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什么是举鼎及百戏?

1401ph020
描写明宪宗观看百戏的《明宪宗元宵行乐图》(局部‧明代)
1401ph020

百戏

百戏,亦称“角抵戏”或“大角抵”。 “角抵”一词起源于先秦,原指角力(摔跤)一类游戏,秦统一中国后,角抵表演的内容扩大,除角力外,还包括射、御、举重及其他类型项目,总称“角抵戏”。

 

到汉武帝时,角抵戏内容进一步充实和发展,成为一种无所不包的文娱、体育综合表演形式,其中有歌舞、杂技、幻术、角力、比武、举重、化装戏剧等,内容十分庞杂,后来便出现“百戏”的名称。《汉书‧武帝本纪》写道:“元封三年(公元前108年)春作角抵戏,三百里内皆来观。”可见当时百戏表演之盛况。

1401ph019
三人倒立杂技陶俑
1401ph019

在汉代画像砖石中,有不少关于“百戏”表演内容。四川郫县出土的汉画像石《宴乐杂技图》中,有顶竿、舞蹈等项目,图中的迭案高十余层,一人于高高的案顶表演双手倒立,惊险壮观!隋代时,百戏的内容更加丰富,各类项目达二百四十余种,可谓盛况空前。百戏经历了隋唐的繁盛期后,名目日益繁多,难度日益增大,表演范围也更广泛。到宋元时,它已在民间扎根。

1401ph021
宴饮百戏技巧画像石拓本(东汉)
1401ph021

举鼎

古人重视力量的训练,中国古代很早就有举鼎(即举重)活动。在商、周青铜时代,人们喜欢用巨大而沉重的宝器鼎,作为举重的器具。据《史记》记载,秦武王有力好武,秦国的大力士乌获、任鄙、孟说等人,都因举重优胜被封官职。秦武王还亲自与孟说比赛举鼎。

1401ph017
少数民族的举重——抱沙袋(藏族)
1401ph017

汉代举重盛行,称举重较力的竞赛为“鼎力”,尊称大力士“鼎士”。考古发掘出的汉墓壁画及汉画像砖、画像石,为我们留下了举重的生动形象。当时“扛鼎”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单手执鼎一足,手臂平伸,将其举起;另一种是两手执鼎双耳,将鼎翻转过来,三足朝天,高举于头顶之上,略似今日之举重动作。

 

唐武则天时,武科考试开始列“举重”与“负重”为测试项目,从制度上肯定了力量在武艺中的重要地位,促使人们加强力量训练,大力推动举重活动。在武举制的影响下,军队和民间都出现了多种多样的举重练力活动,如举石锁、石担、石磴、石狮、桌床,还有拉硬弓、舞重兵器,以及负重物等。

1401ph018
敦煌石窟内的举象、擎钟壁画(五代)
1401ph018
作者:
上载日期:
2019年12月12日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