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明十三陵的由来

1205phn001_01
明十三陵(图片提供:视觉中国)
1205phn001_01

朱元璋逝世后,因长子朱标早亡,传位皇孙朱允炆,即明惠帝。后来朱元璋第四子燕王朱棣发动“靖难之变”,攻陷南京,夺取帝位,改元永乐。明惠帝不知所终,故没有陵墓。明成祖朱棣留恋其兴王之地北平府,决定把国都北迁,于永乐四年(1406年)改建北京城。次年皇后徐氏去世,朱棣在北京西郊昌平选定陵址,历时8年修成长陵。此后,继任的皇帝除了明代宗葬于北京西郊金山外,其余13个皇帝均在长陵左右相继建陵,是明代皇帝的主要陵墓区,通称十三陵。

1205ph018
明代十三陵俯瞰图
1205ph018

明十三陵位于北京西北郊昌平县北十公里处的天寿山下,陵区面积达40平方公里,自1409年开始营建,至1644年明朝灭亡,历经二百余年,营造工程从未间断。天寿山为燕山余脉,自西向东形成一个山环,气势磅礡,雄伟壮观。十三个明代皇帝陵寝分别是成祖朱棣的长陵、仁宗朱高炽的献陵、宣宗朱瞻基的景陵、英宗朱祁镇的裕陵、宪宗朱见深的茂陵、孝宗朱佑樘的泰陵、武宗朱厚照的康陵、世宗朱厚熜的永陵、穆宗朱载垕的昭陵、神宗朱翊钧的定陵、光宗朱常洛的庆陵、熹宗朱由校的德陵和思宗朱由检的思陵。十三陵中,凡皇帝生前就开始修建的,一般较为考究,用料也精,如成祖长陵、世宗定陵。凡皇帝死后才建的陵,则规模小,工程也较简单,如仁宗献陵、宪宗茂陵等。

1205ph019
明代帝陵分布图
1205ph019

讲究的建筑

十三陵的营建难度很大,当时工具简陋、科学技术也不发达,许多巧夺天工的工程很难想象是怎样完成的。十三陵殿堂的梁柱用的都是香楠木。硕大的楠木,绝大部分来自云南、贵州和四川等地。明朝派专人从事采伐,作为宫殿、庙堂、陵墓之用,称作“皇木”。大木的采伐、运输都极为不易。采伐的皇木运到北京要花五六年的时间,沿途损耗很大,能够安然到达的仅十之一二。

 

十三陵所用的砖,都是50来斤重的大型城砖,砖上印有“寿工”二字,称作“寿工砖”。嘉靖(明世宗的年号,1522—1566年)以前由各府州县贡纳,嘉靖后,大部分来自山东临清。工部派专人在这里专事督办,每年缴纳100万块。砖的要求十分严格,质地要细致坚实,验收时砖块须叩之铿然有声,打断内无孔隙,砖上印有制作年月、委官姓氏、窑户姓名等,以备核查。

1205ph024
明十三陵神道北望
1205ph024

陵墓营建所需石材大多来自北京郊外。汉白玉产自京郊房山县大石窝,质地细腻,洁白如雪,宜于雕琢。定陵地下宫殿的大门,便是用整块汉白玉雕刻而成。花斑石质地坚硬,磨平后显现出各种花纹,五光十色,美丽异常。十三陵神道两侧的石象生,陵园内高大的石碑、龟趺以及明楼角柱,大都由整块石雕刻而成。石材巨大,搬运是一大难题。当时的方法是,沿途每隔一里挖一口井,利用寒冬天气,在地面上泼水结冰,然后将巨石放在特制的木架上(称旱船),由千百人用绳拖拉搬运。据记载,为了给死去的帝王竖一块“神功圣德碑”,从房山运送一块长3丈、宽1丈、厚5尺的白石,就调用了顺天等八府民夫2万人,历时28天,才送到京城,花费白银11万两。

1205phn002_01
长陵神道大碑亭华表(图片提供:聂鸣/FOTOE)
1205phn002_01

周密的规划

十三陵整体建筑布局有周密规划,一条神道从石牌坊起,蜿蜒曲折长近二十里,两翼的建筑、装饰繁而不乱。在陵区南北长达7公里的中轴在线有一条显示帝王“尊严”的神道。陵区正门前有一座高大的石牌坊,过了石牌坊,为陵园之大宫门,这是陵园的总门户,是“祭陵”必经之道。两侧各有下马碑,上刻“官员人等至此下马”。大宫门居两山间,东为蟒山,西为虎峪山,正所谓“左青龙,右白虎”。

 

入大宫门,迎面一座碑亭,重檐四出,亭内为“大明长陵神功圣德碑”,碑文约三千余字,为仁宗朱高炽撰写。在十三陵中,只有这块石碑刻有文字,其他各陵门前的石碑都是无字碑,原因各说不一。一说是因为皇帝“功德”太大了,无法可写。一说据《世宗实录》记,十三陵的长、献、景、裕、茂、泰、康前七陵,至嘉靖十五年(1536年)四月方建亭立碑,六年后建成。当时礼部尚书严嵩请嘉靖皇帝写七碑之文,但嘉靖皇帝不理朝政,沉湎酒色,一心想长生不老,哪里有心思写碑文!因此就成了无字碑,世宗以后各陵,有祖宗成例,也都不写碑文。

1205phn003_01
明十三陵献陵棂星门(图片提供:聂鸣/FOTOE)
1205phn003_01

碑亭往前,在神道两旁800米的距离内置有石兽、石人等石象生共18对。这组石雕体积庞大,姿态生动,都是整块石材雕成,件件都是巧夺天工的艺术品。石像的后面是龙凤门。再往北,沿神道穿过温榆河七孔石桥,弯弯曲曲便可直达长陵。神道名义上虽属长陵,但当其他陵墓在长陵两侧相继建立起来后,都与这条神道相通,成为诸陵所共有。这是十三陵特点之一。

 

十三陵既是一个统一的陵区,各陵又自成一个独立的单位,每个陵墓都建在一个小山下面。每个陵墓除面积大小、建筑繁简不同外,其建筑布局、规制基本相同。平面形制为长方形,后面有圆形(或椭圆形)的宝城。建筑从石桥起,依次分列陵门、碑亭、祾恩门、祾恩殿、明楼、宝城等。

作者:
上载日期:
2020年07月06日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