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0218phn002_01
圣保禄教堂因火警只剩下这前壁(图片提供:Shutterstock)
0218phn002_01

澳门各处都可以见到中欧文化交流的特色,如弥漫着迷人的南欧陆情调的天主教教堂,其中最具特色的包括圣道明教堂(即板樟堂)、圣保禄教堂(大三巴牌坊)、风顺堂等。澳门虽受葡人管治数百年,但华人始终占人口百分之九十以上,因此一般市民的信仰,十九仍奉儒释道教,因而澳门各区均建有庙宇禅林,其中更不少成为澳门的名胜古迹。

 

圣保禄教堂(大三巴牌坊)

圣保禄教堂(St. Paul's Church),是揉合了欧洲文艺复兴时期与东方建筑的风格而建成,中西合璧,雕工精美,单是前壁的造价,在三百年前已达三万两银。牌坊顶层是一个高高在上的十字架,下分三层,上层有鸽型圣像;圣像下是圣母像;再下是圣保禄像;左右围以天神石像六座,左侧一龙头上有小型圣母像,右侧一帆船上亦有小型圣母像,其余尚有圣人铜像四座。1990年至1995年间,前澳葡政府在昔日圣堂的地点上做了维修,并在相信是圣保禄学院创办人范礼安神父(Father Alexander Valignano)的墓地上建成了一个天主教艺术博物馆。馆内安放了日本和越南殉教者们的遗骨,还收藏了澳门各教堂和修院具代表性的画作、雕塑和礼仪用品。

bulb

圣保禄教堂

圣保禄教堂似乎跟火结下了不解之缘,教堂曾发生三次大火,屡焚屡建。而在1835年1月26日黄昏所发生的大火,几乎把整座教堂付诸一炬,幸好前壁仍能保存屹立,成为今日的大三巴牌坊。

0218ph013
大三巴牌坊旧貌
0218ph013

圣老楞佐堂(风顺堂)

圣老楞佐堂(St. Lawrence's Church)位于风顺堂街,又名风顺堂、风信堂、海神庙,是澳门三大古老教堂之一。因堂内主祀的圣老楞佐是天主教中的海神,往日澳门葡人的帆船出海,都需要视风信而定行止,因而得名。风顺堂矗立高台上,主体建筑两侧,钟楼对峙,庄严伟奇。该堂大约建于1558年至1560年间,属耶稣会所,教堂初时仅是一所简陋的木屋,真正奠定今日规模的是1618年第一次重修。其后经过1803、1846、1892年的几次重修,外形内观,都没有什么明显的改动。教堂内陈设古典雅致,气派华丽,具有东方艺术色彩。

bulb

澳门三大古老教堂

澳门三大古老教堂分别是圣老楞佐堂(风顺堂)St. Lawrence's Church、圣安多尼堂(花王堂)St. Anthony及圣拉匝禄堂(望德圣母堂)St. Lazarus。

0218phn003_01
圣老楞佐堂(图片提供:Shutterstock)
0218phn003_01

圣道明教堂(玫瑰圣母堂)

圣道明教堂(St. Dominic's Church)位于板樟堂街,由道明会的西班牙籍教士在明万历十五年(1587年)创建。当时教堂由木板和土砖建成,因此华人称它为板樟堂。1828年,教堂重建,一改旧貌,成为一座揉合了十八世纪欧洲巴罗克式和澳门本地建筑特色的建筑物。因堂内供奉葡人最崇拜的花地玛圣母,故又称“玫瑰圣母堂”。每年的5月13日,澳门天主教徒都参与一年一度的花地玛圣母游行,典礼一般在下午六时后开始。信徒在圣道明教堂参拜弥撒,接着将花地玛圣母圣像从教堂的小祭坛处移入一座轿内,上街游行,经过主教座堂,南湾大马路上西望洋山主教府举行弥撒,最后把圣母圣像显示给山下市民瞻仰来结束礼仪。1994年,前澳葡政府拨出一千一百万澳币修护和翻新教堂,并将在教堂内古旧的橱柜内找出的许多圣像、礼仪用品和祭衣,陈列于教堂三楼钟楼的圣物宝库里,供市民游客参观。

