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苏州与威尼斯有何关系?

0204ph017
苏州有东方威尼斯的称誉
0204ph017

西方人对苏州的认识,始于马可波罗的游记。恰巧,马可波罗的家乡意大利威尼斯,和苏州一样都是水乡,于是两城结拜,“东方威尼斯”便成为苏州的别称。从前苏州城内水道纵横交错,夹岸或建民居,或建小街,形成独特的水巷景观。水巷和小桥构成了旧苏州的脉络和骨架,正如杜荀鹤所述:“君到姑苏见,人家尽枕河。古宫闲地少,水巷小桥多。”现今苏州虽已填平不少水道,但在山塘街和平江保护区仍保留着小桥流水人家的苏州旧貌。

0204ph011
威尼斯商人马可孛罗
0204ph011

旧日的苏州城由水道交织而成,幽深绵长的水巷回环相通,连接千家万户,构成了紧密的水上交通网,大大方便了百姓的生活。一般来说,人们走访亲朋多取陆路走街串巷,货物运输、远程客运以及郊野踏青则取水路乘船摇橹。当时还有不少做小买卖的人摇着木船沿河叫卖,枕河人家或从小楼上吊下竹篮直接交易,或从后门河埠登船讨价还价。所以,水道不仅成为苏州的一种主要的交通方式,而且直接与城内居民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沿河而建的街巷点缀着各式各样的码头,藤萝悬壁、粉墙黛瓦的民居建筑把青天围成一线,景致丰富多变又和谐统一,形成独特的水巷景观。

0204ph015
枕河人家除了在码头泊舟,也会在那儿洗衣洗菜
0204ph015
0204ph018
天朗气清的时候,水乡人家喜用竹竿搭成这种“小桥”晒衣
0204ph018

山塘河与白公堤

山塘河建于唐代,东起阊门城河、西至白洋湾。诗人白居易曾任苏州刺史,政闲时常游虎丘,为了方便百姓游览,于是开凿山塘河。河道建成后两岸筑堤,堤上夹种桃李,水中栽植莲荷,风光十分秀美,号称“七里山塘”。后人为纪念白居易,又称“白公堤”,今称山塘街。七里山塘不但方便了交通,也疏通了河道,解决了虎丘洼地的水患,是古时苏州最繁华的地方,河中画舫相连,街上店铺林立,游人汇聚其中。苏州民歌《九连环》赞颂道:“杭州有西湖,苏州有山塘,两处好地方。”

0204phn003_01
七里山塘(图片提供:Shutterstock.com)
0204phn003_01

中国唯一保存完好的水陆门——盘门

与苏州城同龄的盘门,是春秋吴国伍子胥修筑苏州城时的八门之一,因上刻木蟠龙以镇越国,古称“蟠门”。盘门依水而筑,是中国唯一保存完好的水陆双城门。盘门构造特别,共有水陆门各两重,既沟通内外水上交通,也是重要的军事防御设施。盘门水道迂回屈曲,能有效避开水势,使城门不致被冲塌。水门由城上绞关石控制,随时启闭,以调节城内河道水位,而内河则经水门与外城河交汇。至于内外的水闸和城门则形成所谓“瓮城”的结构,用作聚集并歼灭来犯敌人。内陆门上还建有巍峨的城楼,供瞭望御敌之用。现存的城楼重建于元代,并历明清整修,昔日用作观察敌情的城垛,现在则变成远眺苏州美景的好地方。

0204ph007
百年风雨,姑苏城几历沧桑,依然不变的是这座古盘门
0204ph007

水巷小桥多

苏州水多,桥梁自然也多。据记载,唐、宋、明、清四代,苏州有桥三百座以上,是中国桥梁数量最多、密度最高的城市。现在仍保存着 168 座古桥。白居易诗云:“绿浪东西南北水,红栏三百九十桥”。唐代之前,苏州的桥多为木质,朱栏红漆,故称“红栏”。宋代以后,则以石桥为主,造型以拱桥为多,桥体弧形起伏,线条柔和,犹如彩虹卧波,样式各异又精巧古朴,不仅方便人们交往,也为古城增添了不少秀色和情趣。著名的有宝带桥、普济桥、吴门桥、枫桥等。

 

苏州第一桥——宝带桥

宝带桥横卧于澹台湖与京杭大运河之间,有“苏州第一桥”的美称,是中国十大名桥之一。始建于唐代,重建于宋元明清。这桥相传是为纪念苏州刺史王仲舒捐出宝带筹措建桥工费而命名。桥成后畅通了苏州、杭州、嘉庆、湖州的陆路。宝带桥全长317米,共53孔,是中国最长的连拱古桥,桥孔之多,也是中国拱式古桥之首,是中国建桥史上的一大杰作。为适应大型船舶通过,桥的中部加大3个跨孔,其余均设小孔,使桥面低平,减轻桥身重量,保证桥身稳固。每当中秋明月当空,从53个桥孔中都能见到月影在水中载浮载沉,形成了“宝带串月”的著名景观。

0204ph022
宝带串月固是明媚,串着晚霜的宝带也是风光无限
0204ph022

苏州最高的古桥——吴门桥

吴门桥是苏州最高的古桥,坐落于盘门外的古运河上,古称新桥。宋刻《平江图》上已记载了吴门桥,但具体建筑年代已无法考定,现桥为清代同治年间重建。吴门桥属单孔拱桥。桥上两坡各铺设整块花岗岩条石级,桥的北端左右两翼留有纤道,供纤夫拉船穿越桥洞。整座桥细长而呈弧形,造型庄重端丽,具有江南水乡特色。它与盘门和瑞光塔一起,组成了颇负盛名的“盘门三景”。

0204ph023
百年来,吴门桥默默地屹立于盘门外,看尽苏州城的风风雨雨
0204ph023
作者:
上载日期:
2020年07月07日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