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

澳門歷史城區有哪些著名建築?

30020ph010
澳門媽祖文化村內的天后宮
30020ph010

「澳門歷史城區」是一座以澳門半島舊城區為核心的歷史街區,通過廣場和街道連接而成,並可分為建築物和前地兩大類。當中被列入為世界遺產的建築物包括:媽閣廟、海事及水務局大樓、鄭家大屋、聖老楞佐教堂、聖若瑟修院及聖堂、崗頂劇院、何東圖書館、聖奧斯定教堂、民政總署大樓、三街會館(關帝廟)、仁慈堂大樓、大堂(主教座堂)、盧家大屋、玫瑰堂、大三巴牌坊、哪吒廟、舊城牆遺址、大炮台、聖安多尼教堂、東方基金會會址、基督教墳場、東望洋炮台(包括東望洋燈塔及聖母雪地殿聖堂)。

 

媽閣廟

媽閣廟位於澳門半島西南端媽閣山西面的山腰上,除了大門和牌坊外,由正殿、弘仁殿、觀音閣和正覺禪林組成。早期稱娘媽廟、天妃廟或海覺寺,後定名「媽祖閣」,華人俗稱「媽閣廟」。現時廟內有實物可考的建築物只有正殿。正殿又名「神山第一殿」,供奉天后,創建於明萬曆三十三年(1605年),又於明崇禎二年(1629年)和清道光八年(1828年)重修,是澳門現存廟宇中有實物可考的最古老的廟宇,亦為眾多的澳門文物建築中,原建築物保存至今時間最長的一座。弘仁殿是一座小型石殿,同樣供奉天后,相傳建於明弘治元年(1488年),但現時殿門及殿內石龕,則為清道光八年(1828年)重修所建。觀音閣最早為一座石亭,於清道光八年(1828年)重修,供奉觀音。正覺禪林亦於清道光八年(1828年)重修,今供奉天后。此殿在1988年2月8日曾發生火警,後由政府按原貌重修,於翌年2月完成。

30020ph009
媽閣廟位於澳門半島西南端媽閣山西面的山腰上
30020ph009
30020ph011
媽祖是東南部沿海省份常見供奉的神祇
30020ph011

海事及水務局大樓

海事及水務局大樓,原稱摩爾兵營,由意大利人卡蘇杜(Cassuto)設計,於1874年建成,是當時葡萄牙從印度果阿派駐來澳的警察的營地,可駐二百多名官兵。1905年,大樓改為海軍軍務廳(海事及水務局的前身)的辦公地點,故又名「水師廠」。海事及水務局大樓原名「港務局大樓」,因港務局於2013年重組為「海事及水務局」,故而得名。大樓位於媽閣山邊,是一座受阿拉伯及哥德式建築共同影響的磚石建築,亦為澳門唯一一座具有阿拉伯風格的建築。迴廊是大樓建築的一個重要特色。除了近媽閣山的一側外,大樓三面有尖式和伊斯蘭式拱券迴廊環繞,最長的迴廊有達19個拱券,使建築極具氣勢。

bulb

拱券

拱和券的合稱,指塊狀料(磚、石、土坯)砌成的跨空砌體。利用塊料之間的側壓力建成跨空的承重結構的砌築方法稱「發券」。用此法砌於牆上做門窗洞口的砌體稱「券」,多道券並列或縱聯的構築物(水道、屋頂)稱「筒拱」,用此法砌成的穹窿稱「拱殼」。

