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康熙有何缺点?

0117phn008_01
清代宫廷画:康熙皇帝读书坐像(图片提供:文化传播/FOTOE)
0117phn008_01

由于个人的地位和历史条件的局限,康熙无论多么英明神武,到底也不是完美无缺的。就以对待汉族的态度而言,康熙提高汉族官员的地位,但实际上对汉人的提防从未放松,为镇压反清言论,不惜大开杀戒,制造文字狱。为了防止汉人聚集反清,更强制推行海禁和禁矿政策,置东南沿海居民的生计于不顾,使工商业发展受到阻碍。另一方面,满族入关后,曾经废弃八股文,禁止妇女缠足,但在汉族上层反对下,康熙取消禁令,使这些陋习得以恢复。这些事实说明,康熙采取的各种措施,目的只在笼络汉族士大夫.维护清王朝的统治,而非真正对汉族平等相待。

 

戴名世文字狱案

康熙虽然标榜“仁政”,但在封杀汉人的反清思想上,却是心狠手辣,毫不含糊。康熙一朝发生过两件重大的文字狱,一是庄廷鑨明史案,另一是戴名世南山集案。前者发生在康熙二年(1663年),当时康熙尚未亲政;后者则发生在康熙五十年(1711年)。戴名世是安徽桐城人,字田有,57岁中进士,因为居于南山,著作名为《南山集》。书里引用同乡方孝标《滇黔纪闻》中南明桂王的抗清事迹,被人告发后,戴名世及其族人被杀,方孝标虽然已死,也被戮尸,连族人也遭杀害。案中超过百人被杀,被流放者也有数百人。

 

晚年保守

康熙五十岁以后,身体日渐衰老,无可避免地影响了他治理国家的能力,各类社会问题开始严重。首先是土地兼并激烈,国家税收随之萎缩,百姓生活困苦,小规模的民变时有发生。同时,官吏受贿之风愈吹愈烈,大官的赃款数以十万两,小官也有一万数千两,满汉官员,几近无官不贪,甚至江南乡试也因为主事官员贪污舞弊,引起读书人聚众闹事。康熙到了晚年,面对施政上的困难,有时还会退缩回避,息事宁人。

 

平定三藩后,康熙曾在云南推行鼓励开矿的政策,税收大增。其后,又批准商人在广东开矿,矿工达十三万人之多。矿业在全国其他地方也有较大的发展,对经济繁荣起了一定的推动作用。可是,当矿工“聚众几至十余万”时,鉴于明末矿工造反的教训,康熙为防止矿工闹事,逐步转向禁矿。康熙的这个改变,并非出于偶然,反映了康熙晚年凡事以不生事端为出发点,采取保留态度,对社会矛盾不是积极解决,反而是意图回避,不仅矿业政策如此,对其他问题也有这样的倾向。

 

开放海禁后,沿海便出现海寇,后来海寇势大,朝廷剿抚皆失,再加上为了截断西方帝国主义与内部敌人的联系,防止海内外汉人联合起来推翻清朝,康熙晚年重新提出禁海。这次禁海,虽然在短期内对巩固清廷的统治有所作用,但却使中外贸易受到很大限制,对中国东南地区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的生活造成了严重的影响。禁海以后,“沿海居民富者贫,贫者困,驱工商为游手,驱游手为盗贼”。清廷后来的闭关锁国政策就与康熙的这次禁海一脉相承。禁海表明康熙在晚年,不敢有所作为,思想趋向保守。

 

建储及废太子

满族皇室没有嫡长子继承的规定,康熙为了避免自己死后权臣借机专政,22岁时就立下储君,以嫡长子二阿哥允礽为太子。可是随着太子年龄渐长,开始从政,而康熙又同时起用其他皇子,太子与康熙及其他皇子的矛盾日益激烈。为了避免皇权旁落,康熙罢黜了太子。可是太子的位置一空出来,其他皇子马上争得你死我活,其中八阿哥胤禩的势力更令康熙感到问题严重,康熙唯有重立太子平息纠纷。后来,太子再因为结党营私而受囚禁,康熙从此不敢再立储君。

作者:
上载日期:
2021年10月21日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