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布达拉宫与大昭寺

1209ph045
1209ph045

布达拉宫和大昭寺,坐落在拉萨河谷中心海拔3,700米的红色山峰之上,是集行政、宗教、政治事务于一体的综合性建筑,1994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布达拉宫是藏区典型的宗山式大型建筑群,继承了藏族建筑的艺术手法,巧妙地利用山体结构布置相应的殿堂。白宫、红宫、德阳夏平台和角楼、僧舍构成了建筑的主体,以石木结构逐层构筑,墙体边缘以赭红色柽柳柔化了石质的冷漠,金色的歇山式屋顶在阳光下散射耀眼光芒,乃刻意强化建筑物的崇高神圣感。东西两侧的圆形碉楼象征太阳和月亮,圆形曲线在坚固方正的碉楼结构中呈变化之美。

 

布达拉宫也是一座内涵丰富的西藏文化综合博物馆。贝叶已绝迹于印度,布达拉宫仍存有完整的梵文贝叶经,让人得以一窥吐蕃时期印度佛教的辉煌;元明清历代朝廷赠送的精美瓷器和缂丝织锦,已成为镇宫至宝;寺院墙壁上的华美壁画,描画了当时重大的历史事件,也扩展了西藏壁画的表现题材;风格多样的卷轴画唐卡显露出西藏不同传统画派的技法差异;细腻写实的赞普与达赖喇嘛肖像彩塑秉承了西藏雕塑的现实主义传统;工艺精湛的金铜佛,体现了藏族造像艺术的发展轨迹。

 

虽然布达拉宫是拉萨的标志性建筑,但在藏族同胞的心目中,大昭寺更具分量。大昭寺占地面积13,000平方米,寺院形制模仿古印度那烂陀寺而建,分为南北两院。北院以正方形觉康”主殿为中心,东、西、南均有入口。寺院正门是方形千佛廊院,是举行传昭仪式的主要场所。东侧为觉康主殿,殿外东、南、北侧分置佛堂和转经暗廊。主殿建筑呈正方形,廊殿之间的柱子、梁架的处理手法和门楣上檐木刻半瓦当的形象,反映了汉地早期建筑的痕迹。东侧底层中央,为释迦殿,中央佛龛供奉文成公主从长安带到拉萨的释迦金铜像。在大殿初檐及重檐之间,排列着108雄狮伏兽和人面狮身木雕,是中国古代木建筑中罕见的承檐装饰,属于印度风格的早期寺院装饰。南院主要是为传昭仪式服务的办公机构、灶房和仓库等。

 

大昭寺保存了大量的珍贵文物,其中以唐代木刻浮雕最为著名。大昭寺释迦殿的木构件,门楣雕刻了精美的纹饰和人物。廊柱为金刚撅状,柱面为莲花浮雕,托木两端则为飞天、花草及人面卧狮的浮雕。这些木雕是七世纪寺院初建时的作品,具极高的艺术价值。

 

其次,大昭寺觉康佛殿二层东段的壁画《大日如来与八大菩萨》等壁画是七至九世纪前后绘制,为典型的卫藏波罗风格。后期壁画《释迦牟尼本生故事》、《固始汗与第斯桑杰嘉措》与《欢庆图》等,具有民间艺术的风格。

 

大昭寺的造像以释迦牟尼金铜像最为著名,来自各地的朝圣者不辞劳苦来到拉萨,就是要在这尊佛像面前还愿。

作者:
上载日期:
2020年05月15日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