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澳门历史城区有哪些著名建筑?

30020ph010
澳门妈祖文化村内的天后宫
30020ph010

“澳门历史城区”是一座以澳门半岛旧城区为核心的历史街区,通过广场和街道连接而成,并可分为建筑物和前地两大类。当中被列入为世界遗产的建筑物包括:妈阁庙、海事及水务局大楼、郑家大屋、圣老楞佐教堂、圣若瑟修院及圣堂、岗顶剧院、何东图书馆、圣奥斯定教堂、民政总署大楼、三街会馆(关帝庙)、仁慈堂大楼、大堂(主教座堂)、卢家大屋、玫瑰堂、大三巴牌坊、哪吒庙、旧城墙遗址、大炮台、圣安多尼教堂、东方基金会会址、基督教坟场、东望洋炮台(包括东望洋灯塔及圣母雪地殿圣堂)。

 

妈阁庙

妈阁庙位于澳门半岛西南端妈阁山西面的山腰上,除了大门和牌坊外,由正殿、弘仁殿、观音阁和正觉禅林组成。早期称娘妈庙、天妃庙或海觉寺,后定名“妈祖阁”,华人俗称“妈阁庙”。现时庙内有实物可考的建筑物只有正殿。正殿又名“神山第一殿”,供奉天后,创建于明万历三十三年(1605年),又于明崇祯二年(1629年)和清道光八年(1828年)重修,是澳门现存庙宇中有实物可考的最古老的庙宇,亦为众多的澳门文物建筑中,原建筑物保存至今时间最长的一座。弘仁殿是一座小型石殿,同样供奉天后,相传建于明弘治元年(1488年),但现时殿门及殿内石龛,则为清道光八年(1828年)重修所建。观音阁最早为一座石亭,于清道光八年(1828年)重修,供奉观音。正觉禅林亦于清道光八年(1828年)重修,今供奉天后。此殿在1988年2月8日曾发生火警,后由政府按原貌重修,于翌年2月完成。

30020ph009
妈阁庙位于澳门半岛西南端妈阁山西面的山腰上
30020ph009
30020ph011
妈祖是东南部沿海省份常见供奉的神祇
30020ph011

海事及水务局大楼

海事及水务局大楼,原称摩尔兵营,由意大利人卡苏杜(Cassuto)设计,于1874年建成,是当时葡萄牙从印度果阿派驻来澳的警察的营地,可驻二百多名官兵。1905年,大楼改为海军军务厅(海事及水务局的前身)的办公地点,故又名“水师厂”。海事及水务局大楼原名“港务局大楼”,因港务局于2013年重组为“海事及水务局”,故而得名。大楼位于妈阁山边,是一座受阿拉伯及哥德式建筑共同影响的砖石建筑,亦为澳门唯一一座具有阿拉伯风格的建筑。回廊是大楼建筑的一个重要特色。除了近妈阁山的一侧外,大楼三面有尖式和伊斯兰式拱券回廊环绕,最长的回廊有达19个拱券,使建筑极具气势。

bulb

拱券

拱和券的合称,指块状料(砖、石、土坯)砌成的跨空砌体。利用块料之间的侧压力建成跨空的承重结构的砌筑方法称“发券”。用此法砌于墙上做门窗洞口的砌体称“券”,多道券并列或纵联的构筑物(水道、屋顶)称“筒拱”,用此法砌成的穹窿称“拱壳”。

30020ph012
海事及水务局大楼位于妈阁山边
30020ph012

郑家大屋

郑家大屋约建于1881年,是郑观应的故居,由其父亲郑文瑞筹建。后来,郑家后人四散,大屋日久失修,政府于2001年7月接管后,开始按原貌修复,并于2010年对外开放。郑家大屋是一院落式大宅,以青砖为主要建筑材料,主入口与主建筑群分离,大门簷壁上有中式壁画,门廊墙身上设有神龛,而天花则设有西式泥塑图案装饰,而主建筑群各房区的大门入口,又与大宅入口不在同一方向,但都在同一直线上,与传统中国民居建筑风格有别。大屋体现中西结合的特色。除了在中式建筑手法中常见的结构、建筑材料、彩绘、趟拢门等外,室内天花、门楣窗楣、外墙抹灰等均体现出西方的建筑手法。大屋的主建筑为两座传统广东式住宅,设“余庆堂”和“积善堂”,其中余庆堂为郑氏家族的主屋,门口挂有“通奉第”牌匾,两侧对联“前临镜海”和“后枕莲峰”,概括了大屋选址时背山面海的环境格局。大屋另有文昌厅,为昔日郑氏族人读书的地方,厅堂外廊设圆形月门通向一个以碎石铺砌而成的大花园。

