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拆解汉字结构方程式

0602phn001_01
汉字的结构(图片提供:Shutterstock)
0602phn001_01

在外国人看来,每个汉字都是一幅由线条构成的不规则图画。其实,汉字的结构是很有规律、很有系统的,有人甚至称它是一组“严密的方程式”。现在通行的汉字字形,绝大多数都是由古代汉字一脉相承地演变过来。早在一千多年前的东汉,著名汉字学家许慎(约公元58—约147年)就在《说文解字‧序》中,总结了前人研究汉字结构规律的成果,提出了“六书”的理论,影响深远。所谓“六书”,即指事、象形、会意、形声、转注、假借。前四书(指事、象形、会意、形声)是造字之法,后二书(转注、假借)是用字之法。当然,不是先有“六书”理论,再有汉字的创造,而是先民创构汉字字形的实践在前,后人研究总结汉字构形的规律在后。“六书”可说是对汉字构形规律的科学归纳和总结。

 

象形

“象形”,许慎的定义是:“画成其物,随体诘诎。”意思是按照物体的外形用简单的笔画描摹出字形。有的描摹整体,有的描摹局部,有的描摹正面,有的描摹侧面。

 

指事

“指事”,许慎的定义是:“视而可识,察而见意。”上句是指这一类汉字的字形,一眼看见就可以大致认识;下句说明要仔细观察才能发现它的真正字义。比如要记录“木(树木)”这个意义,简单几笔画一棵树就可以了()但如果要记录“末(树梢)”这个意义,就很难用简单几笔画出来。聪明的古人就在树木上加一条短横,用这个记号指明真正字义的位置()。指事字的字形,有的是由记号构成,如古字形“上”作,“下”作,都由一长一短两个横道的相对位置来表达上或下的方位概念;有的是在成字部件上增加记号构成,如“亦”、“刃”,字中的记号起指示字义的作用。

 

会意

“会意”,许慎的定义是:“比类合谊,以见指撝。”意思是比合字形所画的事物,就可以看出字形所指的字义。它跟“象形”的区别在于“会”:把两个字的字形及字义“会”在一起,而得出一个新的字义。有了这个“会”、“意”的过程,字形就能记录比较抽象的字义。会意字大致可分为以形会意和以义会意两类。

 

形声

“形声”,许慎的定义是:“以事为名,取譬相成。”意思是依事物的类别,拿一个字作为形旁(意符),用读音相同或相近的字比拟字音(声符),组合而成形声字,也就是说形声字由形旁和声旁组成,形旁表示这个字的意义类别,声旁表示这个字的读音。由于这种字给读者提供的信息量大,可供选择的构字部件多,组合起来比较方便,所以成为汉字主要的造字方法。在《说文解字》9,353个汉字中,形声字有7,679个。

 

转注

“转注”,许慎的定义是:“建类一首,同意相受。”意思是归于同一部类的字,它们的字义可以互为训释。历来各家对转注的解说不一,主要有两种:一、形转说,认为“建类一首”指用同类部首作意符,“同意相受”指同类意符的字义连类相承,如“考”、“老”同属“老”部而又可以互训(“考,老也。”“老,考也。”)。二、音转说,认为“一首”指词源上同韵或同声的字,如“考”、“老”同属一韵,“颠”、“顶”同属一声,即意义相同而声韵也相同或相近的字。

 

假借

“假借”,许慎的定义是:“本无其字,依声托事。”意思是指语言中有音无字的词,借用同音字的字形来记录。如“往来”中的“来”,语言中有音,汉字中无相应的字,就借本义为小麦的“来”来记录;“请求”的“求”,是借本义为皮衣的“求”(后又加形旁“衣”作“裘”)来记录;“黄豆”的“豆”,是借本义为盛肉(或其他食品)器皿的“豆”来记录;“花钱”的“花”,是借本义为“花草”的“花”来记录。关于假借字的产生、特点和作用,清文字训诂学家孙诒让在《与王子壮论假借书》中认为:天下的事物是无穷无尽的,先民在造字时,如果没有“假借”这一用字的方法,那么就要为每样事物都造一个字,于是,汉字的字数就会多得造不过来。但汉字一定要有相对的数量,所以就按照读音来借形记事。这样的字,字形上并不是跟字义相符,但读音却是相同,听到了这个字音就能够理解它的字义。这个方法可以用之不尽,所以,“假借”用变通的办法解决了造字时遇到的困难。

作者:
上载日期:
2020年03月03日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