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为何开平“盛产”碉楼?

30039ph002
广东开平乡村夕照
30039ph002

碉楼,又称炮楼,指供观察、射击、驻兵用的突出于地面的多层塔楼式建筑,多为土夯、砖石或混凝土结构,造型简单,有圆形、方形、多角形等形状,并在中国广东开平一带最为常见。在2007年6月28日,联合国第31届世界遗产大会上将“开平碉楼与古村落”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世界遗产大会对其评述为“展现了中西建筑艺术和装饰形式复杂而灿烂的融合,代表了近五个世纪塔楼建筑的巅峰。”

 

开平碉楼特指在珠江三角洲五邑地区一种集防卫、居住于一体的多层塔楼式建筑群,是在特定历史地理环境下,融中西建筑艺术于一体的华侨乡土建筑,也是地域性历史文化在建筑上的反映,是特定历史时期中国移民文化与不同族群之间,文化相互影响、交融、促进人类共同发展的最具说服力的历史见证,突出体现了中国华侨与民众主动接受西方文化的历程。

30039ph001
广东江门开平自力村,从左至右为叶生居庐、铭石楼、逸农庐、振安楼
30039ph001

开平碉楼鼎盛于二十世纪初,最高峰时达三千多座。自明朝(1368—1644年)以来,开平因位于新会、台山、恩平、新兴四县之间,为“四不管”之地,土匪猖獗,社会治安混乱。清朝顺治六年(1649年),开平设县,目的之一就是“开通敉平”,加强治安管理。鸦片战争以后,开平一带人口增长迅速,地少人多,谋生艰难,清朝宣统《开平县乡土志》载:“地不足以容人,迩来地狭人稠,所谓天然物产者,不足以赡其家”。开平全县占总户数百分之五的地主阶级,却拥有百分之七十的土地,而占总户数百分之六十的贫苦农民,占全县土地不到百分之九。残酷如削骨刀的地租,百分之百利息的高利贷,数不清的苛捐杂税,使农民受于“一穷二饿三抽丁,四走五乞六卖田,七丢孩儿八吊颈,九受压迫十分凄凉”的悲惨境地。在家无田耕,走投无路的贫苦农民,一旦听说“金山好捞”,穷则思变,“一时间父携其子、兄挈其弟、几于无家无之”,一批又一批地远涉重洋到异域找出路。旅居海外的开平籍华侨分布在全球多国,以旅居北美居多。

30039ph003
开平碉楼很多窗门是铁板做的,以防盗匪
30039ph003

由于开平地势一马平川,无险可守,侨眷、归侨生活又相对优裕,故土匪集中在开平一带作案。仅1912至1930年间,较大的匪劫事件约有71宗,杀百余人,掳耕牛二百十一余头,掠夺其他财物无数,并曾3次攻陷县城苍城,连县长朱建章也被掳去,导致稍有风吹草动,人们就收拾金银细软,四处躲避。华侨回乡,常常不敢在家里住宿,而到墟镇或亲戚家去,且经常变换住宿地点,否则即有家破人亡之虞。因为侨乡较早引进西式教育,读得起的多为侨生和富家子弟。从1912至1926年这14年内,匪劫学校达8次,掳教师、学生百余人。1922年12月众匪在赤坎镇打劫开平县立中学后,途径鹰村时,被旅美华侨关宏裔刚建的宏裔楼值勤联防队员发现,联防队员敲响了报警的铜锣,摇响了警报器,朝土匪开枪射击。在闻讯赶来的村民和联防队的围追堵截下,土匪慌忙扔下“绑票”,狼狈逃窜。乡团救回校长及学生,活捉土匪11人。此事轰动全县,海外华侨闻讯十分惊喜,觉得碉楼在防范“走贼”中起了作用,纷纷节衣缩食,集资汇回家乡建碉楼。

30039ph004
自力村村后带有“燕子窝”、铁门和铁窗的养闲别墅
30039ph004

十九世纪末到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末,旅美、旅加华工汇回开平的侨汇明显增加。1900至1931年,开平共建造碉楼1,648座,占总数的89.9%;其中1921至1931年共建造碉楼940座,占总数的51.2%。开平碉楼群形成的时期,正是美国、加拿大等国家排华浪潮高涨时期。华侨抱着“叶落归根”的思想,把侨居地看作是他乡。他们寄回大部分血汗金钱赡养家眷,殚心积虑地经营家人和自己年老归乡的家园。1943至1949年,由于美、加两国放松对华移民的限制,而中国大陆战乱频繁,愈来愈多的农民和侨眷移民美、加,碉楼的建设急剧减少。根据开平市普查资料显示,1943至1949年,开平仅建造碉楼7座,占总数的0.3%。最后兴建的一座碉楼──赤坎镇新塘村健庐,建于1949年,始建人为旅美华侨关崇健。

30039ph005
五邑侨乡雕塑──“金山伯”回家乡
30039ph005
作者:
上载日期:
2021年01月20日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