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晋文公如何称霸?

声音导航

 

202103phn030_01
晋文公(图片提供:缘紫舞/FOTOE)
202103phn030_01

晋国本来就是一个强国,后因内乱令国力有损。当晋文公即位后,在大批贤臣武将辅佐下,整饬内政,致力民生,令晋国很快又富强起来。这时侯也是晋文公开展霸业之时,当时刚好有一机会,令晋文公在众诸侯国中显露锋芒。晋文公二年(公元前 635 年),周王室发生内乱,周襄王的弟弟太叔带图谋不轨,暗中联合狄人进攻周朝首都洛阳,周军大败,襄王逃到郑国避难。晋文公看准时机,比秦穆公抢先勤王,他先将狄人打败,又将太叔带擒获,然后再派大军护送周襄王回宫。周襄王恢复了王位,为感谢晋文公平定“王子带之乱”,不但设盛宴款待他,更把京城附近的四个小城送给他。晋文公这时可谓威风一时,为其称霸事业跨前一大步。

 

灭曹卫以雪前耻

平定周室之乱,初露锋芒之后,晋文公想着如何成为中原霸主。不过要在中原称霸,首先得打败楚国,以当时晋国的兵力是不足以与楚国对抗,于是,晋文公就整顿军队,扩大军力。中原地大物博,楚国早就虎视眈眈。公元前632年,楚国派军进攻宋国,宋国危在旦夕,赶紧派人向晋国求救。晋文公的名将先轸建议,曹国和卫国本来就跟晋国有仇,现在他们又依附楚国,只要我们派兵讨伐曹、卫,楚国一定不会坐视不救。这样我们既可报仇,亦可解宋国之围,到时晋国便可争霸。晋文公采纳先轸的建议,派出三军攻打曹国。

 

晋文公恩怨分明,有恩必还,有仇必报。晋国要讨伐曹国,需经过卫国,于是就向卫国借道,但卫国拒绝,晋文公大怒,加上昔日他流亡时在卫国受到不礼貌对待的旧仇,便命令大军先攻打卫国,很快攻陷了卫国几个城池。与此同时,他联同齐国结盟,声势顿时壮大,很快把曹、卫两国灭了,卫成公和曹共公都成了阶下囚。

 

晋文公讨伐曹、卫,目的是想解宋国之围,可是楚军看见曹、卫已失势,不但没有前来相救,反而加紧进攻宋国。这倒使得晋文公犹豫起来,因为齐、秦两国虽然与晋结盟,但并不想同楚国交恶。此时先轸又献离间计,离间齐、秦同楚国的关系。其计是让宋国向齐、秦贿赂,请他们出面调解。同时晋国却把曹君扣起来,把曹、卫两国的土地分给宋国。楚国见此情况自然不肯讲和,而齐、秦接受贿赂,出面调停又无结果,自然对楚国不满,于是晋国就轻而易举地将齐、秦两个大国拉入自己阵营。这个计谋在外交策略上称为“喜赂怒顽”。

 

楚成王眼见晋国攻下曹、卫两国,又得到齐、秦的支持,与晋国交战未必能胜,不如及早撤军。楚成王有一名叫子玉的大将,他不服从成王的命令,坚持作战,他以为晋文公没什么了不起。楚成王最终同意子玉的建议。子玉攻宋不下,晋国又不前来应战,进退两难。于是,他就派使者去晋国,提出只要恢复曹、卫的国君,楚国就退兵。晋文公扣下楚国使者,暗中又派人告诉曹、卫两国国君,想要复国,首先必须同楚国断交。此时,两位国君当然不敢违抗。晋文公这做法是想激怒子玉,子玉果然十分生气,立即带领军队北上,同晋军交战。

202103ph002
子玉
202103ph002

城濮之战大胜

晋文公见楚军逼近,便下令晋军撤退三舍之地(古时一日行军三十里为一舍,三舍即九十里),许多将士都感到迷惑不解,还未交战为什么就要往后撤呢?大臣狐偃遂向士兵讲了一个故事:晋文公当年流亡楚国时,曾受楚成王厚待,晋文公承诺以后若楚晋交战,晋军将“退避三舍”。若是退三舍后楚军再前进,则为楚的过错,如此晋军抵挡他们便理直气壮。晋文公下令后撤,除了信守诺言之外,在战略上则是以退为进,选择有利地形和时机决战。子玉看见晋军后撤,以为自己胜算在握,更是骄横万分,他不听别人劝告,下令进军。双方到了城濮(现今山东鄄城)这个地方,两国军队对峙起来。

 

楚军强大,子玉又勇猛,因此晋国想以计取胜。交战刚开始,晋军诈败,楚军不知有计,只顾冲锋,结果中了埋伏,断了后路。子玉带着败兵后退,路上又碰上一队伏兵。正在这时,晋国有传令:“主公有令,让楚国将士回去,好报答楚王的恩情!”子玉便带着败将回楚,一路上未见楚王的赦免令,他未回到楚国便自杀了。

202103phn031_01
城濮之战图。山西博物院藏品(图片提供:海峰/FOTOE)
202103phn031_01

城濮一战,晋国大胜,周襄王派大臣慰劳晋文公,晋文公乘这机会在践土(现今河南原阳西南)召集宋、齐、鲁、郑、陈、蔡、邹、莒等国诸侯会盟,并请周天子前来,名义上是向天子献礼,实际上是提高自己的地位。周襄王在践土接受楚俘虏的同时,命晋文公为诸侯之长,让他率领众诸侯扶助王室,使诸侯之间和平相处,这样晋文公的霸主地位就正式确立了。《史记‧晋世家》记载了周王赐霸一事:“天子使王子虎命晋侯为伯,赐大辂……于是晋文公称伯。”

作者:
上载日期:
2024年01月05日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