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30006phn003_01
30006phn003_01

《格萨尔》是迄今为止人类所拥有的篇幅最长、内容浩瀚的活态史诗传统,由中国藏族和蒙古族等民族共同创造,有一百二十多部,一百多万诗行,二千多万字,内容主要讲述格萨尔王的一生传奇,可分为三部分:格萨尔的氏族形成、英雄事迹、降魔神话。2009年,《格萨尔》史诗传统”获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从《格萨尔》产生、流传、演变和发展的过程来看,时间跨度非常之大,有一两千年之久;从藏族的社会形态来看,自原始社会末期的部落社会,氏族社会,经历奴隶主专政的奴隶制社会,到封建农奴制时代,直至进入现代社会,这部伟大的英雄史诗依然在辽阔的青藏高原广泛传唱。

 

《格萨尔》的主要形式是散韵结合,散文部分主要是介绍人和事,叙述故事情节,起承上启下的作用;唱词部分是史诗的主体部分,讲述格萨尔和他率领的英雄们降妖伏魔的故事。

 

一般史诗的结构,大体有两类:第一,以事件为中心;第二,以人物为中心。就总体结构来讲,《格萨尔》属于第二类;但具体分析各个部分,又以事件为中心。因此,这两种方法在《格萨尔》里兼而有之,形成了独特的结构方式。

 

《格萨尔》的第一个特点是全面及系统地反映了古代藏族先民对宇宙的认识,反映了他们的灵魂外寄和灵魂转世的观念。第二个特点是她独特的结构艺术。在长期的流传过程中,《格萨尔》出现了“分章本”和“分部本”两种形式。所谓“分章本”,就是在一个本子里,包括上面说的三个部分,从头讲到底。后来经过民间艺人加工创造,情节不断发展,内容、人物日益丰富,艺术上日趋成熟,其中某些部分就逐渐分离出去,独立成篇,也就是“分部本”了。

 

《格萨尔》的流传过程中,民间说唱艺人起着巨大的作用。据不完全统计,中国藏区至今有百多名《格萨尔》说唱艺人活跃在民间,大致可分为七类,分别为托梦艺人、顿悟艺人、闻知艺人、吟诵艺人、藏宝艺人、圆光艺人及掘藏艺人,当中以扎巴、桑珠、玉梅等最为著名。

 

为了加强说唱时的效果,加深对听众的艺术感染力,也为了招徕和吸引更多的听众,一些聪明的民间艺人就以《格萨尔》为题材,绘制人物画和“格萨尔故事”,说唱时把它们悬挂起来,边解释,边演唱,这就是有关《格萨尔》最早的“唐卡”画。久而久之,成为一种专门的类型,称作“仲唐”。

 

从上世纪五十年代以来,中国政府组织人力物力对《格萨尔》作了大规模的抢救、收集和整理工作。近二十多年来,中国《格萨尔》事业从资料的抢救整理、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到成果的出版以及对外学术交流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上载日期:
2020年11月24日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