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大运河的历史成因

0206ph002
大运河的风光
0206ph002

大运河是中国古代一项伟大的水利建筑工程。在远古时期,中国就有利用自然水源或修筑人工运河,作为灌溉和运输的历史。据记载,大运河是由春秋时期的吴王夫差开始凿造,经过两汉至南北朝相继扩建,到隋炀帝杨广时期初具规模,之后在元世祖忽必烈时期再次扩建,基本形成现在的大运河。大运河的开凿不仅打开了南北河运的通道,也促成了南北经济交流和形成多元文化。今天,大运河的南北水路运输功能仍然发挥作用,成为“南水北调工程”东线的唯一通道。大运河全长1,794公里,北起北京,南达杭州,纵贯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将这五大水系联结起来,是世界上开凿最早、工程最大、航线最长的人工河。它比贯通红海和地中海的苏伊士运河长十倍,比贯通太平洋和大西洋的巴拿马运河长二十多倍。

 

胥溪、胥浦是大运河最早成形的一段,由春秋时期的吴国所开凿。春秋战国时期,群雄争霸,互相攻伐,天然河道的水运已经不能满足军运需要。楚国、吴国、齐国、秦国等诸侯国因应战争的需要,纷纷开凿运河。吴国水军强大,更需要一个便捷畅通的水上运输网。胥溪从宜兴开始,在芜湖入长江,使太湖水系第一次和长江联系起来。胥浦是在胥溪完工后不久开凿的,它以太湖为起点,经淀山湖和泖湖,流入东海,为太湖开拓了出海口。开凿胥溪及胥浦,把整个东南水系连成一体。与胥溪、胥浦一样,邗沟是大运河的基础工程,也是吴国所开凿。吴王夫差当政时,国力强盛。他下令开凿邗沟,决心挥师北伐,称霸中原。邗沟从扬州北上,经过高邮湖,转向东北,入博之、射阳二湖,又折向西,经白马湖与淮河相接。邗沟建成后的当年冬天,吴王夫差就迫不及待进攻齐国,灭齐之后,又利用这条水路与晋国争雄。邗沟贯通了长江和淮河,为后来大运河的全线开凿奠定基础。

0206ph003
胥溪图
0206ph003

隋代开凿的运河贯通了南北水上运输系统。隋代的中国,再一次成为统一的帝国。因应战争与民生的需要,隋代投放在运河建设上的资金和民工都是前所未有的,从公元587年开始,分别开凿通济渠、永济渠和江南运河,前后不间断地施工近三十年,动用了成千上万的民工,极尽艰难。隋代大运河全长二千五百多公里。隋炀帝先后发动三次对高丽(今朝鲜)的战争,大运河充分发挥了粮草军运的功能,并成为南北交通的水上干线。清初历史学家谈迁说:“隋炀帝动用那么多的民工开凿大运河,罪孽深重,但假如没有大运河,南北运输靠什么呢?”

0206ph005
隋代运河图
0206ph005

元代大运河是对隋代已经成形的大运河的改造。元代定都大都(北京)以后,深感京都地区物资匮乏,与江南地区往来不畅。为了使南方的粮食、丝帛可以便捷地运到大都,元代统治者接受了水利专家郭守敬等的建议,对隋代大运河的北段进行大规模改造,一是重新开挖一段河道,将京都和大运河中段联结起来,二是逢弯取直,缩短了大都到江南富庶地区的航程距离。元代大运河完成后,航程比隋代大运河缩短了近700公里。大运河到元代初步定型,直至清代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大运河才与黄河完全分离。大运河的河段并非全部由人工开凿,有许多地方利用了天然的河流和湖泊,这样不仅减少了资金和劳力的投入,缩短了开挖时间,同时还解决了新开河道往往缺乏水源的难处。由于这一特殊原因,大运河的每一个河段就有了一些不同的名称。从南至北,大运河被分成七段:从杭州至镇江一段,叫江南运河;从扬州到淮阴一段,叫里运河;从淮阴到台儿庄,叫中运河;从台儿庄到临清,叫鲁运河;从临清到天津,叫南运河;从天津到通县,叫北运河;从通县到北京,则叫通惠河。

0206ph001
京杭大运河是世界第一人工河
0206ph001
0206ph004
邗沟图——春秋时期与现在地理对比
0206ph004

今天的大运河,基本是清乾隆年间最后一次疏浚的河道。自隋代开始到清末民初,大运河始终是一条南北交通大动脉,不过到了民国时期,纵贯南北的津浦(从天津到南京的浦口)铁路通车之后,大运河就渐渐失去了南北交通的重要性,下降成为区域性的交通网。不少河段出现淤塞,一到枯水季节即告断航,在某些时期,甚至造成江苏、上海、浙江等地用煤告急。近年来,大运河又受到重视,尤其是在南水北调工程的规划中,大运河发挥重要的作用,对大运河重新整治的工程正在展开,清淤疏浚已初见成效。

bulb

南水北调工程

中国特殊的地形和气候条件,造成南方雨水充沛,经常受到洪水威胁,而北方却干旱少雨,有时甚至连饮水都困难。“南水北调”的动议,在1950年代就有人提出,但限于国力,议而不决。直至二十世纪末,北方水源枯竭,用水问题更加困难,国家才将南水北调工程列入计划,并进入了实施阶段。南水北调工程分东、中、西三线进行,其中东线工程,就是以大运河的河道为调水主线。这样,大运河不仅是南北内河航运的枢纽,而且成为南水北调的大动脉。

随着现代城市建设和乡镇企业高速发展,大运河的污染问题变得非常严重。大部分乡镇企业没有环保意识,经常把大量未经处理的工业污水倾入运河,而城市建设迅速膨胀,也导致一些城市垃圾及生活污水注入运河。到了1990年代,整个大运河的水质标准都已经降至三级以下。治理污染,已经刻不容缓。近年来,政府关闭了运河沿岸的大批小造纸厂、小皮革厂等,并对大运河进行综合治理。

作者:
上载日期:
2020年07月03日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