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三清山因何被誉为道教建筑的露天博物馆?

30071ph032
远眺三清宫
30071ph032

三清山的二百三十余处人文景观,虽然种类多样,但却是杂而不乱,构思精巧,整体规划体现了道教建筑的一般性和宗族家庙的特殊特征。具体来说,就是以三清宫为一个中心,前后二殿象征阴阳二极。同时,以天一水池为起点,经风门、天门、丹炉、九天应元府直至玉京峰构成一条纵长两公里的三清山道教宫观建筑的中轴线,围绕三清宫中心和南北中轴线各部景物向周围辐射。这种构建方式不同于大多数其他宫观寺庙的田字或井字结构,而是暗合了八卦图式的环形结构。

 

八卦图式建筑

八卦图式出于《周易》(即《易经》),是传统经典之一,相传是周文王姬昌所作,内容包括《经》和《传》两个部分。《经》主要是六十四卦和三百八十四爻,卦和爻各有说明(卦辞、爻辞),作为占卜之用。八卦的专案组合,可代表各种自然现象或动态,分别为“天、地、水、火、雷、风、山、泽”,卦名则称“干、坤、坎、离、震、巽、艮、兑”。《周易》没有提出阴阳与太极等概念,讲阴阳与太极的是被道家与阴阳家所影响的《易传》。三清宫也是按《周易》的风水学选址,在玉京峰北面,位于一块山顶盆地上的龟形岩上,依山傍水,避风向阳。以三清宫为中心,四面八方的景物也是按《周易》八卦方位排列。

 

三清宫背倚九龙山,门朝北斗紫微星,就实而向虚,东为龙首山,应左青龙之象;西为虎头岩,应白虎之象,前为紫烟石,应朱雀之象;后为万松林,应玄武之象。游览三清宫时,不难发现三清宫中只有少量如三清宫、天门、詹碧云墓、王祜墓等具有真实自身功能的建筑,真实的墓,墓中有人。宫殿也是真实的,宫中祭祀神祇。而风雷塔、纠察府、九天应元府一般都不超过2米高,属微型建筑,规制都很小,这些建筑舍弃了自身应有的功能,而仅以符号的形式存在。这些龙虎殿、纠察府都失去了殿、府的功能意义,而只发挥其象征性的符号意义,这是三清山道教建筑极为特别的一点,也是最容易被忽略的地方。这种符号意义也使得世人更好地从其符号形式中探求所沉淀的内容,才能发现三清宫整体布局所包含的八卦图式。

 

三清宫

三清宫建筑群是建于龟形岩上的天然山顶盆地,海拔1532.8米,是整个三清山人文景观的中心。三清宫道教建筑始于南宋孝宗干道年间,德兴皈大乡人王霖捐资营建殿宇,经数百年而荒芜;明景泰年间,族人王祜兄弟偕族中长者重整旧址,重新建设三清山的道教建筑。三清山道教属于全真教,全真教主张道、释、儒三教合一。明代王祜主持修建,凤阳府滁州詹碧云担任“设计师”,亲自规划布局,将自然景观与道家理念天人合一,融伏羲先天八卦和文王后天八卦于福地,移天宫北斗七星图式于三清,在三清福地辍点命景,浮雕、石刻,兴建起了龙虎殿、纠察府、演教殿、九天应元府、詹碧云藏竹之所、天门华表、天门门坊、风雷塔、古丹井、众妙千步门、冲虚百步门等众多建筑,并重新选址在九龙山口的龟背石上改三清观建为三清宫,又在三清宫前建了座三清宫牌坊。三清福地将极具神秘色彩的道教建筑体系和皇陵建筑体系合二为一,成为了真正的仙山福地、人间仙境。

