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ic

古代有何教學方法?

1101ph014
北京國子監內的孔子講學圖
1101ph014

次相傳授又稱為轉相傳授,是由教師向高足弟子或者先入學的弟子傳授學業,再由這些人分別轉授給其他弟子,以次推廣。史書記載最早採用這種教學方式的是西漢著名經學大師董仲舒:「弟子次相受業,或莫見其面。」東漢鄭玄拜師於名儒馬融門下,一直是由馬融的弟子轉授學業,三年竟然未見到其師一面,仍然刻苦學習。有一次馬融遇到一個計算難題不能解決,有人推薦鄭玄善算,鄭玄解出了這道難題,得到馬融賞識,從此才得以親隨其師受業。次相傳授雖然有得不到教師親授的缺憾,但是以學生代為教師傳授,可以使教學對象以幾何級數的倍率擴展,尤其適用於識字等標準化、規範化的教學。中國二十世紀前期的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在開展鄉村教育活動時採用的「小先生制」,就是繼承了次相傳授的方法。

 

除去初級階段的蒙學以及專業學校外,古代高級程度的學習都是以讀書自修為主,因此古代教育家高度重視對讀書自修的指導。孔子提倡「學」與「思」並重;孟子主張「由博返約」,要以博學為基礎,又要善於簡約,掌握要點,提取精華。朱熹向弟子傳授的讀書法,被概括成六條:一是循序漸進,書要按次序一本一本地讀。二是熟讀精思,書要讀到如同自己寫的一樣的熟練程度。三是虛心涵詠,讀書不能抱主觀成見,要真正領會作者的意思。四是切己體察,讀書是為了自己增進學業和完善人格,不是為別人而讀。五是着緊用力,讀書就像逆水行船一樣,片刻不能放鬆。六是居敬持志,一定要有敬業的態度和遠大的志向,讀書才會有大的成效。朱門後學、元代程端禮編纂了《讀書分年日程》,按年度詳細列出閱讀書目及要點,是古代系統完整的讀書計劃。

 

蘇湖教法由北宋著名教育家胡瑗創立。胡瑗是宋初超越漢唐經學傳統而開闢新學風的先驅之一,他先後掌管蘇州、湖州兩地官學,本着「明體達用」的原則,既重經學理論造詣,又重治國實用,對學生進行分齋教學,故有蘇湖教法之稱。其措施是在學校設經義和治事兩齋,經義齋學習儒家經典理論,按各經分科;治事齋分為治民(民政、刑事等)、講武(軍事、武備等)、堰水(水利、灌溉等)、曆算(數學、天文、曆法等)等科。學生可以主修一科,再兼修一科至數科。這可說是最早的分科教學和主副修制度。胡瑗對自己和對學生都要求嚴格,一絲不苟。教官有公服,但不像其他官吏那樣必須要求穿着,而胡瑗在校一貫穿公服執教,即使在酷暑天也不例外。胡瑗的弟子行為舉止規範嚴謹,即使混合在一般人群中,也很容易顯露出來。在范仲淹主政時,蘇湖教法一度被引進太學,從而影響大增。

1101ph015
胡瑗是北宋著名的教育家和蘇湖教法的創始人
1101ph015

北宋著名學者和政治家王安石在實行變法改革時,在太學實行「三舍法」的升級制度。將太學生分為上舍、內舍和外舍三個等級,上舍生定員100人,內舍生定員200人,外舍生一開始不定員,後來定員700人。學生初入學為外舍生,教師每月進行一次「私試」,並記錄學生平時學業和品行表現。學校每年舉行一次「公試」,成績合格者,平時學業品行良好,就可以遞補為內舍生。每兩年由朝廷派員會同學校舉行「上舍試」,合格者按次序遞補為上舍生。上舍生中的優等生視為科舉及第,可以直接做官。次一等的可以直接參加科舉的最終考試──殿試。其他上舍生,加上部分優秀的內舍生,獲得參加科舉考試的資格。北宋末年,將三舍法推行到地方各級學校,上舍生可以從州縣學升府學,府學升太學,一度取消科舉,全由學校選拔。三舍法屬於選拔式的升級,與做官的前程掛鈎,從而有利於強化學校教學活動,提高學生在校學習的積極性。

