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黄山与中国文化的关系

1213ph023
黄山的云涌玉屏美景
1213ph023

黄山是一座综合峰、石、松、云、泉等各种自然景观的风景区,伟、奇、幻、险、幽,千姿百态,各具特色。古往今来,不少中外文人、学者,借助黄山的景物与环境空间,表现自己的人格,抒发自己的情感。而黄山则以博大的胸怀,融各种政治观、伦理观、哲学观于一炉。由此而创造出具有显著特色的黄山文化。黄山文化是在古徽州文化的孕育下脱胎诞生,是徽州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组成部分。

 

中国古代对山岳的崇拜

山,在中国文化中有其特殊意蕴。上古传说中的昆仑山和蓬莱三山,寄寓着古人对天界的崇敬;历代帝王封禅泰山,象征着王权神授。山林隐逸,是中国传统士人洁身持操之道;道教的理想是修炼成仙,为此选择幽远之深山大岳作为修炼之地;而“天下名山僧占多”,可反映出佛教与山岳的不解之缘。山水文学和山水画,更是中国传统文艺之大宗。中国山林着实孕育了生生不息的文化泉源。

 

山岳文化的背景,均以美妙的自然景物和特定环境为依据。中华民族崇拜山川、祭祀山川,不仅起源较早,其势也烈。《尚书》载有“虞舜”巡守四岳,古人称黄山为“天子都”,因轩辕黄帝曾到黄山修道炼丹。《水经注》记载汉朝会稽太守陈业寻求大自然的慰藉,这正是老庄揭示的“返林归真”的主旨所在。

 

至于儒家对山的崇拜,认为大自然之所以能够引起人们的美感,在于它表现出一种与人的美德相类似的特征。他们认为山与仁者高尚品格相类似。因此,古往今来,山川的美景空间环境,熏陶着人的情操,激发着人的情感。人们寄情山水,品鉴风景,并创造出具有鲜明特色的山岳文化。

1213ph026
古人曾误以为黄山的第一高峰为天都峰
1213ph026

文人雅士与黄山

黄山众多的名流雅士,在饱览黄山胜景后创作出许多脍炙人口的诗文。如唐代诗仙李白的 《送温处士归黄山白鹅峰旧居》、贾岛的《纪汤泉》、杜荀鹤的《汤泉》等。此外,宋代鲁宗道有《莲蕊峰 》、 范大成的《浮丘峰》、 杜叔元的《黄山作》、吴龙翰的散文《黄山游记》等。元代有程仲清的《游松谷庵望黄山》、郑玉的《游黄山》,以及明代徐霞客的《游黄山记》、袁中道的《游黄山记》 等众多散文。清代的查士标、龚自珍等都有众多佳作,钱谦益及袁枚等亦著有优美的散文。佳作流芳,名山生辉。

 

黄山山峰险峻,地势险要而交通闭塞,不少文人因仕途失意或避乱世而隐居于此。明末清初时尤多。这批遗民隐居黄山,体味个中变化万千的四时景色,记之以诗,绘之以画。如清初的画坛巨匠渐江及雪庄等,他们令黄山文化进入了鼎盛时期。

1213ph022
黄宾虹《黄山前海图》
1213ph022

黄山的宗教文化

道教传入黄山的确切年代已不可考,但道教是首先在黄山发展的宗教。道教以崇尚自然、返璞归真为主旨,“老而不死,曰仙。仙,迁也,迁入山也。”唐代道教典籍中,记有轩辕黄帝来黟山炼丹,得道升天的故事,黄山及部分山峰等也因种种传说而得名。唐朝时在九龙峰下建道观,后曾改为僧舍。宋政和五年(1115年),皇帝赐名“九龙观”,同期还建有浮丘观。宋代,黄山道教盛极一时,先后建松谷草堂、城山观等。明万历三十八年(1610年),普门和尚受皇命进山创建“护国慈光寺”,玄阳道人欣然将“步云亭”并入建寺。后来道教的松谷庵、钓桥庵亦相继变成佛庵。至明末,道教在黄山才逐渐式微。

1213ph025
慈光阁
1213ph025

佛教传入黄山的确切年代已无法考证。据记载,早在南朝刘宋元嘉年间(公元421─455年),就有新罗神僧在钵盂峰下建新罗庵。在唐开元十八年(公元730年)表满和尚在桃花涧创建汤院,后改名为祥符寺,是当时最大的佛寺。唐中和二年(公元882年)天竺僧包西来,慕黄山仙境,跨国跋涉,来翠微峰下创建翠微寺。及至明万历三十四年(1606年),普门和尚在朱砂峰东侧创建法海禅院。后受皇命建“护国慈光寺”,列为皇太后香火地。经几次扩建、装修,时有僧千人,为佛教在黄山发展的鼎盛期,所建庵寺有一百余处,但至清末却急趋衰微。到 1949年,仅存慈光寺等十余座和几名僧人,小庵小寺,早已湮没,唯翠微寺佛事活动尚兴,慈光阁则改为黄山博物馆。

bulb

包西来

包西来,又称“麻衣和尚”。因他编麻为衣,冬夏不换,人称“麻衣和尚”。他在游览黄山后,立志在此修炼终身。传说有一天,他风闻皇上命令,要关闭寺庙(因为当时唐朝崇道辟佛)。他含泪写了一首诗给皇上:“敕命如雷到翠微,佛前垂泪脱麻衣。深山有寺不能住,四海无家何处归?”皇上读毕此诗,深受感动,允许他继续在寺居住。

1213ph024
深山古剎
1213ph024

黄山的宗教发展,留下大量的文化宝藏。黄山大自然美景,令出家人赞叹和陶醉,见景生情,产生无法抑制的创作激情,每以诗文、绘画,记胜抒怀,留下不可胜数的艺术作品。据统计,从盛唐到晚清,存有诗篇二万多首,其中近半是僧人所作。唐代岛云和尚游黄山后,著有《登天都峰》、《黄山怀古》等十余首诗,是唐代写黄山诗最多、流传最广的僧侣。宋僧行明,辑存黄山史料,于景佑年间(1031—1038年)刻印《黄山图经》,为黄山第一部山志。明嘉靖年间(1512—1610年)王寅和尚与方弘静等组成“天都诗社” ,一直延续到清末。明僧悟千、墨浪等,都善攻诗文,各有佳作传世。这些都是黄山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研究黄山历史的宝贵史料。

bulb

“天都诗社”

“天都诗社”是黄山第一个文学团体,组织者方弘静(安徽歙县人)。明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与王寅等组结天都诗社。诗社主要成员陈有守、王寅等 16人,即“黄山十六子”。诗社于重阳节成立,是日,十六子便策杖攀跻,一直攀登至天都峰绝顶,争相命题赋诗,抒发情怀。天都诗社历时69 年,创作、收集和整理了大量诗作,对黄山文化的发展,起了积极的推进作用。

作者:
上载日期:
2020年05月08日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