得成功,必须要有不畏艰险、百折不挠的精神,治学应有求实的精神和严谨的态度。文章记敍和议论结合得颇为自然,前半篇记游,后半篇议论。记游是议论的根据,议论又紧紧扣住前面的游程,由实到虚,前呼后应,环环相生。文章明写记游,暗寓哲理,使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没有流于孤立的说教。作者巧妙地将记游和说理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既把抽象的道理阐述得生动形象,又使得具体的敍事增加了思想的深度。

202103phw015_01
《游褒禅山记》复印本(图片提供:邹自振)
202103phw015_01

《读孟尝君传》

世皆称孟尝君能得士,士以故归之,而卒赖其力以脱于虎豹之秦。嗟乎!孟尝君特鸡鸣狗盗之雄耳,岂足以言得士?不然,擅齐之强,得一士焉,宜可以南面而制秦,尚何取鸡鸣狗盗之力哉?夫鸡鸣狗盗之出其门,此士之所以不至也。

 

孟尝君是战国时期齐国的公子,以招纳贤士而著称。司马迁在《史记》中记载了孟尝君的事迹。本文就是王安石读了《史记•孟尝君列传》后写的感想,做的是翻案的文章。

 

王安石的论说文每每能不囿于成见,而提出新颖的见解,本文即驳倒了“孟尝君能得士”的传统之见。作为一个政治家,王安石以敏锐眼光来评判历史人物。他不纠缠于具体事件,而从大处着眼,把孟尝君放到他所生活的那个特定时代加以审视,从养士能否“制秦”的高度来考察他所得是否为士,写出了“擅齐之强,得一士焉,宜可以南面而制秦,尚何取鸡鸣狗盗之力哉”这一全文之警策之句,一举把人们长期盲目崇拜的偶像推翻,具有高屋建瓴、睥睨千古的非凡气度。全文词气凌厉,逻辑严密,篇幅不足百字,一气呵成,堪称千古名作。

202103phw016_01
《读孟尝君传》复印本(图片提供:邹自振)
202103phw016_01
作者:
上载日期:
2024年01月08日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