1101ph017
北宋太學三舍法的創立人王安石
1101ph017

將學生分出等次來教學,始於宋代的「三舍法」。元代國子學學生按程度分為三齋,後又將每齋分為兩齋,共六齋,各有名稱。下兩齋學習「小學」,中兩齋學習《四書》、詩律,上兩齋學習五經,每季度考核,依次遞升。上兩齋的漢人和中兩齋以上的蒙古、色目人按月考試,按成績積分,考試優等者給1分,考試中等者給半分。一年內積到8分,且無過犯為及格,與舉人一樣具有做官資格。明清時期國子監改齋名為堂,六堂依次為「率性」、「修道」、「誠心」、「正義」、「崇志」、「廣業」。五經博士負責專經教學,相當於課任教師;各堂則分別由專職的學正、學錄管理,相當於級主任兼指導教師。由於學生入學時程度已在通《四書》之上,在監學習任務是鞏固、擴充和提高,因此升堂主要憑年資,通過考核選拔。

 

古代官學要為學生提供「學而優則仕」的途徑,考試選拔是關鍵,因此考試是指導、檢查、督促學生完成和提高學業的主要方法。平時學生以自修為主,教師的教學除必要的講授指導外,主要也是考查性的練習和階段性的測試,例如月試、季考等。學校的正規考試,有年度的歲試和選拔性的結業考試。漢代太學的年度考試也就是選拔學生作官的考試。唐代起,科舉考試成為選拔官員的入門考試,學校考試主要是決定學生獎懲升降,以及取得參加科舉考試的資格,考試內容與科舉完全接軌,實際上成為科舉的預備考試、模擬考試。清代府州縣學的歲試按六等評定成績,一等為優秀,給予破格獎勵提升,不過經常虛缺;二等為良好,給予獎勵提升;三等為合格;四等為不合格,給予勸戒或輕罰;五等為差,給予懲治降級;六等為劣,予以取締除名。逢科舉鄉試之年,學校舉行選拔性的科試,考取一二等及三等前若干名為科舉生員,准予參加鄉試。

bulb

「學而優則仕」

「學而優則仕」出自《論語‧子張》:「仕而優則學,學而優則仕」是孔子的弟子子夏說的。「仕」就是做官,「優」的含義有兩種解釋,一是做得好,即優秀;二是有餘力,即優遊自如。從原文的上下句連起來看,應當是第二種解釋比較貼切。不過後人說「學而優則仕」,一般指學習優秀就可以做官。

明代國子監有安排學生到政府部門實習官吏事務的制度,稱為「歷事」。最初是為了應付一些部門官吏短缺,派監生去頂班做事,後成為一種制度。在國子監已有十多年還未能獲得官職的資深監生,可以分別派送到京城各部、院、司、寺衙門,承擔一定的工作任務,由本部官員教以政事,並考察其是否認真勤奮。這樣既做了事,又學習如何做官,當局也可以通過歷事對監生實地考察,向監生提供做官途徑。歷事期限,各個時期不等,從為期三個月到一年,也有按事務來定期的,事務何時完成,則歷事隨即期滿。期滿後要考核檢定,歷事優良者報吏部註冊,等待授以官職。表現一般者,可以再歷事一期。表現不好,不能勝任歷事者,退回國子監繼續學習。清代國子監生仍有歷事,稱撥歷,但不經常實施。

1101ph016
彝倫堂是國子監藏書、授業的主要場所,辟雍殿興建之前,皇帝到國子監都在這裏設座講學。彝倫堂匾額為康熙皇帝御書
1101ph016
Author:
Last updated:
2021-09-24

Extended Re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