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

《格薩爾》說唱藝人的類型

30006ph029
《格薩爾》說唱藝人憑藉個人不同的能力而有所分別
30006ph029

託夢藝人

藏語稱作「包仲」(Vbab-sgrung)。「包」意為降落、產生,「包仲」,指通過做夢學會說唱格薩爾故事。這類藝人大多數說自己在青少年時代做過一兩次神奇的夢,有的藝人甚至連續數日酣睡不醒,不斷地做夢。夢中產生各種幻覺,彷彿親眼看見或親身經歷格薩爾大王征戰四方、降妖伏魔的英雄業績。做夢以後,一般都要大病一場。病癒之後,突然像換了一個人般,神彩飛揚、才思敏捷,腦子裏如同看電影似地不斷出現格薩爾故事的畫面,內心有一種抑制不住的激情和衝動,胸口感到憋悶,有一種強烈的願望要講《格薩爾》故事,不講不痛快,不講心裏難受。一旦開口,如同大河奔流,滔滔不絕。扎巴、桑珠、玉梅、昂仁、才讓旺堆、次仁多傑……一大批才華出眾的說唱藝人都屬於這類「託夢藝人」。

 

頓悟藝人

藏語稱作「達朗仲」(Dag-snang)。「達朗」一詞,尚未找到一個比較準確的詞語來表達它的含義,在這裏,暫且譯作「頓悟」。按字面翻譯,是忽然醒悟的意思。既是「忽然醒悟」,他們的記憶,他們所講的故事,就是短暫和易逝的。這類藝人不像「託夢藝人」(包仲),能講很多部,能長期講下去。一般只能講幾部,有的只會講一兩部,而且只講很短一段時間。這期間他能講得有聲有色,充滿激情。過一些時候就不講了。別人請他講,也講不出來,說沒有靈性了。有的藝人在一個時期裏講得很好,很精彩,在另一個時期又講不出來,像換了一個人似的。這類藝人的存在,更增加了說唱藝人的神秘色彩。

30006ph028
《格薩爾》說唱藝人
30006ph028

聞知藝人

藏語稱作「蛻仲」(Thos-sgruung)。「蛻」,意為聽、聞,即聽別人說唱之後學會的。這類藝人一般只會講一兩部,或某些片斷,如:「馬贊」、「山贊」、「帽子贊」、「帳房贊」等等。他們大都承認自己沒有得到神的啟示,緣分淺,天賦差,是跟着別人學唱的。在《格薩爾》的說唱藝人當中,此類藝人人數較多,約佔藝人總數的一半。

 

吟誦藝人

藏語稱作「頓仲」(Don-sgrunng)。「頓」,即吟誦。他們都具有閱讀藏文的能力,其誦讀的依據多為群眾中廣泛流傳的手抄本、木刻本。新中國成立以後,大量出版的鉛印本《格薩爾》成為他們誦讀的依據。他們在說唱內容上基本是千篇一律的,為了得到群眾的喜愛,便在曲調上下工夫。「頓仲」除繼承了史詩傳統的說唱調式外,還汲取了藏族民歌曲調的精華,使史詩的說唱曲調更加豐富多樣,趨於系統化。如在玉樹地區,就有大約八十種不同的曲調流傳。這類藝人有兩個特點:一是識字,能看本子吟誦,離開本子便不會講。二是嗓音比較好,吟誦時聲音宏亮,抑揚頓挫,節奏鮮明。解放後在各地廣播電台、電視台說唱的,大多是這類藝人。

30006ph027
說唱藝人那曲巴噶
30006ph027

藏寶藝人

藏語稱作「貢德」(Dgongs-gter)。按字面翻譯,即「心裏藏着寶貝」。意思是說:這類藝人心裏藏着寶貝——《格薩爾》故事,他們能挖掘「寶藏」,就像礦工從深山把寶藏挖掘出來一樣。這「挖掘」的方法,就是按照自己的意念,將《格薩爾》故事書寫出來。這種傳承方式,與藏族的原始宗教苯教的「口傳經文」、藏傳佛教的「心間伏藏」相類似。按照他們的解釋,神佛或先賢把經典傳給有緣分的人(也可隔代傳承),由於前世的「緣分」,一些人心裏藏着經典(德),一旦得到上師的加持,開啟「智慧之門」,就能源源不斷地「挖掘」出來,書寫成文。原康區的米旁活佛,傳說就是一位著名的「心間伏藏」類的佛學大師。他著作甚豐,而且是一位少有的宗教界上層人士中研究《格薩爾》的專家。

 

圓光藝人

藏語叫「扎包」(Pra-phab)。圓光是苯教術語。神漢在降神或占卜時,看着銅鏡,以觀吉凶,謂之曰「圓光」。這一方法後來被藝人們運用到史詩的說唱上。講述者當着聽眾面前,拿出一面銅鏡,放在香案上,先念經祈禱,然後對着銅鏡說唱,據說他能從銅鏡看到格薩爾的全部活動。藝人們常常這麼說:他自己並不懂《格薩爾》故事,只是把銅鏡中顯現的畫面講述給大家知。離開銅鏡,甚麼也講不出來。可是普通人去看那面銅鏡,除了自己的身影,甚麼也看不到,只有「有緣分」的人,才能在銅鏡內看到格薩爾大王的英姿和他降妖伏魔的動人場面。

30006ph030
銅鏡
30006ph030

掘藏藝人

掘藏藝人,藏語叫「德頓」(Gter-don)。意為「挖掘格薩爾故事的人」。掘藏藝人挖掘、發現、編撰的《格薩爾》故事,稱之為「德仲」。伏藏類經典和掘藏大師,苯、佛均有。據說,神佛顯靈,或前輩大師將經典藏於深山岩洞,或其他十分隱秘的地方,以免失傳,叫「伏藏」;把這些經典挖掘出來,叫「掘藏」。他們發現的《格薩爾》,叫「掘藏本《格薩爾》」——「德仲」(Gter-sgrung)。從事挖掘、編撰、抄錄、刻印《格薩爾》故事的人,叫「掘藏藝人」。這類藝人最大的特點是有文化,有不少人還是僧侶(多數為寧瑪派即紅教派喇嘛),生活上不像說唱藝人那麼貧窮。可以說是一些熱心於《格薩爾》的文化人,是來自民間的搜集整理者。

上載日期:
2020年11月24日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