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为何徽商常被称为诗礼人家?

1216ph020
西递惇仁堂
1216ph020

徽商认为经商只是生活的手段,真正的“第一等好事是读书”,为了使子孙后代亦能贯彻始终,先人便将数百年来的伦理观念、处世哲理及经验体会,浓缩成言简意赅的楹联,悬挂在厅堂中,训示后人。这些俱生动艺术表现手法的古楹联,不但为居室环境增添了传统文化氛围,更体现了皖南人对美的追求。这些古楹联大致可归纳为状景联、格言联及言志联三大类,各家则据其创业的经历感受选取不同的重点。难得的是,楹联的主人不强求人家遵循自家的训导,只要求自己的子孙去做,由此更见皖南人的传统修养。

1216ph022
西递履福堂的大厅楹联
1216ph022

皖南古村落均依山傍水,景色优美,自古传颂。古黟县素有“桃花源里人家”之称,其山清水秀、地灵人杰,自然会激发文人墨客的创作灵感来赞颂古黟县美景。如生于宏村的清代文人汪成恩,便赞美南湖:“万山深处隐澄湖,湖上烟花似画图。”西递清代文人胡成浚也如此描写宏村口占(即水口):“何事就此卜邻居,花月南湖画不及。浣汲未妨溪路远,家家门前有清泉。”

 

由于古皖南人一般具较高的文学修养,他们便透过状景联来表达对其生长之地的欣赏及赞颂。状景联是对环境赞赏描述的楹联,通常分为直接或客观描述两种,客观描述是含蓄地寄寓主观的志趣与追求。直接描写如《古黟桃源洞联》中“洞外千岁竹,石上万年松。”客观描述如关麓村问渠书屋一联:“青柳留芳韵,渊鱼察妙机。”除此之外,还有一种为特定环境设计的楹联,此类内容、形式仅局限于某一特定环境,但描述则更形象。如县城东岳庙联:“是是非非地,明明白白天。”又有:“好大胆敢来求我,急回头切勿害人。”此联采用楹联中的假称法,借用菩萨的口吻来说话,使人倍感真切。

 

皖南人由于自古饱尝颠沛流离的痛苦,后又因人口剧增而须出外经商谋生,种种经历使他们更安土重迁,作出“小富则安”、“君子怀德,小人怀土”的抉择。不少商人在外经商成功后,都很急切要回到家乡安居。由于千百年来的“闭洞自守”及封建文化薰陶,加上先辈丰富的阅历和人生体味,使皖南人谨言慎行。这亦体现在他们非常重视家庭教育方面。家中的长辈一方面以现身说法启示后人,一方面延师上门教育子女,并在厅堂上悬挂意味深长的楹联、镶嵌文字精炼的格言警句,令家庭成员感受到无形的道德约束。这种教育造就了徽商勤谨、诚信的形象,亦使他们养成明哲保身、谨慎有余,大胆不足的处世态度。

 

格言联是皖南人生活与经商的座佑铭。大致可分为三类:一、处世哲学类,如“能吃苦方为志士,肯吃苦不是痴人。”鼓励出外经商者吃苦耐劳、和气生财;二、崇儒重教类,如“慈孝后先人伦乐地,诗书朝夕学问性天。”把儒教思想的观念作为训诫后辈的警语;三、积德行善塑造后人类,如“绵世泽莫如积德,振家声还是读书。”来表达对生命与事业延续的期望。言志联是文人墨客寄情山水、潜心文墨、言志抒情的作品,内容已不是实用性的创业、治家、理财,而是对精神层次的追求,如“静者心多妙,飘者思不群”。

 

徽州有句俗语:“前世不修,生在徽州;十三四岁,往外一丢。”它点明了当时徽州的经商习俗。孩子自小出外谋生,成人后,回家匆匆娶妻,又匆匆返回经商。因此,古时的皖南村落里,只留下女人及高堂、幼子。皖南妇女一般在未出嫁时已受过私塾教育,故此她们普遍具一定的文学修养。出嫁后,丈夫外出经商,按时寄钱回家,使她们不愁吃穿,只专心料理家务。闲来看书、打牌、听戏曲,但是大部分时间均在寂寞中度过。于是她们在遇到不幸时,把心中的痛苦、哀怨,编成词儿,合着古诗词、古乐曲的韵脚,抑扬顿挫地哭起来——这就是皖南妇女独特的“歌哭艺术”。

1216ph021
西递存崇德女子学堂遗址
1216ph021

那些经常遇到不顺心事便歌哭一场的女人,多是独守空房的寡妇。而皖南古村落中,十家有八九家男人在外经商,这使许多妇女的经历与痛苦有共同之处,因此产生了一种相对认同的固定歌哭词。这些歌哭词,较为广泛地体现了这些留守家乡的商人妻妾的痛苦经历及心理状况。如《宁愿嫁给种田郎》的歌哭词,细腻地表达了她们的心理状态:“悔啊悔!悔不该嫁给出门郎,三年两头守空房,图什么高楼房,贪什么大厅堂,夜夜孤身睡空床。早知今日千般苦,宁愿嫁给种田郎,日在田里忙耕作,夜伴郎哥上花床。”

作者:
上载日期:
2020年09月16日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