30020ph012
海事及水務局大樓位於媽閣山邊
30020ph012

鄭家大屋

鄭家大屋約建於1881年,是鄭觀應的故居,由其父親鄭文瑞籌建。後來,鄭家後人四散,大屋日久失修,政府於2001年7月接管後,開始按原貌修復,並於2010年對外開放。鄭家大屋是一院落式大宅,以青磚為主要建築材料,主入口與主建築群分離,大門簷壁上有中式壁畫,門廊牆身上設有神龕,而天花則設有西式泥塑圖案裝飾,而主建築群各房區的大門入口,又與大宅入口不在同一方向,但都在同一直線上,與傳統中國民居建築風格有別。大屋體現中西結合的特色。除了在中式建築手法中常見的結構、建築材料、彩繪、趟攏門等外,室內天花、門楣窗楣、外牆抹灰等均體現出西方的建築手法。大屋的主建築為兩座傳統廣東式住宅,設「餘慶堂」和「積善堂」,其中餘慶堂為鄭氏家族的主屋,門口掛有「通奉第」牌匾,兩側對聯「前臨鏡海」和「後枕蓮峰」,概括了大屋選址時背山面海的環境格局。大屋另有文昌廳,為昔日鄭氏族人讀書的地方,廳堂外廊設圓形月門通向一個以碎石鋪砌而成的大花園。

bulb

趟攏門

趟攏門是嶺南地區平常老百姓家裏最普通的生活陳設。趟,在粵語的文字解釋中有滑動着推的意思;趟攏是水平方向走動的柵欄式拉門,下部裝有滑輪,後部裝有豎插鎖和小銅鈴。

30020ph013
鄭家大屋是鄭觀應的故居,由其父親鄭文瑞籌建
30020ph013

崗頂劇院

崗頂劇院原稱伯多祿五世劇院,於1860年開始動工,並於1873年加建現時的正立面。劇院為中國第一所西式劇院,供戲劇及音樂會演出之用,也是當年葡人社群舉行重要活動的場所,華人社群稱之為「崗頂波樓」。劇院大樓位於崗頂前地,建築長41.5米,寬22米,中式坡屋頂之屋脊高為12米,屋簷高為7.5米。劇院的建築設計,糅合中國和新古典希臘復興風格,正立面為一面寬15.7米的羅馬圓拱式門廊,門廊頂端以三角形山花收結,其下則由四組愛奧尼柱式倚柱組成的三個券洞,券洞寬約3米,而八條倚柱均長約6米,山花及柱子上裝飾較為簡單。劇院頂部則為中式屋脊,內部呈希臘式劇院格局。

30020ph014
崗頂劇院原稱伯多祿五世劇院
30020ph014

何東圖書館大樓

何東圖書館大樓建於清光緒二十年(1894年)之前,原為葡人府邸,後來香港富商何東於1918年購入大樓,作為夏天來澳門消暑的別墅。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日軍佔據香港,期間何東在此定居。1955年何東逝世後,後人依照遺囑,將大樓和港幣25,000元贈予澳門行政當局,作開設公共圖書館和購買圖書之用。1958年,圖書館正式對外開放,名為「何東藏書樓」。現時何東圖書館由新舊大樓兩部分組成,新大樓於2006年啟用,設有閱覽座位約547個,藏書量超過10萬冊,是澳門目前最大的公共圖書館,也是澳門第一座園林式圖書館。位於舊大樓二樓的「何東藏書樓」,收藏中文古籍約四千多冊,當中有明嘉靖年間的中國文史典籍,包括近代著名藏書家劉承幹「嘉業堂」舊藏典籍16種。

30020ph015
何東圖書館大樓建於清光緒二十年之前,原為葡人府邸
30020ph015

民政總署大樓

民政總署大樓的所在地,原本為「議事亭」,屬中式建築。具有南歐建築風格的大樓於1784年居澳葡人購得該地段後開始修建,至1874年重修時形成今天的規模。大樓樓高兩層,地下通往後院樓梯上方有「天主之名之城澳門,僅此為忠貞者」的標語,為1642年葡萄牙國王約翰四世對居澳葡人自治機構議事會的嘉許。大堂周圍鑲嵌有「關閘門」的中文牌匾,以及從仁慈堂的舊聖堂(現已拆卸)移植過來的石碑和石刻等,左右兩側現分別為紀念品店和展覽廳。大樓的二樓有一座大禮堂,舉凡澳門市政廳的會議和儀式,都會在此舉行。大禮堂的右側,尚供奉聖洗者若翰聖像,以紀念1622年6月24日,及聖約翰日當天,居澳葡人擊退荷蘭進犯。除了大禮堂外,二樓還設有一座圖書館。該圖書館於1929年啟用,以葡萄牙瑪弗拉修道院的圖書館為設計藍本,專門收藏十七世紀至二十世紀五十年代的外文古籍,特別是葡萄牙在非洲及遠東的歷史文獻,其中不乏珍品。

