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汉代陵寝如何分布?

30027ph001
汉代帝陵前的石碑
30027ph001

汉代承接秦代,是中国历史上厚葬之风最盛行的时期,也是中国历史上帝王陵墓建设的第一个高峰。史料记载,按照西汉的制度,皇帝即位的第二年,就开始选派大臣、征召工匠隶役,大规模为自己修建陵墓。中国古代皇帝生前所造之陵,是为寿陵。汉代把修建寿陵作为一项国家大事,按例开支占全国赋税财政收入的三分之一。

 

在中国古代,夫妻合葬的传统源远流长,考古专家在史前大汶口文化中,已经发现夫妻合葬的墓葬。到了汉代夫妻合葬已蔚然成风,成为社会普遍的习俗。正所谓“凡夫妇以合葬为常”。而这也是汉代皇帝墓葬的常态,西汉十一帝陵,从汉高祖刘邦到平帝刘衎,无一不是合葬。《史记‧外戚世家》记载:“高祖陵在西,吕后陵在东。汉帝后同则为合葬,不合陵也。诸侯皆如此。”根据考古调查,西汉十一陵的确是帝后合葬,而除了长陵之外,其余陵墓均为同茔不同穴,某种意义上说实际上就是两座陵墓,后陵基本在帝陵的后侧。

bulb

大汶口文化

大汶口文化(距今6,300年至4,500年前)是中国黄河下游的新石器时代文化,主要分布以泰山地区为中心的山东中、南部以及江苏北部的淮北地区,晚期遗址的分布更广,东起黄海之滨,西到河南东部,北至渤海南岸,南及淮北,安徽北部、河南中部也有受到该文化影响的遗存发现。

bulb

音:﹝普﹞yíng;﹝粤﹞jing4,音“仍”。

义:坟墓,坟地。

自景帝阳陵开始,帝后各自建筑陵园。后陵多在帝陵之东,但也有少数例外,如茂陵李夫人、渭陵王皇后、安陵张皇后等。究其特殊原因,她们或因死时未立后位,或因生前受贬。通常,汉代后陵坟丘的形状一般与帝陵相同,只是规模较小,尤其到了西汉晚期这一差别更为显著。有专家分析,这一变化显然与当时后妃地位下降不无关系。

30027ph002
汉代帝陵的合葬
30027ph002

春秋战国之前,公墓制度主要为“集中公墓制”,就是多代国君集中埋葬于同一墓地,此后则被以每代国君为中心的“独立陵园制”所取代。秦汉以降,伴随着大一统帝国的建立及君主集权的高度强化,“独立陵园制”进一步完善,从而奠定了尔后中国近两千年专制社会帝王陵园制度的基础。

 

西汉帝陵的布局大体上是继承秦始皇陵园的布局并有所发展。这种“独立陵园制”,每位帝王都拥有自己独立的陵园,每座陵园都有垣墙或兆沟等清楚地表明墓域。各陵园之间形成独立的单元,彼此相距较远。与此前中国历史上出现的“集中公墓制”相比,各陵园之间是一种松散的、甚至是无序的排列关系。每座帝陵陵园都拥有独立的陵园名,比如西汉有高祖长陵、文帝霸陵、武帝茂陵等,除了帝王、王后的陵墓外,还有附属的寝殿、便殿、陪葬坑、陵邑以及为数众多的陪葬墓等。但是,陵园附近众多的功臣贵戚陪葬墓,甚至将外姓功臣纳入陵区范围内的做法,可谓是西汉帝陵布局的新创举。

30027ph003
霍去病墓上后人修建的亭子,可以远眺茂陵及诸多陪葬墓
30027ph003
作者:
上载日期:
2020年09月23日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