bulb

趟拢门

趟拢门是岭南地区平常老百姓家里最普通的生活陈设。趟,在粤语的文字解释中有滑动着推的意思;趟拢是水平方向走动的栅栏式拉门,下部装有滑轮,后部装有竖插锁和小铜铃。

30020ph013
郑家大屋是郑观应的故居,由其父亲郑文瑞筹建
30020ph013

岗顶剧院

岗顶剧院原称伯多禄五世剧院,于1860年开始动工,并于1873年加建现时的正立面。剧院为中国第一所西式剧院,供戏剧及音乐会演出之用,也是当年葡人社群举行重要活动的场所,华人社群称之为“岗顶波楼”。剧院大楼位于岗顶前地,建筑长41.5米,宽22米,中式坡屋顶之屋脊高为12米,屋簷高为7.5米。剧院的建筑设计,糅合中国和新古典希腊复兴风格,正立面为一面宽15.7米的罗马圆拱式门廊,门廊顶端以三角形山花收结,其下则由四组爱奥尼柱式倚柱组成的三个券洞,券洞宽约3米,而八条倚柱均长约6米,山花及柱子上装饰较为简单。剧院顶部则为中式屋脊,内部呈希腊式剧院格局。

30020ph014
岗顶剧院原称伯多禄五世剧院
30020ph014

何东图书馆大楼

何东图书馆大楼建于清光绪二十年(1894年)之前,原为葡人府邸,后来香港富商何东于1918年购入大楼,作为夏天来澳门消暑的别墅。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日军占据香港,期间何东在此定居。1955年何东逝世后,后人依照遗嘱,将大楼和港币25,000元赠予澳门行政当局,作开设公共图书馆和购买图书之用。1958年,图书馆正式对外开放,名为“何东藏书楼”。现时何东图书馆由新旧大楼两部分组成,新大楼于2006年启用,设有阅览座位约547个,藏书量超过10万册,是澳门目前最大的公共图书馆,也是澳门第一座园林式图书馆。位于旧大楼二楼的“何东藏书楼”,收藏中文古籍约四千多册,当中有明嘉靖年间的中国文史典籍,包括近代著名藏书家刘承干“嘉业堂”旧藏典籍16种。

30020ph015
何东图书馆大楼建于清光绪二十年之前,原为葡人府邸
30020ph015

民政总署大楼

民政总署大楼的所在地,原本为“议事亭”,属中式建筑。具有南欧建筑风格的大楼于1784年居澳葡人购得该地段后开始修建,至1874年重修时形成今天的规模。大楼楼高两层,地下通往后院楼梯上方有“天主之名之城澳门,仅此为忠贞者”的标语,为1642年葡萄牙国王约翰四世对居澳葡人自治机构议事会的嘉许。大堂周围镶嵌有“关闸门”的中文牌匾,以及从仁慈堂的旧圣堂(现已拆卸)移植过来的石碑和石刻等,左右两侧现分别为纪念品店和展览厅。大楼的二楼有一座大礼堂,举凡澳门市政厅的会议和仪式,都会在此举行。大礼堂的右侧,尚供奉圣洗者若翰圣像,以纪念1622年6月24日,及圣约翰日当天,居澳葡人击退荷兰进犯。除了大礼堂外,二楼还设有一座图书馆。该图书馆于1929年启用,以葡萄牙玛弗拉修道院的图书馆为设计蓝本,专门收藏十七世纪至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的外文古籍,特别是葡萄牙在非洲及远东的历史文献,其中不乏珍品。

30020ph016
民政总署大楼
30020ph016

三街会馆

三街会馆位于澳门议事亭前地左侧,公局新市南街和西街交界,其建造年份已不可考,但目前规模的雏形应在清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开始形成,后几经重修,至道光十五年(1835年)左右,规模才完全确定。三街会馆所在地为澳门的商业中心区,“三街”指营地大街、关前街和草堆街,商人过去多于庙宇议事,例如妈阁庙、莲峰庙等,但因两庙位置远离市中心,往来不便,于是在三街附近专设会馆,除让商人洽谈货品交易外,亦有平抑物价、协调竞争的功能,大概有中国传统“行会”的身影。三街会馆供奉关帝,故又称“关帝庙”。在会馆仍发挥功能的时候,关帝庙只是会馆的从属部分,现因会馆功能消失,使关帝庙成为今天本建筑的主要功能。三街会馆亦为澳门鲜鱼行总会每年一度举办的舞醉龙巡游的起点。

30020ph017
三街会馆供奉关帝,故又称“关帝庙”
30020ph017

大堂巷七号住宅

大堂巷七号住宅,俗称“卢家大屋”,又名“金玉堂”,为澳门著名商人卢华绍(卢九)家族的旧居,约于清光绪十五年(1889 年)落成。卢家大屋是用厚青砖建造的中式两层建筑,乃一座具有典型岭南风格的中式大宅。大屋为三开间三进上下两层的格局,包括厅、房、厨房、杂物房、天井等。建筑内布置多个天井,便于通风和采光,整个中轴线上的空间通透,但有屏风隔断。内部融合中西方装饰材料和手法,既有粤中地区常见的砖雕、灰塑、横披、挂落、蚝壳窗,又有西式的假天花、满州窗、铸铁栏杆,两种特色装饰共冶一炉,饶有趣味,是澳门少数保存较为完整的中式民居建筑。

