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新疆维吾尔木卡姆艺术

30021phn001_01
30021phn001_01

新疆维吾尔木卡姆艺术是流传于中国新疆各维吾尔族聚居区的各种“木卡姆”的总称,是集歌、舞、乐于一体的大型综合艺术形式。维吾尔木卡姆源于维吾尔人的社会生活,是维吾尔传统文化的杰出代表,是用独特形式反映维吾尔人生活习俗和精神风貌的百科全书”,体现并传承着民族传统文化,是新疆维吾尔乐舞艺术的最高体现。2005年,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纳入为“人类口述与非物质文化遗产”。

 

载歌载舞,就是维吾尔木卡姆最重要的特色。维吾尔木卡姆舞蹈技巧丰富多样,集体舞的队形组合、步伐步态,双人舞中的摇肩动颈、闪转腾挪,单人独舞中的叼花、顶碗、模拟动物等,形态各异,变化层出不穷。

 

维吾尔木卡姆音乐上的特征是多种律制、调式、节奏、节拍并存,曲式庞大,结构复杂。其中既有板式变化,又有曲牌联缀,显现出与中原音乐文化的密切联系。乐队组合的多种形式,体现在新疆各地的木卡姆艺术中,既有弓弦乐器主奏,也有弹拨乐器主奏,更衍生出吹奏乐器主奏的多种乐队样式。主奏乐器萨它尔、艾捷克、弹布尔、都它尔等,形制奇谲,装饰细腻,音响迷人,极具地方和民族特色。乐器的演奏技巧,吟抹弹挑,繁音急节,加上技艺高超的艺人们的刻意变奏加花,产生出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在维吾尔族民间,各种木卡姆的表演场合首推形形色色的麦西热甫。“麦西热甫”一词源自阿拉伯语,原意为“聚会”、“场所”,现在维吾尔族民间专门用来称谓群众的娱乐聚会。

 

流传于新疆各地的维吾尔木卡姆多元一体,既有共性,又有不同地方的差异性,形成了不同的样式。根据流传地不同和形态的差异,可分为《十二木卡姆》、《刀郎木卡姆》、《吐鲁番木卡姆》和《哈密木卡姆》四个地方版本。

 

《十二木卡姆》是维吾尔木卡姆的主要代表,流传于新疆南部的喀什、和田、阿克苏地区和新疆北部的伊犁地区。

 

《刀郎木卡姆》主要流传在“刀郎地区”,即塔里木盆地西、北缘的叶尔羌河至塔里木河两岸,以喀什地区的麦盖提县、巴楚县和阿克苏地区的阿瓦提县为中心。

 

《吐鲁番木卡姆》主要流传在新疆东部吐鲁番地区的吐鲁番市、鄯善县和托克逊县。

 

《哈密木卡姆》主要流传在地处新疆东大门的哈密地区的哈密市和伊吾县。

 

自新疆维吾尔木卡姆艺术获列入“人类口述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以来,国家和地方政府分别确认、命名了国家、省、地州和县四级代表传承人,总数达二百余人。各级政府对木卡姆传承人都给予定量资助和生活补助,缓解其困难,帮助他们演出、教学和传承活动。国家和自治区两级政府以及各地、县财政投入用于木卡姆传承保护经费已累计3,450余万元。

作者:
上载日期:
2020年12月11日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