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养生术之养形学派

1403phn003_01
养形学派提倡各种运动(图片提供Shutterstock)
1403phn003_01

养形学派是指侧重形体锻炼的养生学派。以动养形,始于庄子,他提倡导引,开导引养生之先河。汉代以后,运动养生法得到进一步发展,如华佗创了“五禽戏”,导引气功养生不断创新,宋代创立八段锦,明清太极拳盛行,以及近年兴起的站桩、甩手、及各种运动、舞蹈、体操、健体操等锻炼形体的方法,都是继承和发展中国古代养形法。

1403ph020
西汉出土文物“彩绘行气入静图陶奁”
1403ph020

气功养生

气功古称行气、导引、吐纳、入定等,近代才称为气功,是练功者通过调身、调心、调息来发挥自身内在潜能,以增强体质、祛病延年的一种保健方法。中国气功的流派众多,大体可分为如下五大类别:

  1. 吐纳派功法,强调呼吸锻炼为主;
  2. 导引派功法,强调以动功为主;
  3. 禅定派功法,强调以练静为目的;
  4. 存想派功法,强调运用想象、意念来锻炼;
  5. 周天派功法,注重意念诱导、气息调整和意气相合。
1403ph021
战国出土文物“引气玉佩铭”
1403ph021

运动养生

运动养生是以肢体运动为主的养生方法。传统养生理论认为人体像流水一样,要多活动才可畅通血脉,达致“不腐”的祛病效果。但活动讲求适中,“形劳而不倦”,因此特别设计了针对身体各种机能而运动的方法。早在先秦时期,就出现了导引和按跷(按摩)术。其实不论派别,只要能做到腰常摇、胸常挺、腹常收、肢常伸,已经是运动养生的一种。

 

导引术

“导引”是一项以肢体运动为主,配合呼吸吐纳的养生方式,源于上古的舞蹈动作。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导引图》的四十多种姿势,便是先秦导引术的总结。早期的导引还包括了气功和按摩,隋唐以后,气功、按摩逐渐从导引中分离出来。

1403ph019
清代工笔彩绘的导引图,其中的按摩术
1403ph019

八段锦

八段锦是宋代民间产生的术式简单、老少皆宜的导引术。八段锦,即八段动作。古人认为这八段动作美如画锦,故称之为八段锦。八段锦在流传过程中分为南派北派,北派动作繁复,以刚为主,侧重肢体运动,称“武八段”。南派动作简易,以柔为主,强调导引与行气结合,称“文八段”。

1403ph017
明万历三十七年(1609年)刊行的南宋八段锦图谱
1403ph017

五禽戏

五禽戏是东汉名医华佗模仿虎、鹿、熊、猿、鸟五种禽兽的动作,组编成的一套锻炼身体的拳法。虎戏仿虎的勇猛刚威,以增长气力;鹿戏仿鹿的奔驰反顾,以灵活腰腿;熊戏仿熊的倒卧翻滚,以畅通血脉;猿戏仿猿的攀援跳跃,以灵敏身手;鸟戏仿鸟的展翅高飞,以悦心情。

 

太极拳

太极拳是一种拳法与导引相结合的健身术。太极一词,源出《周易》,宋人周敦颐《太极图说》解释为:“太极动而生阳,静而生阴。静极复动。一动一静,互为其根”。太极拳便是依此原理演化而来,因此具有动静交融、上下相随、内外协调、神形相济、首尾连贯、周身运转、简便易行等特点。

 

按摩养生

按摩,又名推拿,古代还叫做按跷(又蹻)、案杬、扶形,是一种摩擦皮肤、按压穴位,促进血液循环,以调整神经功能和人体机制的养生术。早期为导引术的一种,先秦时已为医家常用,到唐宋时期更受重视。明清以来,自我保健按摩养生更加普及,许多养生著作都有按摩养生的内容,方法也更多样化。

1403ph018
治眩晕按摩式
1403ph018
作者:
上载日期:
2019年12月11日

延伸阅读