30020ph018
大堂巷七号住宅,俗称“卢家大屋”,又名“金玉堂”
30020ph018

哪吒庙

澳门有两座哪吒庙,一座位于大三巴牌坊后面,另一座位于大炮台山下。被列入为“澳门历史城区”建筑群的是大三巴哪吒庙。这哪吒庙建于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1901年改建,庙内供奉哪吒。据说,当时兴建此庙,是为了祈求哪吒保佑当地能度过瘟疫。哪吒庙的建筑风格有别于传统的中式庙宇,其内不设天井,且门厅与正殿相连,整座建筑显得简约平实。负责管理该庙的大三巴哪吒庙值理会,每年均举行恭祝哪吒太子宝诞活动。当局曾于1995年和2000年维修该庙,包括清洗和修补庙顶、清洗和粉饰墙壁和装饰物,又更换部分朽坏的木构件。2013年3月,储存于庙内的祭祀物品生火,幸未波及主殿。

30020ph019
大三巴哪吒庙被列入为“澳门历史城区”建筑
30020ph019

旧城墙遗址

葡人据居澳门后,曾多次发起修建城墙,最早可追溯至明隆庆三年(1569年),但因中国方面反对,屡建屡拆。至1632年,葡人以抵御荷兰人入侵为理由,再次在其聚居地的北面修建城墙和炮台。现时的旧城墙遗址,就是当时修建城墙的一部分。旧城墙遗址位于大三巴牌坊后面,哪吒庙侧,长18.5米,高5.6米,宽1米多。墙体以泥砂、细石、稻草再掺合蚝壳粉逐层压实成夯土而成。墙身开有一个券洞,通往茨林围。除了上述的旧城墙遗址内,位于东望洋山腰的东望洋新街和加思栏后新马路一带,也可发现旧城墙的踪影,但这些未被列入为澳门历史城区内的建筑群。

30020ph020
旧城墙遗址位于大三巴牌坊后面,是当年为抵御荷兰人入侵而建
30020ph020

大炮台

大炮台由耶稣会会士于1617年开始兴建,至1626年建成,名为“圣保禄炮台”,但华人多称之为“大炮台”,位处于早年澳门葡人聚居地中的防御核心,自1623年至1740年间,为城防司令和澳门总督的住所。炮台早年除了有火药储存库外,还有塔楼、营房、水池和军需库。军需库的储备,更可应付长达两年的包围。大炮台一直是军事禁区,直到1966年气象台迁入原营房位置后,开放为游览区。当局曾于1990年代三次大规模修葺大炮台的墙身。由于有关工程仅限于必须的修缮,故大炮台的结构保存完好。气象台在迁往澳门国际机场旁边的大潭山后,原址于1996年9月起改建为澳门博物馆,于1998年落成启用。大炮台的格局呈不规则四边形,墙身以夯土砌建,并以蚝壳粉末作灰泥批荡。炮台可架设32门大炮,面向南湾海傍的东南墙,两角设有碉堡;而面向中国大陆的西北墙,墙身较矮,不设炮口,有向中国示好之意。

30020ph021
大炮台的入口左侧的墙身有一幅以葡文写成的标语,意为:“立正!注意!回想一下我们民族漂亮的历史。抬起头来,骄傲地进去吧,因为你就是这个民族的兵士。”
30020ph021

东方基金会会址

东方基金会会址的建筑物,原为白鸽巢公园的一部分,1885年经澳葡当局收购后,曾长期作为贾梅士博物馆(今澳门艺术博物馆)的所在地。1990年代,总部设在葡萄牙的东方基金会购入该建筑作为其于澳门的办公地点。会址的建筑原为两层,经当局大修后,改为一层,另设半地下室。建筑设计经过大修后亦得到简化,内部装修改为适合展览空间使用。建筑的外墙为白粉刷,至于隅石、窗线、女儿墙等细节,原为绿色,在东方基金会购入后改为粉红色。此外,建筑物前原为花坛,同样在东方基金会购入后改为水池。

30020ph022
会址的建筑原为两层,经当局大修后,改为一层,另设半地下室
30020ph022

东望洋炮台

东望洋炮台是早年葡人据居澳门修筑的防御工事的一部分,于1622年开始修建,至1638年完成。建有哨房、火药库、楼塔等,同时建有圣母雪地殿堂,供奉雪地圣母。除了炮台和圣堂外,还筑有东望洋灯塔。此灯塔为澳门三座灯塔的第一座,建成于1864年,翌年启用,为中国海岸第一座现代灯塔,其所在地理位置的座标值亦为澳门在世界地图上的地理定位。东望洋灯塔曾于1874年因甲戌风灾而停用,直到1910年重新启用至今。灯塔设置的巨型射灯,光射程达16浬,为澳门三座灯塔中光射程最远的一座。炮台另设有悬挂风球讯号的高塔,每当台风或季候风影响澳门,当值人员在收到地球物理暨气象局的通知后,会将放置在炮台入口的风球升挂至高塔,让远处的船只和陆地居民能知悉当下的天气状况。

30020ph023
东望洋炮台是早年葡人据居澳门修筑的防御工事的一部分
30020ph023
作者:
上载日期:
2021年01月21日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