30020ph016
民政總署大樓
30020ph016

三街會館

三街會館位於澳門議事亭前地左側,公局新市南街和西街交界,其建造年份已不可考,但目前規模的雛形應在清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開始形成,後幾經重修,至道光十五年(1835年)左右,規模才完全確定。三街會館所在地為澳門的商業中心區,「三街」指營地大街、關前街和草堆街,商人過去多於廟宇議事,例如媽閣廟、蓮峰廟等,但因兩廟位置遠離市中心,往來不便,於是在三街附近專設會館,除讓商人洽談貨品交易外,亦有平抑物價、協調競爭的功能,大概有中國傳統「行會」的身影。三街會館供奉關帝,故又稱「關帝廟」。在會館仍發揮功能的時候,關帝廟只是會館的從屬部分,現因會館功能消失,使關帝廟成為今天本建築的主要功能。三街會館亦為澳門鮮魚行總會每年一度舉辦的舞醉龍巡遊的起點。

30020ph017
三街會館供奉關帝,故又稱「關帝廟」
30020ph017

大堂巷七號住宅

大堂巷七號住宅,俗稱「盧家大屋」,又名「金玉堂」,為澳門著名商人盧華紹(盧九)家族的舊居,約於清光緒十五年(1889 年)落成。盧家大屋是用厚青磚建造的中式兩層建築,乃一座具有典型嶺南風格的中式大宅。大屋為三開間三進上下兩層的格局,包括廳、房、廚房、雜物房、天井等。建築內布置多個天井,便於通風和採光,整個中軸線上的空間通透,但有屏風隔斷。內部融合中西方裝飾材料和手法,既有粵中地區常見的磚雕、灰塑、橫披、掛落、蠔殼窗,又有西式的假天花、滿州窗、鑄鐵欄杆,兩種特色裝飾共冶一爐,饒有趣味,是澳門少數保存較為完整的中式民居建築。

30020ph018
大堂巷七號住宅,俗稱「盧家大屋」,又名「金玉堂」
30020ph018

哪吒廟

澳門有兩座哪吒廟,一座位於大三巴牌坊後面,另一座位於大炮台山下。被列入為「澳門歷史城區」建築群的是大三巴哪吒廟。這哪吒廟建於清光緒二十四年(1898年),1901年改建,廟內供奉哪吒。據說,當時興建此廟,是為了祈求哪吒保佑當地能度過瘟疫。哪吒廟的建築風格有別於傳統的中式廟宇,其內不設天井,且門廳與正殿相連,整座建築顯得簡約平實。負責管理該廟的大三巴哪吒廟值理會,每年均舉行恭祝哪吒太子寶誕活動。當局曾於1995年和2000年維修該廟,包括清洗和修補廟頂、清洗和粉飾牆壁和裝飾物,又更換部分朽壞的木構件。2013年3月,儲存於廟內的祭祀物品生火,幸未波及主殿。

