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ic

0422phn005_01
蒲松齡雕像(視覺中國)
0422phn005_01

《聊齋》面世距今雖已有三百多年,但仍然能歷久不衰。在國內,遠至清朝文壇名人王士禎,近至現代的魯迅,都給予《聊齋》高度評價。改編自《聊齋》的戲曲、電影、電視劇,多不勝數。在國外,如日本、英國、美國、捷克等國,均見《聊齋》的蹤跡,倍受好評,可見《聊齋》不朽的地位與影響。《聊齋》從其初具規模就開始流傳,受到有識之士的青睞。當時的文壇名人、刑部尚書王士禎家住鄰縣,不遠百里分批借閱,並作了評點。同縣刑部侍郎高珩為之作序,讚為「奇文」。此後即被輾轉傳抄,迄今還存有多種抄本。

 

《聊齋》是古代小說的經典之作,是文言小說的壓卷之作和藝術高峰。從其產生以來,倍受文人、學者讚譽。最早將《聊齋》作品改編為戲曲的是蒲松齡自己,今存的十四種聊齋俚曲有七種是由《珊瑚》、《張誠》、《仇大娘》、《商三官》、《張鴻漸》、《江城》等篇改編的。《聊齋》不僅思想和故事性強,愛情作品還多富於詩意,適於戲曲歌唱抒情,故被各種地方戲大量改編。後世編演聊齋戲始於清道光年間,迄今已有八十多篇《聊齋》作品被改編為各種地方戲。

 

電影傳到中國不久,《聊齋》作品就被搬上銀幕。第一部聊齋影片是由《珊瑚》改編的《孝婦羹》,在1922年由商務印書館活動影戲部攝製。至1947年,共計拍攝聊齋片9部,內有香港拍攝的《胭脂》與《馬介甫》。上世紀後半又拍10部,內有香港拍攝的 《畫皮》、《倩女幽魂》系列和動畫電影《小倩》等(均根據《聶小倩》改編),以及香港與內地合拍的《胭脂》、《花為媒》(根據《寄生》改編)。

0422ph023
香港動畫電影《小倩》的宣傳海報
0422ph023

《聊齋》刊刻後僅十八年,即1784年,就流傳到日本,後逐漸影響日本文學。明治時期,單篇翻譯日益增多,《支那奇談集》收入《聊齋》譯文一百多篇,還有模仿之作出現。西方也早在十九世紀中葉就有人譯其單篇作品。最早的英文譯者是美國傳道士衞三畏(Samuel Wells Williams)。晚清時期,在香港出版的《中國評論》登載過英國人艾倫(Clement Francis Romill Allen)翻譯的十八篇。1880年倫敦出版了漢學家翟理斯(Herbert Allen Giles)譯的《聊齋志異選》,共一百六十四篇。

 

至上世紀末,《聊齋》已被譯為二十多種外文,其中多為選本。全譯本則有日文三種:神田衞民譯本、柴田天馬譯本和增田涉等四人合譯本;朝鮮文(即韓文)一種,崔仁旭譯。東西方不僅多有從事《聊齋》翻譯的漢學家,也有普實克(捷克)、烏斯金(俄羅斯)、前野直彬(日本)等一批大力從事《聊齋》研究的著名學者,寫出不少頗有影響的論文和專著。世界各大百科全書對《聊齋》多有論評。

0422ph024
香港動畫電影《小倩》的宣傳海報
0422ph024
Last updated:
2019-12-12

Extended Re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