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

黃山與中國文化的關係

1213ph023
黃山的雲湧玉屏美景
1213ph023

黃山是一座綜合峰、石、松、雲、泉等各種自然景觀的風景區,偉、奇、幻、險、幽,千姿百態,各具特色。古往今來,不少中外文人、學者,借助黃山的景物與環境空間,表現自己的人格,抒發自己的情感。而黃山則以博大的胸懷,融各種政治觀、倫理觀、哲學觀於一爐。由此而創造出具有顯著特色的黃山文化。黃山文化是在古徽州文化的孕育下脫胎誕生,是徽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中華民族文化的組成部分。

 

中國古代對山嶽的崇拜

山,在中國文化中有其特殊意蘊。上古傳說中的崑崙山和蓬萊三山,寄寓着古人對天界的崇敬;歷代帝王封禪泰山,象徵着王權神授。山林隱逸,是中國傳統士人潔身持操之道;道教的理想是修煉成仙,為此選擇幽遠之深山大嶽作為修煉之地;而「天下名山僧佔多」,可反映出佛教與山嶽的不解之緣。山水文學和山水畫,更是中國傳統文藝之大宗。中國山林着實孕育了生生不息的文化泉源。

 

山嶽文化的背景,均以美妙的自然景物和特定環境為依據。中華民族崇拜山川、祭祀山川,不僅起源較早,其勢也烈。《尚書》載有「虞舜」巡守四嶽,古人稱黃山為「天子都」,因軒轅黃帝曾到黃山修道煉丹。《水經注》記載漢朝會稽太守陳業尋求大自然的慰藉,這正是老莊揭示的「返林歸真」的主旨所在。

 

至於儒家對山的崇拜,認為大自然之所以能夠引起人們的美感,在於它表現出一種與人的美德相類似的特徵。他們認為山與仁者高尚品格相類似。因此,古往今來,山川的美景空間環境,薰陶着人的情操,激發着人的情感。人們寄情山水,品鑑風景,並創造出具有鮮明特色的山嶽文化。

1213ph026
古人曾誤以為黃山的第一高峰為天都峰
1213ph026

文人雅士與黃山

黃山眾多的名流雅士,在飽覽黃山勝景後創作出許多膾炙人口的詩文。如唐代詩仙李白的 《送溫處士歸黃山白鵝峰舊居》、賈島的《紀湯泉》、杜荀鶴的《湯泉》等。此外,宋代魯宗道有《蓮蕊峰 》、 范大成的《浮丘峰》、 杜叔元的《黃山作》、吳龍翰的散文《黃山遊記》等。元代有程仲清的《遊松谷庵望黃山》、鄭玉的《遊黃山》,以及明代徐霞客的《遊黃山記》、袁中道的《遊黃山記》 等眾多散文。清代的查士標、龔自珍等都有眾多佳作,錢謙益及袁枚等亦著有優美的散文。佳作流芳,名山生輝。

 

黃山山峰險峻,地勢險要而交通閉塞,不少文人因仕途失意或避亂世而隱居於此。明末清初時尤多。這批遺民隱居黃山,體味個中變化萬千的四時景色,記之以詩,繪之以畫。如清初的畫壇巨匠漸江及雪莊等,他們令黃山文化進入了鼎盛時期。

1213ph022
黃賓虹《黃山前海圖》
1213ph022

黃山的宗教文化

道教傳入黃山的確切年代已不可考,但道教是首先在黃山發展的宗教。道教以崇尚自然、返璞歸真為主旨,「老而不死,曰仙。仙,遷也,遷入山也。」唐代道教典籍中,記有軒轅黃帝來黟山煉丹,得道升天的故事,黃山及部分山峰等也因種種傳說而得名。唐朝時在九龍峰下建道觀,後曾改為僧舍。宋政和五年(1115年),皇帝賜名「九龍觀」,同期還建有浮丘觀。宋代,黃山道教盛極一時,先後建松谷草堂、城山觀等。明萬曆三十八年(1610年),普門和尚受皇命進山創建「護國慈光寺」,玄陽道人欣然將「步雲亭」併入建寺。後來道教的松谷庵、釣橋庵亦相繼變成佛庵。至明末,道教在黃山才逐漸式微。

1213ph025
慈光閣
1213ph025

佛教傳入黃山的確切年代已無法考證。據記載,早在南朝劉宋元嘉年間(公元421─455年),就有新羅神僧在缽盂峰下建新羅庵。在唐開元十八年(公元730年)表滿和尚在桃花澗創建湯院,後改名為祥符寺,是當時最大的佛寺。唐中和二年(公元882年)天竺僧包西來,慕黃山仙境,跨國跋涉,來翠微峰下創建翠微寺。及至明萬曆三十四年(1606年),普門和尚在硃砂峰東側創建法海禪院。後受皇命建「護國慈光寺」,列為皇太后香火地。經幾次擴建、裝修,時有僧千人,為佛教在黃山發展的鼎盛期,所建庵寺有一百餘處,但至清末卻急趨衰微。到 1949年,僅存慈光寺等十餘座和幾名僧人,小庵小寺,早已湮沒,唯翠微寺佛事活動尚興,慈光閣則改為黃山博物館。

bulb

包西來

包西來,又稱「麻衣和尚」。因他編麻為衣,冬夏不換,人稱「麻衣和尚」。他在遊覽黃山後,立志在此修煉終身。傳說有一天,他風聞皇上命令,要關閉寺廟(因為當時唐朝崇道闢佛)。他含淚寫了一首詩給皇上:「敕命如雷到翠微,佛前垂淚脫麻衣。深山有寺不能住,四海無家何處歸?」皇上讀畢此詩,深受感動,允許他繼續在寺居住。

1213ph024
深山古剎
1213ph024

黃山的宗教發展,留下大量的文化寶藏。黃山大自然美景,令出家人讚嘆和陶醉,見景生情,產生無法抑制的創作激情,每以詩文、繪畫,記勝抒懷,留下不可勝數的藝術作品。據統計,從盛唐到晚清,存有詩篇二萬多首,其中近半是僧人所作。唐代島雲和尚遊黃山後,著有《登天都峰》、《黃山懷古》等十餘首詩,是唐代寫黃山詩最多、流傳最廣的僧侶。宋僧行明,輯存黃山史料,於景祐年間(1031—1038年)刻印《黃山圖經》,為黃山第一部山志。明嘉靖年間(1512—1610年)王寅和尚與方弘靜等組成「天都詩社」,一直延續到清末。明僧悟千、墨浪等,都善攻詩文,各有佳作傳世。這些都是黃山文化遺產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研究黃山歷史的寶貴史料。

bulb

「天都詩社」

「天都詩社」是黃山第一個文學團體,組織者方弘靜(安徽歙縣人)。明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與王寅等組結天都詩社。詩社主要成員陳有守、王寅等 16人,即「黃山十六子」。詩社於重陽節成立,是日,十六子便策杖攀躋,一直攀登至天都峰絕頂,爭相命題賦詩,抒發情懷。天都詩社歷時69 年,創作、收集和整理了大量詩作,對黃山文化的發展,起了積極的推進作用。

作者:
上載日期:
2020年05月08日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