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蒲松龄与《聊斋志异》

0422phn006_01
0422phn006_01

《聊斋志异》是清代文人蒲松龄创作的短篇小说集。它通过谈狐说鬼的手法,成功地塑造了众多艺术典型,人物形象鲜明生动,故事情节曲折离奇,结构布局严谨巧妙,有力批判了当时社会的黑暗,堪称中国古典短篇小说之巅峰。

 

蒲松龄(1640—1715年),字留仙,山东淄川人。他生长在书香继世的家庭,19岁参加县、府、道三级考试连获第一,名震乡里。但此后他应考举人,几十年未中,怀才不遇。在他30岁时,曾到江苏宝应做了短暂时间的幕宾(秘书),得以熟悉江南风俗,了解官府内情,接触思想开放的女性,为创作积累了素材。蒲松龄一生以儒家思想为主导,孔孟的仁政思想是他在《聊斋》中抨击赃官酷吏的标准,而儒家的道德观念则是他讽谕世态的准绳。

 

《聊斋》是在广泛搜集传说的基础上写成,但其大量代表作品却是蒲松龄的艺术创造。作者不仅常使篇幅增长数倍,主题、品格、面貌也焕然一新。《聊斋》的文体分为笔记和短篇小说两种,前者承继笔记小说传统,是传闻的记录,篇幅短小;后者承传奇小说传统,多作者创作,篇幅漫长。其主要题材主要分为五类:一歌颂爱情类,以青年男女婚恋情爱为主题,女主角多非生人,与之相恋的书生也多是情种,篇篇都是发于人性的爱的赞歌;二是揭露社会黑暗面类,以种种神奇意象揭示其贪赃虐民本质,入骨三分;三是暴露科场弊端类,揭露了科场的种种劣迹,展示当中昏庸腐败的考官、精神扭曲的考生等;四是讽喻世情,运用种种艺术手段对不良世风极尽嘲讽,分为高度寓言化类、纪实类、以奇幻意象渲染某种癖性类和以写实手法表现恶劣世情类四种;五是异闻笔记类,有鬼怪异闻和现实异闻两类,除保持了传说原貌,记录民俗外,还有许多富于思想与艺术的成分。

 

《聊斋》将深刻的历史事实,融汇于千奇百怪的鬼狐故事之中,具有很高的艺术造诣。它是神话与现实结合的艺术,种种神异形象多是显示现实本质的艺术手段;它富有浪漫主义色彩,特别是美情作品大都富有神奇幻异的色彩,拥有众多出奇特异的人物;它讲求构思艺术,意象新奇,变化无穷,又情节曲折,山重水复;它语言精妙,高超的描摹艺术在文言小说中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它既继承与发展了笔记小说和传奇小说文体,使其在内容题材和艺术形式上大有发展,又模仿司马迁的太史公曰”创造了“异史氏曰”,评议人物,讽谕世风,在体例创新上贡献突出。

 

《聊斋》是古代小说的经典之作,是文言小说的压卷之作和艺术高峰。远至清朝文坛名人王士祯,近至现代的鲁迅,都给予它高度评价。《聊斋》面世距今虽已有三百多年,但仍历久不衰。手稿本、影印本、会注会评本、新注本、新评本、白话本等不断推出,改编自《聊斋》的戏曲、电影、电视剧多不胜数。至上世纪末,《聊斋》已被译为二十多种外文。

作者:
上载日期:
2019年12月12日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