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丽江古城居民的生活写照

20206phn007_01
丽江古城纳西文化传习馆正在表演纳西热巴舞(图片提供:视觉中国)
20206phn007_01

丽江古城居民,现今纳西族居多,但寻根问祖,又以汉族居多,他们的祖先很多是被纳西同化或融于纳西的汉人。纳西族在迁徙、融合、形成和发展过程中,产生了自己的民族宗教——东巴教。但由于丽江古城里的纳西族大多为被纳西族同化的汉族后裔,并且由于明朝始木氏土司大力倡导汉文化,兴建道观寺庙,所以信东巴教的人不多。在今天的丽江古城,即使在年老的纳西人中也很难找到对某一宗教的虔诚信奉者。甚么宗教都容许存在,似乎这就是当今古城纳西人的信仰。在小小的六平方公里内的古城,各种宗教建筑林立,道观寺院至今犹存,如文庙、悬天阁、大佛寺、普贤寺、净莲寺、文昌宫、皈依堂、玉龙神祠、白马潭寺、昭庆寺等。还有一座传教七十余年的基督教堂。

20206ph016
玉龙雪山下的喇嘛寺
20206ph016

古城居民,一年当中几乎每月都有节日:正月十五整个丽江坝的人会去由大佛寺晒佛庙会发展而成的“棒棒会”、二月八祭纳西族守护神三朵、三月清明有“物资交流会”、四月有“立夏节”、五月端午、六月火把节、七月骡马交易会及祭祖节、八月中秋、九月“国庆”兴登高、十月以前有个“十月爪”上坟祭祖、十一月冬至、十二月除夕。古城民众忙里偷闲,养花赏花是男女老少皆喜欢的一种生活情趣。把自家庭院装点似花园一般。只要某处有花展,都会合家一同去赏花。

 

古代纳西族人在农牧时代,一般以自织的麻、麻混火草、羊毛做衣料。男穿右衽短衣、长裤扎搒腿;女着短衣、长裙披羊皮。无论男女均腰束羊毛腰带。在明代以前,男子头绾二髻,旁发削剃,称做“三搭头”。已婚妇女梳高髻,未婚女子剪发齐眉。清代变化较大,特别在丽江古城,男子多穿棉布或黑锦缎做的长袍马褂。妇女服饰在嘉庆时有过较大的改革:内穿花领衬衫,上穿宽腰大袖的大褂,前幅及膝,后幅及胫,外加氆氇坎肩,下穿长裤,腰系百褶蓝围腰,脚穿船形绣花鞋。衣服颜色多为深蓝、鸭蛋色、铁灰色,纳西民谚有:“纳西适宜穿深蓝(青)”。妇女服饰在领、袖、襟等处绣着花边,朴素大方。已婚妇女在头顶梳发髻,戴圆形纱帽,帽前沿围一块青布,纳西语称“古朱”,未婚女子则将发辫盘在脑后,戴布头巾或黑绒小帽。1949年前后,城里纳西男子的衣着大多与汉人同,妇女仍保持了传统服饰,唯一变化的是妇女喜戴青色“解放帽”,已婚妇女的圆形纱帽逐渐消失。改革开放后,随着经济发展,妇女的服饰在传统服饰基础上,在用料、形式、色彩上,综合各地纳西妇女服饰的优点特色,去掉宽腰宽袖长袍大褂,中袖外衣加各种色彩的坎肩,小巧玲珑的羊皮,白色百褶长裙,系黄色小围腰,下穿绣裤脚的白色长裤。纳西族服饰,经过各种时期的演变,如今既有鲜明时代气息,又有传统的风格,可谓鲜丽多姿、五彩缤纷。

20206ph017
纳西族年青女性服饰
20206ph017

在古城集市上,卖菜卖肉的都是妇女,她们待客和蔼热情且善言词,讨价还价可称分角必争,能看出她们当家理财的精明能干。古城妇女扮演社会角色之外,在家则孝顺公婆、相夫教子,所有家务一身担。她们懂得生活,善于生活。有个外地人如是说:“我一生最后悔的是多年在丽江工作而没有娶一个纳西姑娘作媳妇”。纳西语对“娶媳妇”有一种称谓叫“命含”,意为“买女子”,但出嫁方并无“命启(卖女)”之说,甚至嫁妆往往超过聘礼许多。“姑娘”在纳西人眼中是多么矜贵。汉文献中有载:“两家男子动辄拔刀相向,妇人出,乃罢。”可见纳西妇女的能干与地位。白俄人顾彼德在《被遗忘的纳西古王国》一书中对古城纳西妇女的描述更精彩:店中只有男主人但不知价则要等女主妇。古城妇女有的会讲多种语言,信息灵通,能左手进货,右手出货,或做牙子当“中介”。

bulb

牙子

旧时为买卖双方撮合从中取得佣金的人(通常卖方为农民、渔民等小生产者,买方为收购商或消费者)。

20206ph018
老年妇女是婚礼中的上宾
20206ph018

丽江古城的饮食也独具特色。“丽江粑粑鹤庆酒”长久流传于茶马古道上。丽江粑粑有三种:一叫“火铲粑粑”,在锅内烤成两面微黄,又在灶洞中放有烤红的火铲或江边扁圆石上烤熟,携带方便而久不变味变质。二叫“锅盔”,先在锅内把粑粑的一面烤黄,再翻盖将另一面蒸熟。因其形如盔而叫“锅盔”,亦是茶马古道上在马帮无面板的情况下,用一手掌一拳头便可制作而流行。三叫“油炸粑粑”,分甜咸两种,咸者放火煺。据当地人说,做此粑粑非要用丽江的水和面不可。古城居民的早餐基本都是粑粑和酥油茶。

20206phn006_01
丽江粑粑(图片提供:海峰/FOTOE)
20206phn006_01

古老的纳西古乐,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为中原汉族的洞经音乐和皇经音乐;一部分为纳西的白沙细乐。中原音乐约于元明时期传入纳西族地区。白沙细乐则完全是纳西族自创的乐曲,演奏这套乐曲的乐工,要着民族服装,头包头帕,身穿长衫加羊皮褂,腰系腰带,富有浓厚的纳西风味。由于演奏洞经音乐的乐工均为纳西族,在长期的流传、演奏过程中自然而然融入了自己民族的感情、气质,糅进了纳西音乐的风格,将中原音乐“纳西化”而形成了现今中外闻名的纳西古乐。

 

纳西古乐的传承是以师带徒或父带子的方式一代代相传,用工尺谱记录以口传心授的方式传教。学背工尺谱之时学奏一两件乐器,后经参加谈经演奏实践,逐步熟练到能奏出自己的心声之程度。

20206ph019
纳西族民间有许多古乐队自娱自乐
20206ph019
作者:
上载日期:
2020年07月15日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