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诚信之道

0308ph015
0308ph015

诚信是儒家为人之道的中心思想。诚”要求人们修德做事,必须效法天道,做到真实可信。“信”即要求人们说话、做事诚实可靠,切忌大话、空话、假话。诚和信虽然在哲学上有区别,但从道德角度看,是等值的概念,即待人处事真诚、老实、讲信誉,言必信、行必果。中国文化认为,诚信是一种不可缺少的美德,是立人之本、齐家之道、交友之道、为政之基、经商之魂和心灵良药。

 

中西哲学家均十分重视诚信之道。他们均肯定诚信的基本含义都是诚实不欺,诚信之道是维持人类社会发展秩序的基础。但由于社会制度和文化传统的差异,中西方在诚信之道上,也有不同之处。与西方发源于原罪说,作为一种契约伦理的诚信不同,中国人的诚信之道建立在原善说的基础之上,认为诚信源自人类生而具有善性。它是一种身份伦理,是身份网络中的一种宗法亲情伦理,带有中国文化特有的印记。

 

但究竟怎样才算是有诚信?中国古代哲贤是如何实践诚信之道?这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第一是戒欺,即不自欺亦不欺人。著名徽商胡雪岩的胡庆余堂药店之所以能够蜚声于海内外,生意兴隆,其秘诀就在于在经营中绝对不用劣品,采办一定求真,修制一定精细,不自欺欺人。第二是有过则改。《左传》讲,人一定会犯错,犯下错误能够改正,就是善的。宋代文豪苏东坡年少时就曾轻狂地批评王安石诗文,认为他描写的场景失真。多年之后,有了生活阅历的他在生活中真的见到了相似的景象,深感惭愧,当面向王安石认错,获得王安石更大的尊重。第三是重诺守信。《左传》讲,失去了信用,一旦祸患发生,没有人来支持自己,就必定会灭亡,强调重诺守信的重要性。中国古代曾有曾子杀猪教子的故事。曾子的妻子哄骗哭闹的儿子,说等自己外出回来后杀猪吃,儿子信以为真。曾子知道后,立刻将家中的猪杀了,用实际行动教育妻子和儿子重信诺言。第四是诚信待人。战国时期,宋就在梁、楚交界处当县令。梁、楚边亭四周都种瓜,楚亭人暗中破坏梁亭人的瓜藤,梁亭人知道后想要报复,宋就及时制止了他们。他要求民众们以诚感人,每夜派人暗中为楚亭的瓜地浇水。楚国人和楚王知道这件事之后,被宋就以德报怨的行为深深感动,就以重礼对梁王表示感谢,并请求两国交好。第五是言行相符。哲人孔子要求言行一致,肯定了道德实践是评价诚信品格的标准,对国人影响深远。春秋时期就有季札挂剑的故事──即使交往双方中的一方徐国国君已死,季札还是信守自己的承诺,将自己贵为国宝的佩剑挂在逝去徐君的墓前。

 

现代社会急功近利,物欲横流,现代人虽利用科技创造了物质财富,但自己反被物质财富所奴役。在现今世界各地,失信的现象十分严重,影响了经济发展,扰乱了生活秩序。例如,在政府运作中,有些官员欺上瞒下,贪污情况严重;在商业交易中,有些商家对顾客态度冷漠敷衍,毁合约、卖假货、作假帐的现象相当普遍。面对目前极其严重的信用危机,人们渴望重建诚信社会,做到诚信发展。在这种转变中,以修身为本的中国诚信哲学所蕴含的丰富智慧,很值得现代人借鉴。

作者:
上载日期:
2021年11月03日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