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格萨尔》说唱艺人的类型

30006ph029
《格萨尔》说唱艺人凭借个人不同的能力而有所分别
30006ph029

托梦艺人

藏语称作“包仲”(Vbab-sgrung)。“包”意为降落、产生,“包仲”,指通过做梦学会说唱格萨尔故事。这类艺人大多数说自己在青少年时代做过一两次神奇的梦,有的艺人甚至连续数日酣睡不醒,不断地做梦。梦中产生各种幻觉,仿佛亲眼看见或亲身经历格萨尔大王征战四方、降妖伏魔的英雄业绩。做梦以后,一般都要大病一场。病愈之后,突然像换了一个人般,神彩飞扬、才思敏捷,脑子里如同看电影似地不断出现格萨尔故事的画面,内心有一种抑制不住的激情和冲动,胸口感到憋闷,有一种强烈的愿望要讲《格萨尔》故事,不讲不痛快,不讲心里难受。一旦开口,如同大河奔流,滔滔不绝。扎巴、桑珠、玉梅、昂仁、才让旺堆、次仁多杰……一大批才华出众的说唱艺人都属于这类“托梦艺人”。

 

顿悟艺人

藏语称作“达朗仲”(Dag-snang)。“达朗”一词,尚未找到一个比较准确的词语来表达它的含义,在这里,暂且译作“顿悟”。按字面翻译,是忽然醒悟的意思。既是“忽然醒悟”,他们的记忆,他们所讲的故事,就是短暂和易逝的。这类艺人不像“托梦艺人”(包仲),能讲很多部,能长期讲下去。一般只能讲几部,有的只会讲一两部,而且只讲很短一段时间。这期间他能讲得有声有色,充满激情。过一些时候就不讲了。别人请他讲,也讲不出来,说没有灵性了。有的艺人在一个时期里讲得很好,很精彩,在另一个时期又讲不出来,像换了一个人似的。这类艺人的存在,更增加了说唱艺人的神秘色彩。

30006ph028
《格萨尔》说唱艺人
30006ph028

闻知艺人

藏语称作“蜕仲”(Thos-sgruung)。“蜕”,意为听、闻,即听别人说唱之后学会的。这类艺人一般只会讲一两部,或某些片断,如:“马赞”、“山赞”、“帽子赞”、“帐房赞”等等。他们大都承认自己没有得到神的启示,缘分浅,天赋差,是跟着别人学唱的。在《格萨尔》的说唱艺人当中,此类艺人人数较多,约占艺人总数的一半。

 

吟诵艺人

藏语称作“顿仲”(Don-sgrunng)。“顿”,即吟诵。他们都具有阅读藏文的能力,其诵读的依据多为群众中广泛流传的手抄本、木刻本。新中国成立以后,大量出版的铅印本《格萨尔》成为他们诵读的依据。他们在说唱内容上基本是千篇一律的,为了得到群众的喜爱,便在曲调上下工夫。“顿仲”除继承了史诗传统的说唱调式外,还汲取了藏族民歌曲调的精华,使史诗的说唱曲调更加丰富多样,趋于系统化。如在玉树地区,就有大约八十种不同的曲调流传。这类艺人有两个特点:一是识字,能看本子吟诵,离开本子便不会讲。二是嗓音比较好,吟诵时声音宏亮,抑扬顿挫,节奏鲜明。解放后在各地广播电台、电视台说唱的,大多是这类艺人。

30006ph027
说唱艺人那曲巴噶
30006ph027

藏宝艺人

藏语称作“贡德”(Dgongs-gter)。按字面翻译,即“心里藏着宝贝”。意思是说:这类艺人心里藏着宝贝——《格萨尔》故事,他们能挖掘“宝藏”,就像矿工从深山把宝藏挖掘出来一样。这“挖掘”的方法,就是按照自己的意念,将《格萨尔》故事书写出来。这种传承方式,与藏族的原始宗教苯教的“口传经文”、藏传佛教的“心间伏藏”相类似。按照他们的解释,神佛或先贤把经典传给有缘分的人(也可隔代传承),由于前世的“缘分”,一些人心里藏着经典(德),一旦得到上师的加持,开启“智慧之门”,就能源源不断地“挖掘”出来,书写成文。原康区的米旁活佛,传说就是一位著名的“心间伏藏”类的佛学大师。他著作甚丰,而且是一位少有的宗教界上层人士中研究《格萨尔》的专家。

 

圆光艺人

藏语叫“扎包”(Pra-phab)。圆光是苯教术语。神汉在降神或占卜时,看着铜镜,以观吉凶,谓之曰“圆光”。这一方法后来被艺人们运用到史诗的说唱上。讲述者当着听众面前,拿出一面铜镜,放在香案上,先念经祈祷,然后对着铜镜说唱,据说他能从铜镜看到格萨尔的全部活动。艺人们常常这么说:他自己并不懂《格萨尔》故事,只是把铜镜中显现的画面讲述给大家知。离开铜镜,什么也讲不出来。可是普通人去看那面铜镜,除了自己的身影,什么也看不到,只有“有缘分”的人,才能在铜镜内看到格萨尔大王的英姿和他降妖伏魔的动人场面。

30006ph030
铜镜
30006ph030

掘藏艺人

掘藏艺人,藏语叫“德顿”(Gter-don)。意为“挖掘格萨尔故事的人”。掘藏艺人挖掘、发现、编撰的《格萨尔》故事,称之为“德仲”。伏藏类经典和掘藏大师,苯、佛均有。据说,神佛显灵,或前辈大师将经典藏于深山岩洞,或其他十分隐秘的地方,以免失传,叫“伏藏”;把这些经典挖掘出来,叫“掘藏”。他们发现的《格萨尔》,叫“掘藏本《格萨尔》”——“德仲”(Gter-sgrung)。从事挖掘、编撰、抄录、刻印《格萨尔》故事的人,叫“掘藏艺人”。这类艺人最大的特点是有文化,有不少人还是僧侣(多数为宁玛派即红教派喇嘛),生活上不像说唱艺人那么贫穷。可以说是一些热心于《格萨尔》的文化人,是来自民间的搜集整理者。

上载日期:
2020年11月24日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