30020ph019
大三巴哪吒廟被列入為「澳門歷史城區」建築
30020ph019

舊城牆遺址

葡人據居澳門後,曾多次發起修建城牆,最早可追溯至明隆慶三年(1569年),但因中國方面反對,屢建屢拆。至1632年,葡人以抵禦荷蘭人入侵為理由,再次在其聚居地的北面修建城牆和炮台。現時的舊城牆遺址,就是當時修建城牆的一部分。舊城牆遺址位於大三巴牌坊後面,哪吒廟側,長18.5米,高5.6米,寬1米多。牆體以泥砂、細石、稻草再摻合蠔殼粉逐層壓實成夯土而成。牆身開有一個券洞,通往茨林圍。除了上述的舊城牆遺址內,位於東望洋山腰的東望洋新街和加思欄後新馬路一帶,也可發現舊城牆的蹤影,但這些未被列入為澳門歷史城區內的建築群。

30020ph020
舊城牆遺址位於大三巴牌坊後面,是當年為抵禦荷蘭人入侵而建
30020ph020

大炮台

大炮台由耶穌會會士於1617年開始興建,至1626年建成,名為「聖保祿炮台」,但華人多稱之為「大炮台」,位處於早年澳門葡人聚居地中的防禦核心,自1623年至1740年間,為城防司令和澳門總督的住所。炮台早年除了有火藥儲存庫外,還有塔樓、營房、水池和軍需庫。軍需庫的儲備,更可應付長達兩年的包圍。大炮台一直是軍事禁區,直到1966年氣象台遷入原營房位置後,開放為遊覽區。當局曾於1990年代三次大規模修葺大炮台的牆身。由於有關工程僅限於必須的修繕,故大炮台的結構保存完好。氣象台在遷往澳門國際機場旁邊的大潭山後,原址於1996年9月起改建為澳門博物館,於1998年落成啟用。大炮台的格局呈不規則四邊形,牆身以夯土砌建,並以蠔殼粉末作灰泥批盪。炮台可架設32門大炮,面向南灣海傍的東南牆,兩角設有碉堡;而面向中國大陸的西北牆,牆身較矮,不設炮口,有向中國示好之意。

30020ph021
大炮台的入口左側的牆身有一幅以葡文寫成的標語,意為:「立正!注意!回想一下我們民族漂亮的歷史。抬起頭來,驕傲地進去吧,因為你就是這個民族的兵士。」
30020ph021

東方基金會會址

東方基金會會址的建築物,原為白鴿巢公園的一部分,1885年經澳葡當局收購後,曾長期作為賈梅士博物館(今澳門藝術博物館)的所在地。1990年代,總部設在葡萄牙的東方基金會購入該建築作為其於澳門的辦公地點。會址的建築原為兩層,經當局大修後,改為一層,另設半地下室。建築設計經過大修後亦得到簡化,內部裝修改為適合展覽空間使用。建築的外牆為白粉刷,至於隅石、窗線、女兒牆等細節,原為綠色,在東方基金會購入後改為粉紅色。此外,建築物前原為花壇,同樣在東方基金會購入後改為水池。

30020ph022
會址的建築原為兩層,經當局大修後,改為一層,另設半地下室
30020ph022

東望洋炮台

東望洋炮台是早年葡人據居澳門修築的防禦工事的一部分,於1622年開始修建,至1638年完成。建有哨房、火藥庫、樓塔等,同時建有聖母雪地殿堂,供奉雪地聖母。除了炮台和聖堂外,還築有東望洋燈塔。此燈塔為澳門三座燈塔的第一座,建成於1864年,翌年啟用,為中國海岸第一座現代燈塔,其所在地理位置的座標值亦為澳門在世界地圖上的地理定位。東望洋燈塔曾於1874年因甲戌風災而停用,直到1910年重新啟用至今。燈塔設置的巨型射燈,光射程達16浬,為澳門三座燈塔中光射程最遠的一座。炮台另設有懸掛風球訊號的高塔,每當颱風或季候風影響澳門,當值人員在收到地球物理暨氣象局的通知後,會將放置在炮台入口的風球升掛至高塔,讓遠處的船隻和陸地居民能知悉當下的天氣狀況。

30020ph023
東望洋炮台是早年葡人據居澳門修築的防禦工事的一部分
30020ph023
作者:
上載日期:
2021年01月21日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