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中国皇家陵墓制度如何形成?

1205ph002
黄帝陵位于陕西省黄陵县。黄帝相传是中华民族的祖先,这陵初建于汉代
1205ph002

现今我们看到的汉、唐、宋、明、清的皇家陵寝,都有广袤的陵园,有宏大的建筑群,墓前有众多石雕,有墓碑,有高大的封土堆。占地面积之大,动辄数十百里,建筑精美,比起生前所居住的皇宫也毫不逊色。建造这些皇家陵墓庙园,都有一整套制度,这些制度是逐渐形成的。

 

在春秋中期以前,也就是公元前七至八世纪之前,那时不论是平民百姓,还是帝王将相,墓葬都没有土丘坟包,墓穴表面还是一块平地,即只有墓没有坟。古书记载上古埋葬死者,用树枝包裹尸体,到野外埋葬,既没有坟包,也不立墓碑。西汉刘向说,殷汤没有葬处,周文王、武王、周公葬于毕,秦穆公葬于雍橐泉宫祈年馆下,他们都没有丘垄之处”。

 

从考古发掘的墓葬遗址中考查,原始社会的母系、父系墓葬都没有发现过封土或标志。近代考古发掘所见河南安阳小屯的殷商大墓、陕西雍县秦公大墓等,虽然墓穴规模巨大,但墓与地表平齐,没有发现任何高高隆起的大坟包的迹象。贵族身份的死者,会在地面上建造一个可以举行祭祀典礼的小庙。像河南省安阳小屯殷墟发掘的商王的妃子“妇好”墓,其地面上就有一座房基,另一座有可能是商王的大墓,地面上也有类似的房基,但都没有坟头的痕迹。

 

土丘坟的出现大概是春秋中期。孔子为他的父母建合葬墓,为了便于上墓祭祀,“于是封之,崇四尺”。他自己死后,墓上也起了坟堆。土丘墓出现后,迅速流行,且以坟头的高低大小,作为死者身份地位的标志。《周礼‧冢人》说,按照爵的等级规定丘封的大小高低和种树的数目,“尊者丘高而树多,卑者封下而树少”。

 

考古发现的春秋晚期至战国的墓葬,普遍有高大的封土堆。像河北平山战国中山王墓,封土东西92米,南北110米,分为台阶式三层,最高处距地面15米,考虑到经历了两千多年的风吹雨打,原来的规模肯定更大。陕西临潼的秦始皇陵,它的坟包就是方上形,即上部方形平顶,故名之为“方上”。汉代帝王陵墓的封土坟头大都是方上形式。

1205ph004
河北平山战国中山王墓地表建筑复原图
1205ph004
1205ph003
湖南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的棺椁。棺椁之间放置不少随葬品
1205ph003
1205ph005
秦始皇陵坟头
1205ph005

唐太宗的昭陵和高宗武后合葬的乾陵,是两座以山为坟的陵寝,其气势之雄伟,连秦始皇陵的硕大封土也难与之相比。这种以山为坟的办法,在汉代已有。如河北满城西汉中山靖王刘胜墓,就是开山凿洞而成。它是利用山岭的峰丘作为陵墓的坟头,凿山洞为墓穴。不过,方上形的封土堆难以长期保持原貌,凿山为墓工程浩繁,各有难处,到后来帝王陵墓形制也在渐渐变化。

1205ph006
位于陕西省乾县的乾陵是唐高宗和皇后武则天的合葬墓,以梁山北峰为封土
1205ph006

北宋的帝王陵墓,沿袭秦汉旧制的方上坟头(称之为“陵台”),但是规模较小,并出现了重层方上。曲阜宋代修筑的少昊陵,全是用石块砌成的方上,与埃及金字塔如出一辙,可谓巧合。元代帝陵至今无从查考,据文献记载,元帝死后皆深埋,地上不起坟丘,且用马拉大树将地表扫平痕迹。

 

明清皇家陵寝,则完全改变了方上之制,两朝三十多个皇帝和上百个后妃的坟头,都采用了宝城宝顶的形式。“宝城”是在地宫之上砌筑的高大的砖城墙,城墙上设垛口和女墙,宛如一座小城。“宝顶”是砖城内填土,形成高出城墙的圆顶。宝城的形式有圆形和长圆形两种,明陵多是圆形,清陵则多长圆形。在宝城之前,尚有一个突出的方形城台,上建明楼,称之为“方城明楼”。楼内竖立皇帝或皇后的谥号碑,如明十三陵中长陵的明楼内为“大明成祖文皇帝之陵”的石碑,也就是某一帝王陵的陵名标志。方城明楼与宝城宝顶是结合一体的建筑,有两种上下城墙的方式。一种是从方城的外侧两旁上下;一种则是从方城正中开券洞,进洞后有一个哑巴院,似月牙形,又称之为月牙城,然后从月牙城内上下。这种以宝城宝顶和方城明楼构成的坟头,建筑结构较复杂,艺术性较强,突出了皇家陵寝的庄严气氛。

bulb

哑巴院

哑巴院实际是一道墙,似月牙形,所以又称月牙城。在月牙城的正中建一座影壁,影壁为黄琉璃瓦顶。地宫的入口在影壁之下。传闻为了保住地宫入口的秘密,凡是月牙城的工程,所用工匠都必须是哑巴,所以叫“哑巴院”。不过,有专家认为哑巴院是一种形象的说法,因为这是一个封闭且进深的院落,人们从方城甬道进去,随即被带有琉璃影壁的墙体挡住,不能直行,就好像咽喉被堵塞,如哑巴不能说话一样。另有一说法是因为这个小院落比较隐蔽,外面看不到,所以构件统统冠以哑巴之词,如“哑巴当”、“哑巴椽”等,所以才有哑巴院这个名称。

作者:
上载日期:
2020年07月06日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