30071ph033
三清宫
30071ph033

少华福地

少华福地,即三清宫的要隘天门,坐落于西面的天门峰与东面的灵龟峰之间,是三清山中心的门户,也是三清山腹地宫观建筑群的入口。立于天门,仰观玉京三峰,高不可攀,崖壁陡峭。天门东西宽7米,南北长12米。天门两侧设有门神庙,相对而立。庙南有石刻牌坊一座,宽2.6米,高3.6米,花岗岩石柱上刻有抱鼓石一对。牌坊前中正设有香炉和石磬,石香炉造型外方内圆,宽1.1米,高1.45米,长方形,四足兽。一对华表立于其前方3米处,华表高4.15米,两华表之间宽5.6米。华表顶蹲坐一只“狻猊”,原本是一对两只,如今现存只有一只。这样的整体布局形成了天门一景,前座牌坊额枋上写着“少华福地”,两边刻有一副对联,上联:“少华云涛卷四海之福地”,下联:“香炉紫烟凝三境之灵坛”。少华福地整体非常完整,体现了中国建筑的中和之美。天门两侧被苍劲古松环绕,更加显得古朴典雅,令人清心静气,心旷神怡。

 

三清山三塔

“塔”不是中国固有的建筑形式,是随着佛教的传入而出现的一种新的建筑类型。佛教源于印度,塔也是从印度传来。三清山三塔分别位于汾水至风门中间的庆云岭西华台、三清宫西部的飞仙台,以及三清宫东部龙虎殿北悬崖上的风雷塔。这三座塔都是按照印度的窣堵坡,又结合中国南方建筑的特点而建成的。三塔全部是石头建成,无论是塔的外形质感,还是塔的名字,都给人一种庄严肃穆的感觉。这些塔与周围的古松形成了一种呼应,使整个景色在颜色和构图上都无可挑剔。

bulb

窣堵坡

窣堵坡,是源于印度的塔的一种形式,在印度、巴基斯坦、尼泊尔等南亚国家及东南亚国家比较普遍。印度的窣堵坡原是埋葬佛祖释迦牟尼火化后留下的舍利的佛教建筑,窣堵坡就是坟冢的意思。开始为纪念佛祖释迦牟尼,在佛出生、涅槃的地方都要建塔,随着佛教在各地的发展,在佛教盛行的地方也建起很多塔,争相供奉佛舍利。后来塔也成为高僧圆寂后埋藏舍利的建筑。

30071ph034
龙虎殿
30071ph034

三清山要道关隘

三清山作为道教名山,不仅有着悠久的历史,其地形地貌也是易守难攻。想要进入三清山的中心三清福地,有三道必经的山门。这三道山门不仅为三清山起到了隔离保护的屏障作用,还兼具道教文化内涵的象征意义。三清山的第一座山门是风门,其形为三座门的样式,意为一进三门,堪破三界;第二座山门是众妙千步门,意为玄之又玄,众妙之门;第三座是冲虚百步门,意为“玄自冲虚,仡尔养真”。这三座山门每座间相距不过数百米,皆明代为花岗岩石拱门,造型古朴静美,与周围的风景融为一体,使人在领略建筑精美的同时,更容易感受道教的玄妙。

30071ph035
冲虚百步门
30071ph035

超凡轻灵的桥梁

三清山的人文建筑中,最可以体现道教空灵脱俗意境的,莫过于那些点缀于涧旁水上形态轻巧的桥梁。三清山中的桥各式各样,有步云桥、扬清桥、清都吊桥、流霞桥、渡仙桥、泻玉桥。这些石桥、吊桥有镶嵌岩壁的,有横跨溪涧的,有悬空吊挂的,但却有一个共同性,就是名字以及四周的风景都会传达出道教文化内涵,如“流霞”、“步云”、“渡仙”等名字传达出一种道教缥缈高蹈的情志。游人漫步于这些石桥上,两旁是奇峰怪石,古木参天,耳边是桥下的溪流声,让人内心清净闲淡。

30071ph036
渡仙桥
30071ph036
作者:
上载日期:
2021年01月07日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