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聊斋》为何历久不衰?

0422phn005_01
蒲松龄雕像(视觉中国)
0422phn005_01

《聊斋》面世距今虽已有三百多年,但仍然能历久不衰。在国内,远至清朝文坛名人王士祯,近至现代的鲁迅,都给予《聊斋》高度评价。改编自《聊斋》的戏曲、电影、电视剧,多不胜数。在国外,如日本、英国、美国、捷克等国,均见《聊斋》的踪迹,倍受好评,可见《聊斋》不朽的地位与影响。《聊斋》从其初具规模就开始流传,受到有识之士的青睐。当时的文坛名人、刑部尚书王士祯家住邻县,不远百里分批借阅,并作了评点。同县刑部侍郎高珩为之作序,赞为“奇文”。此后即被辗转传抄,迄今还存有多种抄本。

 

《聊斋》是古代小说的经典之作,是文言小说的压卷之作和艺术高峰。从其产生以来,倍受文人、学者赞誉。最早将《聊斋》作品改编为戏曲的是蒲松龄自己,今存的十四种聊斋俚曲有七种是由《珊瑚》、《张诚》、《仇大娘》、《商三官》、《张鸿渐》、《江城》等篇改编的。《聊斋》不仅思想和故事性强,爱情作品还多富于诗意,适于戏曲歌唱抒情,故被各种地方戏大量改编。后世编演聊斋戏始于清道光年间,迄今已有八十多篇《聊斋》作品被改编为各种地方戏。

 

电影传到中国不久,《聊斋》作品就被搬上银幕。第一部聊斋影片是由《珊瑚》改编的《孝妇羹》,在1922年由商务印书馆活动影戏部摄製。至1947年,共计拍摄聊斋片9部,内有香港拍摄的《胭脂》与《马介甫》。上世纪后半又拍10部,内有香港拍摄的 《画皮》、《倩女幽魂》系列和动画电影《小倩》等(均根据《聂小倩》改编),以及香港与内地合拍的《胭脂》、《花为媒》(根据《寄生》改编)。

0422ph023
香港动画电影《小倩》的宣传海报
0422ph023

《聊斋》刊刻后仅十八年,即1784年,就流传到日本,后逐渐影响日本文学。明治时期,单篇翻译日益增多,《支那奇谈集》收入《聊斋》译文一百多篇,还有模仿之作出现。西方也早在十九世纪中叶就有人译其单篇作品。最早的英文译者是美国传道士卫三畏(Samuel Wells Williams)。晚清时期,在香港出版的《中国评论》登载过英国人艾伦(Clement Francis Romill Allen)翻译的十八篇。1880年伦敦出版了汉学家翟理斯(Herbert Allen Giles)译的《聊斋志异选》,共一百六十四篇。

 

至上世纪末,《聊斋》已被译为二十多种外文,其中多为选本。全译本则有日文三种:神田卫民译本、柴田天马译本和增田涉等四人合译本;朝鲜文(即韩文)一种,崔仁旭译。东西方不仅多有从事《聊斋》翻译的汉学家,也有普实克(捷克)、乌斯金(俄罗斯)、前野直彬(日本)等一批大力从事《聊斋》研究的著名学者,写出不少颇有影响的论文和专著。世界各大百科全书对《聊斋》多有论评。

0422ph024
香港动画电影《小倩》的宣传海报
0422ph024
作者:
上载日期:
2019年12月12日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