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禅与茶如何结下不解之缘?

30073phn003_01
禅与茶有着密切关系(图片提供:视觉中国)
30073phn003_01

禅茶最初指的是寺庙僧人种植、采摘、制作,用来供奉佛祖、招待客人、自斟自饮、馈赠他人的茶。现今,在品茶中参禅、悟道,借茶喻禅,以茶论禅,只要和佛教禅学有联系的茶,都称之为禅茶。茶与佛教修持有着特殊关系,它清亮、清淡,与“明心见性”的禅意相通。传统佛教寺院规定,禅僧过午不食,但可以喝茶,茶是佛门弟子的主要饮料。在佛教徒眼中,茶就是禅,喝茶就是修禅。曾经有人问赵朴初:“你喝茶,可有禅意?”赵朴初微笑作答:“但以喜心饮茶,就有禅意。”

30073ph022
闹市中禅意的茶馆
30073ph022

佛教自东汉从印度传入中国后,对中国哲学思想、文化艺术发展产生了重要作用,尤其对于茶叶的生产制作、品茶雅趣的兴起具有深远影响。禅茶最早的起源,可以上溯到达摩祖师在少林寺面壁参禅。传说为了避免犯困打瞌睡,达摩祖师撕掉了自己的眼皮,眼皮所落之处,长出一株茶树,达摩祖师摘下绿叶放入口中咀嚼,口中茶味清苦,却苦而回甘,困意顿消,神清气爽,使他悟出了佛法智慧。后代的禅僧们都学习祖师,在坐禅时用饮茶来驱赶睡魔,修炼清净。从此,禅与茶就结下了不解之缘,禅僧种茶、饮茶日渐风行,不仅有“自古名寺出名茶”之说,饮茶甚至成为禅寺的一项制度,将禅修融入茶中,形成中华民族独特的禅茶文化。

 

遇水舍己,而成茶饮,是为布施;

叶蕴茶香,犹如戒香,是为持戒;

忍蒸炒酵,受挤压揉,是为忍辱;

除懒去惰,醒神益思,是为精进;

和敬清寂,茶味一如,是为禅定;

行方便法,济人无数,是为智慧。

 

这首由明海禅师所作的《茶之六度》禅诗,写出了禅茶的精神境界,解读出舍己为人、严于律己、忍辱负重、自强不息、敬天爱人、助人为乐的禅茶精神内涵。禅茶一味,禅茶相通,禅茶精神与人性的光辉紧密相连,它体现在人的日常生活中,学会包容和分享,将个人融入大众,将小我融入社会,广结善缘,在尽责中求满足,在奉献中求心安,在关爱中求幸福,在无我中求进取,不但有益于促进个人身心健康,锻造个人品格修养,提升个人精神境界,更有益于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相处。

30073ph023
武夷泡茶工艺
30073ph023

禅茶器具最少不了的是茶杯,茶杯种类繁多,有被推崇为“世间茶具之首”的紫砂杯,有与佛教“慈悲”之心谐音的陶瓷杯,也有体现佛法清净心的青竹杯,每一款茶杯都蕴含着深厚禅机,给人感悟和启迪。千宗旦《茶禅同一味》所言:“禅茶之器物,并非美器,亦非宝器,更非旧器,而以圆虚清净之一心为器。此一清净为器,系禅机之茶也。”也就是说不必讲究茶具,随缘而已,可以说是真正悟出了禅意的真谛。禅茶所需的其他器具,还有茶桌、香炉、香、木鱼、磬、佛乐、烧水炉、烧水壶、茶洗、茶叶、泡壶、茶道用具等。

 

禅茶茶礼最初是寺庙中要求禅僧按照佛教教理喝茶的严格茶道规定,后来不断作出仪式规范,成为寺院举行大小茶会与法事活动中的一大礼仪。茶礼最早见于北宋时期的《禅苑清规》,这部中国第一个禅寺清规,详细说明了禅僧的日常生活、法事活动等。《禅苑清规》也是一部“茶规”,记载了许多茶会和茶礼的礼仪、座次、规则等。茶礼,庄严肃穆。《丛林校定清规总要》中记载:“自古茶礼最重,有谢茶不谢食之说。”各个寺院的茶礼仪式不尽相同,但有一点是所有茶礼共同的,那就是禅茶里面有禅机。一休禅师说:“茶应合乎佛法妙道。将禅意移入点茶,为众生而自观心法,如是行茶道。”也就是说每一道仪式都是茶道与禅理的结合,体现着深厚丰富的佛学思想,表现出“禅茶一味”的禅茶文化真正内涵。比较有代表性的是禅茶十八道,共有礼佛、调息、煮水、候汤、洗杯、烫壶、赏茶、投茶、冲水、洗茶、泡茶、分茶、敬茶、闻香、观色、品茶、回味、谢茶等十八道程序。

30073ph024
赏茶
30073ph024
作者:
上载日期:
2020年05月07日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