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中国古代称谓语小百科

0607phn007_01
杭州举办的乾隆皇帝特展(图片提供:视觉中国)
0607phn007_01

皇帝称谓

“朕”在中国古代社会是皇帝专用的自称,但在秦朝以前,平民百姓也可用。到了秦始皇统一中国,为了突出自己显赫的地位,于是将“朕”作为自己专用的代称。除了“朕”外,古代皇帝也有一些自谦称谓,如“寡人”、“孤”(缺少德行的人)、“不谷”(不善的人)等。臣下称呼皇帝,不能直称皇帝,必须忌讳,所以称“陛下”、“万岁”、“圣上”等。“陛”原是宫殿的台阶,后用来指称皇帝;“万岁”为祝颂的意思,原是古人祝酒用语,后亦渐成为皇帝的敬称。“圣上”一词则表示皇帝圣明,地位崇高。古人由于不可直称皇帝,所以用皇帝所乘的马车来代称他,故此皇帝又有“圣驾”的敬称,天子死去,要叫做“驾崩”。

 

官员贵族称谓

古代官员在称呼自己时,十分谦逊,如“小人”、“下官”、“小吏”、“学生”、“某”、“愚”、“蒙”、“鄙”、“敝”、“卑”、“仆”、“窃”等,这些词语,大多表示自己见识浅陋、身份低微,或是有私下、唐突的意思。人们用这些词语,目的是为了抬举对方,使对方产生愉悦的感觉,方便后面的交谈。为了表示尊敬对方,在称呼他人时,一般用“先生”、“大人”等词语。

 

文人称谓

古代的读书人或文人由于熟读经书,尤其讲究礼仪,所以必定谦称自己,敬称对方。称呼自己的词语有:“小生”、“晚生”、“晚学”等。称呼对方,则一般用“足下”。

 

百姓称谓

平民百姓较少礼仪规限,故此较少用谦称或敬语。在北方百姓俗语中,常常用“俺”、“咱”、“洒”来表示“我”的意思。在古时江苏一带的方言中,以“侬”来表示“我”之意(现时江苏一带的方言“侬”则为第二人称代词)。

作者:
上载日期:
2020年03月12日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