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聊斋》如何揭露官场黑暗?

0422phn002_01
聊斋志异图咏(视觉中国)
0422phn002_01

蒲松龄说,《聊斋》是他的“孤愤之书”。这不只因其怀才不遇,愤而著书,还由于社会黑暗,令他满怀义愤。特别是官场,官贪吏虐,暗无天日。用《聊斋》人物成仙的话说,当今乃是“强梁世界”,做官的有一半都是强盗,只是不打强盗的旗帜而已。即使在淄川周边,官场丑闻也时有发生。至于敲诈勒索犯人,更是官吏、衙役的家常便饭。《聊斋》“刺贪刺虐”的笔墨随处可见,而以揭露官场黑暗为主题的有二十馀篇。

0422ph010
蒲松龄故居内郭沫若手书的楹联——“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
0422ph010

《促织》:明朝宣德年间,明宣宗好斗促织,从民间徵收。陕西华阴本不是促织产地,而县令为讨好上官,主动进上一只好的,朝廷从此责令此地按时进贡,促织遂被居为奇货。县令命各里正交纳。有个老成的里正成名,不敢向下摊派,又无钱买,只好自己去捉,但捉不到,交不上,几次挨官府杖责,几欲寻死。后得巫婆的图画指引,捉到一只俊健促织,如获至宝,百般养护,却被九岁的儿子不小心弄死。儿子怕父亲责打,投井自尽,但尚有余气。其魂化为促织,轻捷善斗,被逐级进贡给皇帝,各级官吏均受到奖赏,成名也因而进学(小知识)发迹,富比世家。

bulb

明宣宗好斗促织

促织即蟋蟀,北方俗称“蛐蛐”,古时又名“蛩”。因其入秋开始鸣叫,像促人织纺做寒衣,故名促织。斗促织始于唐代,明代风气最盛,特别是北京,百姓斗、士子、武夫也斗;宫里人斗,皇帝也斗。善斗的促织,一枚可值十余两银子。明宣宗好斗促织是有名的。宣德九年(1434年)七月,诏令苏州知府况钟协助派去的内官安儿吉祥徵收促织,一次就要一千个。直到明末,民间还流传这样的俗语:“促织瞿瞿叫,宣宗皇帝要。”

bulb

里正

明朝一种地方制度,里正为乡里小吏,负责管理一里之事,明制以一百一十户为一里。

bulb

摊派

分配给众人或各单位负担。

bulb

进学

在明清科举时代,童生应岁试被录取成为府、州、县学生员,称为“进学”。进学的童生称秀才。

0422ph011
《促织》
0422ph011

《席方平》:席方平的父亲席廉与乡里羊某不和,羊某先死,后席廉病危,对家人说,羊某贿赂阴‘过年,间使官在打他,浑身红肿,号呼而死。席方平为父亲伸冤,魂赴冥府,层层上告 ,而城隍、郡司都被羊某买通,非但不能为父伸冤,自己也倍受刑罚。他又向阎王控告城隍、郡司,阎王开始还作出要查处的姿态,后被两官疏通,就对席方平大施火床、锯解等冥府酷刑。见席方平不屈,又好言欺骗,并将他转生到阳世为人。席方平三日不食而死,再次回到阴司,最后告到天神那里,从阎王到鬼卒都被二郎神严惩。

0422ph012
《席方平》
0422ph012

《梦狼》:白翁的长子白甲到南服作官,三年无音信。有位丁某能通阴司,向白翁说些幻诞的话,白翁不信。几天后,白翁忽见丁某又来,邀与同游。到一个地方,丁某说是其子白甲的衙署。进去一看,堂上堂下都是狼,阶前白骨如山。忽然来了两个金甲力士索住白甲,白甲扑地化虎,力士锤掉其门牙而去。白翁惊醒,乃是一梦,急遣次子带上他的告诫信去南服探望。白甲因坠马摔掉门牙,但仍忙于贪赃纳贿,对父弟的劝告置若罔闻。他后来升任京官,离境时,遭遇一伙为民洩愤的义军,将他与亲信一併砍头。有位神人经过,念白翁多做好事,便将白甲的头续在颈上,但因白甲作恶多端,故使其下巴紧连肩头,头颈歪斜,眼睛能看到自己的后背。

0422ph013
《梦狼》
0422ph013
作者:
上载日期:
2019年12月12日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