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子》亦被尊称为《道德经》,全书为警句格言形式,蕴含哲理。目前流传的通行本分为上下篇,有八十一章,共五千余言。上篇第一章以“道可道,非常道”开首,下篇三十八章以“上德不德”为始。书中言“道”字达七十多处,言“德”字达四十多次,并多在三十八章之后。内容主要阐述老子的哲学观点。
在文体方面,《老子》文句整齐,错落有致,自然成韵,气势磅礴,具有诗的风格,有人把它看作为先秦诗歌中的鸿篇巨制。在修辞方面,《老子》词约义丰,语句对称,排比连用,比喻形象,寓哲理于具体的物象之中,既说理深透又深入浅出。
古今注说《老子》千百种。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在世界文化名著中,译成外国文字出版发行量最大的是《圣经》,其次就是《老子》,可见老子是中国乃至全人类共同的伟大思想家之一,他开创的道家思想后来与儒佛两家鼎足而立,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大主流。
老子十大语录
【一】“功遂身退,天之道也。”(第九章)
.当功业完成的时候,我们应含藏收敛,不应把恃、据有或盛气凌人,这才合于自然本性的道理。
【二】“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第三十三章)
.认识别人是机智,了解自己才算高明。战胜别人的是有力,克服自己的才算真正的刚强。
【三】“反者,道之动也。”(第四十章)
.相反相成,返本归根,物极必反,乃是「道」运动的体现,故失败会带来成功,成功同样会导致失败。
【四】“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第四十六章)
.祸患没有比不知足更大,灾难没有比贪得无厌更大。
【五】“以正治国,以奇用兵。”(第五十七章)
.治国和用兵是不同的,用清净不扰民的正道来治理国家,用诡奇欺诈的方法来指挥战争。
【六】“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第五十八章)
.灾祸往往倚傍在幸福之中,幸福往往藏伏在灾祸里面。
【七】“美言可以市尊,美行可以加人。”(第六十二章)
.真诚美好的言辞可以博取他人的敬仰,正直良好的行为可以见重于人。
【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第六十三章)
.轻易地承诺别人的要求者,他一定很少守信用;将事情看得过于容易者,他将来必常遇到困难。
【九】“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第六十四章)
.合抱的大木,是从细小的萌芽生长起来的;九层的高台,是从一堆泥土建筑起来的;千里的远行,是从脚下举步开始走出来的。凡事应从小成大,由近至远,循序渐进。
【十】“慎终如始,则无败事。”(第六十四章)
.事情要完成的时候也应如刚开始一样的谨慎,那就不会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