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0706ph024
0706ph024

藏书楼是中国古代官府、私人及民间团体收藏图书和文献的处所,中华民族珍贵的典籍,就是靠一代一代、一所一所的藏书楼传承接续,才得以留存至今,藏书楼在保护文献方面,居功至伟。藏书楼也是古人常用来读书治学、校刊刻书的地方,在流传典籍的同时,也传播文化,传播知识,传播学术,推动社会发展。

 

中国古代藏书楼有二千多年的悠久历史,在其漫长的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了搜寻、保护、管理、编目、鉴赏、校勘,以及藏书楼建筑等一系列藏书制度。许多成就卓越的藏书家和影响深远的藏书楼产生了,一种独特的古代藏书楼文化形成了,这可说是中国优秀传统文苑里的一朵奇葩。中国古代藏书楼按其性质基本分为三类:书院藏书楼、私家藏书楼、官府藏书楼。古代书院是一种与官学有所不同的学校。书院藏书属书院所有,对书院学生开放,因其公共性和开放性,故既有别于官府藏书楼,也不同于私家藏书楼。书院藏书来源,或靠地方人士、官员私赠,或由书院办学经费采购,或因朝廷颁赐,或因官府征集。书院藏书为教学而置,所藏自多儒家经史、名家诗文和时务实学之书,近代则兼备西学,然绝无俚俗游娱读物,也不追求版本的古旧珍稀。

 

私家藏书楼是指民间私人贮存藏书的处所,或斋室,或阁楼;各有独家专用、幽雅别致的名号,如思适斋”、“悬磬室”、“汲古阁”、“抱经堂”、“万卷楼”等。科举制度的施行和雕版印刷术的发明,使私家藏书在唐宋时代获得极大发展。及至明清而更趋兴盛,乃由原来仅为官藏补充的地位,逐渐取而代之,成为古代藏书体系中的主流。私家藏书楼虽然非同对外开放的图书馆,却也不似宫禁官衙藏书那般封闭,藏家之间互借传抄是常有之事。

 

官府藏书楼是指由官方所兴建,藏书属于官方所拥有的藏书楼。官府藏书制度的起源和完善都早于私家藏书楼,在私家藏书尚未普遍的唐和五代之前,官府藏书楼一直是古代藏书楼的主体。官府藏书楼一般又可分为皇室内府藏书、中央官府藏书和地方官府藏书三种。皇室藏书楼是指设在宫廷内府的藏书处,专供皇帝、皇室成员使用,称为“内书”。中央官府藏书是指设在宫外的朝廷政府藏书处,称作“外书”。皇室和中央官府藏书具有国家藏书的性质,往往代表或反映某个时代的国家藏书总貌。随着中国近代社会的变革和进步,传统藏书楼便应时地结束了自己的使命,逐步退出历史舞台,代之而兴的是近代西方传入的“公共”藏书观念和图书馆制度。

 

西方公共藏书制度,是资本主义制度下确立的产物。晚清以后,国门被列强的坚船利炮打开,西风东渐,催促社会变革。以公众阅览、公共藏书为理念的西方图书馆制度开始传入中国。二十世纪初,清廷改革教育制度,兴办新式学校和图书馆,被认为是应当并重并行的救国举措。政府成立国家图书馆──京师图书馆,并制订有关章程,责成各省地方政府一律开办。与中国私秘性、封闭型的传统藏书楼相比,近代公共图书馆依法办馆,具有经费保障,藏书通用性、大众化,向公众按章开放等特点,是民众学习文化知识、接受科学教育的免费服务场所。随着中国社会的现代化进程,学习、仿效西方公共图书馆制度,以开通民智、提高国民素质,公共图书馆便成为国人寻求变法图强的重要举措之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后,图书馆事业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改革开放以来,图书馆建设更向高科技化、信息化和数据化的方向发展,一座一座新型现代图书馆拔地而起,为早日实现国家现代化作出重要贡献。

作者:
上载日期:
2020年03月05日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