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古代有何教学方法?

1101ph014
北京国子监内的孔子讲学图
1101ph014

次相传授又称为转相传授,是由教师向高足弟子或者先入学的弟子传授学业,再由这些人分别转授给其他弟子,以次推广。史书记载最早采用这种教学方式的是西汉著名经学大师董仲舒:“弟子次相受业,或莫见其面。”东汉郑玄拜师于名儒马融门下,一直是由马融的弟子转授学业,三年竟然未见到其师一面,仍然刻苦学习。有一次马融遇到一个计算难题不能解决,有人推荐郑玄善算,郑玄解出了这道难题,得到马融赏识,从此才得以亲随其师受业。次相传授虽然有得不到教师亲授的缺憾,但是以学生代为教师传授,可以使教学对象以几何级数的倍率扩展,尤其适用于识字等标准化、规范化的教学。中国二十世纪前期的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在开展乡村教育活动时采用的“小先生制”,就是继承了次相传授的方法。

 

除去初级阶段的蒙学以及专业学校外,古代高级程度的学习都是以读书自修为主,因此古代教育家高度重视对读书自修的指导。孔子提倡“学”与“思”并重;孟子主张“由博返约”,要以博学为基础,又要善于简约,掌握要点,提取精华。朱熹向弟子传授的读书法,被概括成六条:一是循序渐进,书要按次序一本一本地读。二是熟读精思,书要读到如同自己写的一样的熟练程度。三是虚心涵咏,读书不能抱主观成见,要真正领会作者的意思。四是切己体察,读书是为了自己增进学业和完善人格,不是为别人而读。五是着紧用力,读书就像逆水行船一样,片刻不能放松。六是居敬持志,一定要有敬业的态度和远大的志向,读书才会有大的成效。朱门后学、元代程端礼编纂了《读书分年日程》,按年度详细列出阅读书目及要点,是古代系统完整的读书计划。

 

苏湖教法由北宋著名教育家胡瑗创立。胡瑗是宋初超越汉唐经学传统而开辟新学风的先驱之一,他先后掌管苏州、湖州两地官学,本着“明体达用”的原则,既重经学理论造诣,又重治国实用,对学生进行分斋教学,故有苏湖教法之称。其措施是在学校设经义和治事两斋,经义斋学习儒家经典理论,按各经分科;治事斋分为治民(民政、刑事等)、讲武(军事、武备等)、堰水(水利、灌溉等)、历算(数学、天文、历法等)等科。学生可以主修一科,再兼修一科至数科。这可说是最早的分科教学和主副修制度。胡瑗对自己和对学生都要求严格,一丝不苟。教官有公服,但不像其他官吏那样必须要求穿着,而胡瑗在校一贯穿公服执教,即使在酷暑天也不例外。胡瑗的弟子行为举止规范严谨,即使混合在一般人群中,也很容易显露出来。在范仲淹主政时,苏湖教法一度被引进太学,从而影响大增。

1101ph015
胡瑗是北宋著名的教育家和苏湖教法的创始人
1101ph015

北宋著名学者和政治家王安石在实行变法改革时,在太学实行“三舍法”的升级制度。将太学生分为上舍、内舍和外舍三个等级,上舍生定员100人,内舍生定员200人,外舍生一开始不定员,后来定员700人。学生初入学为外舍生,教师每月进行一次“私试”,并记录学生平时学业和品行表现。学校每年举行一次“公试”,成绩合格者,平时学业品行良好,就可以递补为内舍生。每两年由朝廷派员会同学校举行“上舍试”,合格者按次序递补为上舍生。上舍生中的优等生视为科举及第,可以直接做官。次一等的可以直接参加科举的最终考试──殿试。其他上舍生,加上部分优秀的内舍生,获得参加科举考试的资格。北宋末年,将三舍法推行到地方各级学校,上舍生可以从州县学升府学,府学升太学,一度取消科举,全由学校选拔。三舍法属于选拔式的升级,与做官的前程挂钩,从而有利于强化学校教学活动,提高学生在校学习的积极性。

1101ph017
北宋太学三舍法的创立人王安石
1101ph017

将学生分出等次来教学,始于宋代的“三舍法”。元代国子学学生按程度分为三斋,后又将每斋分为两斋,共六斋,各有名称。下两斋学习“小学”,中两斋学习《四书》、诗律,上两斋学习五经,每季度考核,依次递升。上两斋的汉人和中两斋以上的蒙古、色目人按月考试,按成绩积分,考试优等者给1分,考试中等者给半分。一年内积到8分,且无过犯为及格,与举人一样具有做官资格。明清时期国子监改斋名为堂,六堂依次为“率性”、“修道”、“诚心”、“正义”、“崇志”、“广业”。五经博士负责专经教学,相当于课任教师;各堂则分别由专职的学正、学录管理,相当于级主任兼指导教师。由于学生入学时程度已在通《四书》之上,在监学习任务是巩固、扩充和提高,因此升堂主要凭年资,通过考核选拔。

 

古代官学要为学生提供“学而优则仕”的途径,考试选拔是关键,因此考试是指导、检查、督促学生完成和提高学业的主要方法。平时学生以自修为主,教师的教学除必要的讲授指导外,主要也是考查性的练习和阶段性的测试,例如月试、季考等。学校的正规考试,有年度的岁试和选拔性的结业考试。汉代太学的年度考试也就是选拔学生作官的考试。唐代起,科举考试成为选拔官员的入门考试,学校考试主要是决定学生奖惩升降,以及取得参加科举考试的资格,考试内容与科举完全接轨,实际上成为科举的预备考试、模拟考试。清代府州县学的岁试按六等评定成绩,一等为优秀,给予破格奖励提升,不过经常虚缺;二等为良好,给予奖励提升;三等为合格;四等为不合格,给予劝戒或轻罚;五等为差,给予惩治降级;六等为劣,予以取缔除名。逢科举乡试之年,学校举行选拔性的科试,考取一二等及三等前若干名为科举生员,准予参加乡试。

bulb

“学而优则仕”

“学而优则仕”出自《论语‧子张》:“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是孔子的弟子子夏说的。“仕”就是做官,“优”的含义有两种解释,一是做得好,即优秀;二是有余力,即优游自如。从原文的上下句连起来看,应当是第二种解释比较贴切。不过后人说“学而优则仕”,一般指学习优秀就可以做官。

明代国子监有安排学生到政府部门实习官吏事务的制度,称为“历事”。最初是为了应付一些部门官吏短缺,派监生去顶班做事,后成为一种制度。在国子监已有十多年还未能获得官职的资深监生,可以分别派送到京城各部、院、司、寺衙门,承担一定的工作任务,由本部官员教以政事,并考察其是否认真勤奋。这样既做了事,又学习如何做官,当局也可以通过历事对监生实地考察,向监生提供做官途径。历事期限,各个时期不等,从为期三个月到一年,也有按事务来定期的,事务何时完成,则历事随即期满。期满后要考核检定,历事优良者报吏部注册,等待授以官职。表现一般者,可以再历事一期。表现不好,不能胜任历事者,退回国子监继续学习。清代国子监生仍有历事,称拨历,但不经常实施。

1101ph016
彝伦堂是国子监藏书、授业的主要场所,辟雍殿兴建之前,皇帝到国子监都在这里设座讲学。彝伦堂匾额为康熙皇帝御书
1101ph016
作者:
上载日期:
2021年09月24日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