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口语如何分类?

0605phn002_01
汉语中的口语也有多种类别(图片提供:Shutterstock)
0605phn002_01

普通话一般指普通话口语,而普通话书面语叫当代白话文。普通话是在方言之中,又在方言之上。金、元、明、清各代在北京建都,北京话在明代已经取得标准音地位,并在书面语里不断占据优势。曹雪芹写的《红楼梦》,把北京话引进了书面语言;五四运动以后,北京话更常常出现在各种文艺作品中,又通过老舍等人的作品介绍到全国和海外。所以,北京话成为各方言区的人均熟悉的方言。在这种得天独厚的情况下,北京话特有的方言成分出现在书面语里的机会很多,如“挺高兴”等,大家都能懂会用。可见,普通话在北京方言的基础上形成,但她又排除了北京方言里的土音、土词和土语。具体地说,普通话口语就是在北京土生土长、受过中等教育以上的北京人的口语。

 

近年来,随着粤语区的高速发展,一些与商业活动有关的广州话的方言词相继融入普通话口语,如商业广告的“哗!”、“靓!”和与商业密切相关的“炒”、“捞”等。以“减肥”一词为例,可以看出内地对港式广州话的认同。古代,人和动物的脂肪多,都可以称为“肥”,广州话保留了古代这一用法。然而,在普通话里,“肥”只用于动物,“胖”用于人。如果当面称呼北方的年轻姑娘为“肥妹”,即等于骂她“肥猪”。可是,八十年代香港推出的“减肥灵”,特别受到内地女士们喜爱,她们服用“减肥灵”后,接受“肥”这个字眼,听到“减肥”反而高兴了。

 

广州话融入普通话的方式多种多样。1949年后,通过汉语书面语而融入普通话口语的广州话方言词,一般限于读得出音,写得出字的那些词语,如:饭堂、菲林、马蹄、雪糕等。六十年代香港的“的确靓”布料进入北京市场,由于“靓”不好折合北京音,商场改“的确靓”为“的确凉”。但是,这种布料做成的衣服穿起来并不凉快,于是改为“的确良”,这才在书面上固定下来。改革开放以后,广州话的方言词大量融入普通话口语,历经三个阶段:1.原装进口,如:“电饭煲”等。2.同音词替代。因为上述冷僻的方言词对多数北方人来说,理解上有困难,于是改装词语,如:“靓丽”改为“亮丽”。3.同义词替代,如:“鸡翼”加工为“鸡翅”等。可以预料,今后有更多广州话的方言词,将以各种方式不断融入普通话口语里,从而使普通话的口语更加丰富多彩。

 

汉语至少有7个大方言区,各地方言口语各具特色。这里重点介绍属于粤方言的广州话口语。粤方言是从古代汉语分化出来的重要汉语方言,与普通话的差别主要表现在语音上。粤方言有明显不同于普通话的声韵调系统。如广州话口语里常把“饶大姐”说成“姚大姐”等。广州话与普通话的基本词汇相同(读音不同),但不相同或不完全相同的词语和词义至少有七八千个。广州话所使用的词语中,估计有三分之一是方言词语,如“借歪”(借一借)等。广州话的语法构造与普通话基本一致,但词序略有不同。普通话里副词放在动词之前,广州话则相反。如广州话的“行前少少”,普通话译为“往前走一点儿”。此外,广州话口语里音译词亦颇多,如“妈咪”等。粤语从古代汉语分化出来的时代较早,变化较慢,不少单音的古语词至今仍保留在广州话口语里。有些一看字面就可明白的,如:虎;有些看字面不能马上明白的,如:渠(他、她)等。上述广州话的这些方言词,其读音和字义与古代一些字书、韵书所记载的古语词相吻合,因此粤语区的人学习古代汉语有许多先天有利条件。

作者:
上载日期:
2020年02月24日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