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戊戌变法前清廷的政治局面

0120phn005_01
山东威海刘公岛博物馆内,展示大批清朝北洋水师及甲午战争的历史资料(图片提供:中新社)
0120phn005_01

甲午战争以前,朝中不思改革的势力仍占上风。对于要不要修铁路这么一个常识问题,就辩论了将近二十年。甲午后,日本一个维新小国,居然把自诩文明的大国打得一败涂地,人们不能不追问原因和出路何在?在众多奏折中,顺天府尹(相当于北京市长)胡燏棻的奏章最有代表性:“今日即孔孟复生,舍富强外亦无治国之道;而舍仿行西法一途,更无致富强之术。”要不要学西方的辩论虽未完全止息,焦点却逐渐转向怎样学。1895年7月19日,光绪皇帝将胡燏棻等人的奏章发给大臣们阅读,下令各地就如何革除积习“力行实政”,如何“以筹饷练兵为急务,以恤商惠工为本源”,在一个月内覆奏。皇帝还要求“破除情面,实力讲求,必于国计民生两有裨益”,要求将修铁路、立学堂、创邮政、铸钞币、开矿、造机器、练兵、整顿厘金、汰除冗员等14件应兴应革事项列入其中,从而结束了有些事情要不要办的没完没了的争论。这标志着改革得到正式认可。

0120ph005
1880年的中国铁路
0120ph005

甲午前,清政府办的企业是官办或官督商办为主,结果是把衙门的腐败带进企业,令到绝大多数企业奄奄一息。民间要办新式企业,则要报经官府批准,被诸多刁难。痛定思痛、改弦易辙,1895年8月8日的一道上谕(圣旨)说:“中国原有局厂,经营累岁,所费不赀,办理并无大效。亟应从速变计,招商承办,方不致有名无实……或于官厂之外,另集股本……一切仿照西例,商总其事,官为保护,若商力稍有不足,亦可借官款维持。”从官办为主转为依靠商办,鼓励商办,尽管落实仍不容易,但意味着经济政策开始转向正确轨道。

 

鸦片战争以来,包括李鸿章在内的有识之士曾一再建议办银行,都因顽固官僚横生枝节而流产,只好将融资利益白白送给外商银行。1896年盛宣怀(1844—1916年)上书皇帝:“非急设中国银行,无以通华商之气脉,杜洋商之挟持。”指出这是“商家之事”,必须“照泰西商例,悉由商董自行经理。”年底得到批准,几经周折,中国通商银行终于在当年5月27日在上海正式开张。以后逐步拓展,在香港、天津、重庆、广州等地建立了17间分行,还发行钞票、铸造银圆。它的章程强调“悉照西例”。盛宣怀期望它能与汇丰并驾齐驱。1952年,中国通商银行被并入国营银行。

0120ph008
盛宣怀
0120ph008

中国的新式学堂最初都由外国人开办。除去同文馆这类很难称为大学的语言学校,直至维新运动,中国人才有自办的大学。这就不能不再说到盛宣怀了。他是李鸿章办洋务的主要助手,中国航运、电报、铁路、银行乃至煤矿、冶金等事业的开创,都有他一份功劳。现在活跃在香港等地的招商局,他就是最初的创办者和大股东。他深深懂得人才决定事业成败,国家富强离不开教育。1895、1896年他一手筹划创办的天津头等二等学堂、南洋公学相继成立,这些都是中国人最早自办的大学。

 

甲午战争,清廷的陆军、水师全军覆没,重新编练军队,迫在眉睫。限于财力,水师一时无法恢复,只能先从陆军开始。1895年冬,袁世凯出任新建陆军督练处督办,奉命接收胡燏棻的定武军,在天津小站训练新军。他以德军为范本,陆续聘用十多位德国教官,基层军官一律选用军官学校毕业的学生,并大量网罗留学生及其他才华出众之士为幕僚,改变了中国军队的面貌。与此同时,张之洞也在湖北练兵,也请德国军官为教官,成绩亦颇着,唯容人度量不及袁氏,加上其他因素,后来的影响与袁系无法比拟。

 

湖南的维新变法可谓一马当先。巡抚陈宝箴在黄遵宪、江标、徐仁铸、熊希龄等人辅佐下,锐意革新。黄遵宪曾在日本、美国等地长期从事外交工作,是国内屈指可数了解现代社会的人士之一。而民间的维新势力趁机崛起,涌现了谭嗣同、皮锡瑞、唐才常、樊锥等朝气蓬勃的人物。梁启超应邀出任时务学堂总教习,更添维新派声势。不过,王先谦、叶德辉等守旧儒士仍根深势大,新旧对立,风浪叠起。而维新派有些言论也未考虑时机和环境,挑起不必要的纷争,矛盾更形复杂。

作者:
上载日期:
2020年04月01日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