0218phn004_01
圣道明教堂(图片提供:Shutterstock)
0218phn004_01

妈阁庙

妈阁庙是澳门现存庙宇中有实物可考的最古老的庙宇,也是澳门文物中原建筑物保存至今时间最长的。这庙位于妈阁山西面山腰上,创建年份至今未有定论,但大部分学者都肯定在葡萄牙人定居澳门前,此处已有供奉妈祖的庙宇。早期称娘妈庙、天妃庙或海觉寺;后定名“妈祖阁”,华人俗称“妈阁庙”。妈阁庙包括“神山第一”殿、正觉禅林、弘仁殿、观音阁等建筑物。现时庙内有实物可考的建筑物是“神山第一”殿。该殿供奉天后,创建于明万历三十三年(1605年),明崇祯二年(1629年)及清道光八年(1828年)两度重修,其门口石横梁至今仍存创建时的石刻。

0218phn005_01
妈阁庙(图片提供:Shutterstock)
0218phn005_01

关帝庙

关帝庙位于新马路中段的营地街市附近,前身原本是营地大街、草堆街与关前街三街的商人会馆,所以有“三街会馆”之名。三街会馆始建于何时,今日已不可考,其重修碑记载第一次重修是在清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按此则三街会馆至少有二百年以上的历史。据说过去澳门的商业活动只局限于三街内,为了联络商户之间的感情,团结力量,有人牵头组建会馆,以资联络沟通。由于当时澳门的商业局限于三街内活动,而经营者又是社会名流,日子一久,三街会馆不但成为了商业中心,还成为了澳门华人的一个议事场所,当时的澳葡政府也以会馆作为联系华人的唯一机关。因为商人也重道义,崇奉关帝,故此公所内供奉关帝神位,后来会馆慢慢演变成为今日的关帝庙,庙宇左侧的建筑物就是以前的会所楼宇。今天的关帝庙坐南向西,藏身在市区巍峨的建筑物之中,别有风致。庙内两旁排列着多种银质的古代武器,为市内其他庙宇所无。庙内除了供奉关帝外,还立有财帛星君与太岁的神位。

 

莲峰庙

莲峰庙位于提督马路,是澳门著名禅院之一,建于明朝,距今已有近四百年历史,占地辽阔,古树婆娑。相传庙宇初建时,本是一间废祠,后经过多次改建和重修,才奠定今日的规模。莲峰庙由天后殿、观音殿、武帝殿和仁寿殿组成。1839年,两广总督林则徐被任命为钦差大臣,坚决实行禁绝鸦片措施,在虎门销毁二百多斤鸦片。由于当时澳门是鸦片集散地,林则徐遂于同年七月来澳巡视,并于天后殿前天阶的亭台,会见葡萄牙官员,亭台今日仍旧保存。屋檐后悬有一“心”字匾额,寓公正判案之意,因为亭台昔日亦是中国官员来澳审案的地方。

0218ph014
莲峰庙
0218ph014

观音堂(普济禅院)

观音堂位于美副将大马路,又称普济禅院,是澳门三大禅院中规模宏大、历史悠久、占地广阔、建筑雄伟的一家。观音堂创建于明朝天启七年(1627年),庙貌巍峨,香火鼎盛。禅院的首座是大雄宝殿,次殿是长寿佛殿,后座正殿是观音殿,院后还有广阔幽深的后花园。观音堂之所以闻名,其中一个原因是中美望厦条约正是在观音堂后山签约。现在庙内还留有据说是签署条约的石桌,石桌中间有界线的痕迹,以表示中美双方,石桌旁还立有碑石,以志其事。此外,观音堂刚创建时,著名的大汕大师(石濂)曾任其主持,这位大师周游各地,以宣传反清复明为己任,最终被清政府逮捕入狱,在定罪递解回原籍九江的途中死去。

 

包公庙

包公庙位于福庆街,邻近镜湖医院,建于清光绪十五年(1889年)。当年澳门瘟疫流行,居民迷信为鬼怪作祟,于是从佛山请来包公神像坐镇三巴门,后来疫情大减,居民相信是神灵镇压了妖邪,就建庙供奉包公。该庙于1989年重修时,意外发现隐蔽多年的南山庙,现在两庙相连。南山庙供奉的钟馗,不知何故被封闭,且已被封了至少七十年。南山庙约建于光绪乙未年(1895年),比包公庙晚了六年。

作者:
上载日期:
2021年01月05日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